陈玉新 高 焕
试论“泛媒介”时代消防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陈玉新 高 焕
媒介素养伴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在这个“泛媒介”时代,媒介素养已日益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一项必要技能,对于消防官兵履职尽责而言更是如此。从消防官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入手,剖析他们在媒介素养上的问题和短板,论证媒介素养教育之于消防官兵的重要价值。
消防官兵;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
[作 者]陈玉新,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高 焕,河北地质大学。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数字化浪潮模糊了原本清晰的媒体界限,“泛媒介化”“多媒体化”成为媒体新旧融合趋势的重要特征。信息的获得、传播、使用和创造,伴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础性社会活动。智能手机的流行,微博、微信、知乎等各类新兴媒体的涌现,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分享、传递信息成为新闻源,而公民的主动加上媒体、政府的附和,让一切变为可能。一个不同属性媒体不断复合叠加最终形成的静态传播和动态传播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时代,也就是“泛媒介”时代,正扑面而来,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团团围住。作为评判个人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消防官兵的媒介素养水平已越来越为各级消防部队所重视。
作为信息素养的分支,日新月异的媒介信息技术让媒介素养的外延不断向信息素养的边界趋近。2014年3月,加里·普莱斯发表于美国《图书馆杂志》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媒体与信息素养政策与战略指南》,第一次提出媒介和信息素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自此走上了统一的道路。因为实际上,所谓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其核心就是对媒介信息的解读。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率先就“媒介素养是什么”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就是“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介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当时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摆脱媒介不良信息的诱导。
进入20世纪60年代,基于大众媒介风起云涌的自我革新,媒介素养的属性也顺势而为地由“非暴力不合作”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区别利用。此后,90年代开始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广播电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与卫星技术的联姻,滋生出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新系统,让全世界无可争议地从信息发布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的“第一媒介时代”先后迈入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的“第二媒介时代”,这也意味着媒介素养的标准必然提高。
当前,对媒介素养本质属性的界定,学界和业界认可度较高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的概念: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而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的内容则被丰富为教会学生不但能在对媒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略去辩证地分析和思考媒介信息,以认知和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还能靠自己的力量制作媒介信息、参与社会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内含三个领域。即“知识”“理解”和“应用”三个维度。“知识”指的是生产、传播媒介信息的认识和经验;“理解”指的是关于媒介信息的辩证认知,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媒介生产、传播信息的行为;至于“应用”,则指的是利用媒介这一载体和手段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借此实现自我完善。
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接触大众传媒的频率和时间在迅速增长。近年CNNIC数据都显示,网民群体中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群体。但作为消防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消防官兵由于管理制度和工作性质等原因,在接触和使用媒介的频率和能力上却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一)媒介接触较为被动,重视程度不足
消防部队隶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肩负着灭火救援、监督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特殊任务。繁重艰巨的工作性质要求消防官兵必须遵守严格的军人管理制度,日常使用媒介受到约束。与地方青年相较,大部分消防官兵接触社会媒介的方式是较为被动的,无论是翻看报刊,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还是上互联网浏览消息,多数情况都要受限于所在部队的相关规定和集中提供的途径、渠道。这使得他们对媒介的利用常常局限于了解时事政策和检索必要的工作资料以及休闲娱乐,使用各种媒介主动增强自身能力的意识有待提高,对不同媒介所蕴藏的丰富资源还需深入挖掘。
此外,目前针对消防官兵的媒介素养培训往往缺少专业化指导,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使得参训官兵对媒体性质、功能和定位的认识仍然处于“浮光掠影”的层面,涉媒经验也停留在“纸上谈兵”“雾里看花”阶段,造成部分基层消防部队对媒体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和媒体打交道是上级单位或宣传部门的职责,有的单位和部门甚至错误地将媒体归类为“典型宣传”的工具、“形象工程”的载体,甚至是领导谋求个人进步的途径和手段。
(二)媒介使用能力不高,缺少应对技巧
绝大多数消防官兵对社会媒体的掌握仅限于低层次的基础使用,对媒体产品的生产及媒体的运维机制、行销方式所知甚少,主动使用大众媒介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较差。这也造成有些消防官兵面对媒体时难以招架,甚至“不经意”的言行举止被解读成负面新闻却毫无所知。还有一些官兵,对负面舆论虽有所察、有所知,但因轻视其影响和意义而无所为,最终导致社会舆论的“被动”形势。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官兵在敏感新闻的现场,误将夸夸其谈、强词夺理、虚张声势作为和媒体打交道的“无上秘籍”,将配合媒体采访报道、利用媒体发出积极声音,粗暴地视为“不务正业”,给消防部队的社会形象带来了诸多不当影响。
(三)媒体专业知识匮乏,参与程度不强
当下,我国围绕消防官兵媒介素养教育这个课题进行理论研究的还非常少,兼具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和课程设置也不成系统,远达不到消防官部队的培训需求。参与媒体、与媒体互动的目的主要是对部队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但据统计,因缺乏媒体专业知识,大部分消防官兵的媒介素养不高,所以在与媒体沟通交流时常心怀警惕、戒备,加之对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把握不足,在舆情危机和公关问题的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的失策、失误,增加了执法执勤的社会风险。更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官兵甚至莽撞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抗拒媒体,这不只严重伤害了他们自己的个人形象,还给整个消防部队的“公信力”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一)学会理性解读才知是真是假
“新闻报道是由真实事件而引发,但新闻作品却是记者们对现实的再建构。”[2]这个结论对新闻从业人员或任何一个受过新闻采编基础训练的人而言,都是既不复杂也不难理解的事;但对普通的消防官兵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问题。那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新闻表达”和“事实真相”之间的关系呢?这就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及早介入了。
我们必须知道,新闻产制(新闻采集发布经营的过程及运作机制)基本上是一项不断受到特殊条件(包含组织常规、个人认知与语言结构)制约的社会行动,在人物选择、主题界定、事件发生原因的推论或情节铺陈方面,新闻报道内容均与此一隐藏之制约行动(implicit rules)息息相关。[3]
消防部队通过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训练,提高普通消防官兵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媒介、认识媒体报道和事实真相的关系。这样一来,当面对媒介报道失实、提供的讯息有违客观公正时,他们才能冷静地分析、理性地思考,进而搜索不同的新闻源去寻找事实真相,或按照媒体运行规律向社会公众证明事实真相,不盲从、不偏听、不偏信,也不茫然、不轻视、不失措,从而减少非理性言行影响消防部队形象的事件发生。
(二)学会查找辨识才知有无价值
1970年,蒂契纳等传播学者针对“知沟”的存续大胆假设:“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现扩大而非缩小之势。”[4]
置身于“泛媒介”时代,消防官兵时刻面临着信息资讯大爆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积极追赶时代的步伐,认识到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近乎无限宽广,远远超出官兵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工作、生活经验,并能超越时空,帮助他们能扩展视野、增长见闻,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信息资讯并不是知识的别称。搜查到海量信息资讯并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唯有同时兼具这两项技能,才能真正满足自己在信息资讯方面的需求。
仅就个人而言,消防官兵在恪守根本职责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接受适当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弥补和更精英、更高端社会阶层之间的“知沟”,还有利于他们学习掌握媒介讯息的辨别判断方法,从鱼龙混杂、难以量计的信息中找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资料,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素质,从而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会参与互动才能正确应对
随着具有交互性、参与性等特征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和普及,“泛媒介”时代的人们不再是各种媒介信息单纯、孤立的受众,他们也拥有了自主制造和传播信息的手段和能力。笔者认为,新时期消防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其参与媒体运作以及和媒体互动的能力。
《解放军报》曾报道,在“5·12”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期间,98%以上的消防部队团以上主官接受过媒体不同形式的采访。[5]毋庸置疑,较高的参与媒体运作以及和媒体互动的能力,可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在互联网平台上表现的得尤为明显。而媒体素养的“短板”如缺乏媒体应对技巧等则会让消防官兵讲不明白事实真相、说不清楚是非曲直,“有苦难言”,甚至因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更大的问题。毫无疑问,消防官兵一旦具备了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但能适时提振部队的斗志、士气,还能尽量避免敏感问题发生,进而为更有效地解决敏感问题夯实了基础。
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实现发出权威声音,掌握话语权的重要载体。但在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泛媒介”时代,消防官兵们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怎样制作和发布高质量的信息,参与媒体运作、和媒体互动的合理范围是什么,如何利用媒介引导公众以正确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消防部队和消防工作,上述种种都是当前消防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理应关注的焦点。
“泛媒介”时代的大幕早已开启,以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目标的消防部队,提升官兵们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辨析媒介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使用媒介高水平地生产传播信息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与高素质兼备的消防人才队伍,这已成为其不容推卸的责任。
[1]百度百科.媒介素养[EB/OL].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bXnDcDuA4HPCUV-DR8lWsWEcjDNeClx1xlo 2O9AW3f92OpFRFWcNQCIsZ3lURjoc4Wnrah9aahao4OT 873QVca.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1-112.
[3]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63.
[4]雷跃捷.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
[5]刘永昶.军队应对媒体指南[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