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伟
2006年,《美国达人秀》在美国NBC电视台开播,节目从舞蹈家、歌手等各类人才中选拔“达人”。节目开播之后,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2017年中国版本的《中国达人秀》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同样深受中国观众喜爱。而从中美两国的“达人秀”表现形式中,还可见中美文化差异。
批评话语分析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批评语言学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语篇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是透视表面的语言表达形式,分析语篇的社会属性,试图发现语言运用中隐含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英国著名学者诺曼·费尔克劳夫(Norman Fairclough)的《语 言 与 权 力 》(Language and Power,1989)一书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揭示了语言与权力关系。他认为语言不只是社会过程和结构的反映,它同时也建构与了社会过程和结构,从批判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话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在于透过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遮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中重现、诠释和解读文本域话语的真实意义(郭光华,王娅姣:2015:203)。费尔克劳夫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作为基石,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会对语言发展的实际意义,将语言置于社会之中,才能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解释。费尔克劳夫辩证地将以语言学为角度的话语分析与话语的社会建构性结合建立了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维话语分析框架。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体系将语言研究与社会、历史、政治等结合起来,认为语言是具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体系中“批评”和“权力”是两个重要概念。“批评”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还要成为改变现实的社会实践。“批评”的目的是揭示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揭开意识形态的面纱。因为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在话语中表现得非常隐晦。“批评”不仅意味着对立场的自我反思,还具有推动社会变更的力量。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 1989)认为“话语的权力”指话语本身所具有力量。由于权力存在与话语之中,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谁掌握了话语谁也就掌握了控制和约束另一方的权力。而在话语背后的社会中,存在社会秩序,他们被摆放、罗列在一起,形成隐形的力量,并在社会构建中使“话语的权力”发挥作用。因此,费尔克拉夫在话语秩序和社会实践的互相构建的关系中探索了语言与社会构建的路径。
在中美“达人秀”节目中,评委都是知名人物,地位高于草根选手,所以评委的控制和权力贯穿节目始终。他们可以通过提问、点评等方式实现其话语权力。参赛选手在现场享有较少自主权。除了自身才艺的展示,特别是在评委点评时,选手几乎没有话语权。只有评委对选手提问的时候,选手可以接过话轮,对提问进行回答,展示观点、讲述故事,甚至可以策略的引导话语进程。从而在受评委话语权力制约的同时,享受机构话语语境所赋予其的话语权。评委和参赛选手的话语互动在话语权的控制交接中具有相互合作和相互制约的特点。
从评委点评话语的特点来看,美国人自我感受表达更直白,个人意识更强烈,更注重从事物的客观性去判断。《美国达人秀》第一季中评委之一Piers Morgan:I say you just bad not brilliant.You are awful you are so bad.(我要说的是你很差,一点也不优秀,糟透了很烂。)
《中国达人秀》中评委的表达相对于美国评委来说语气更平缓,用词更温和、中立,表达更委婉。《中国达人秀》第二季中评委之一周立波:你们记住你们已经站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了,会有很多叔叔阿姨看到你们,你们已经成功了,谢谢你们带来的可爱,你们不能晋级,但这不并影响你们的可爱。中国评委擅用间接表达的方式表达否定的意见,先表扬后批评,重视对方感受,顾及参赛选手的面子问题及现场氛围。
综上所述,通过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我们看到了中美“达人秀”舞台上评委点评话语文本背后隐含的权力关系和中美两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带来的文化差异。借此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学者关注批评话语分析,做出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
[1] Fairclough,N.1992:35-38.Critical Lan guage Awaren ess[M].Lond on:Longman.
[2] Fairclough,N.1989&2001.Language and Pow er.London/NY: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3]吴可佳.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的中西“达人秀”文化差异[J].校园英语(中旬 )2016,15(4):217-219.9
[4]郭光华,王娅姣.媒体“话语”何以赋“权”[J].湖南社会科学,2015,1(5):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