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冬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图书·档案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陈冬冬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科服务理念逐步呈现“以人为本”以及“主动化”.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样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文章阐述了学科服务与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分析探讨了基于学科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注重研究、支持教学和科研的专业化服务以及用户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专业需求,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才,而《驻马店共识》指出“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求高等教育向现代化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图书馆学科服务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物理与虚拟化空间,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专业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将知识、素质和能力优化建立在以就业和经济社会需求为准绳,契合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1.1 学科服务
以用户所需为核心并知识服务为主体,提供图书馆学客服物理及虚拟双平台,通过图书馆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以及相关设备针对用户在教学科研过程的一种新型服务机制,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明确方向并摆脱图书馆的阵地化的模式,真正意义上嵌入教育科研,以真实可行的系统化服务,为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学生能力培养做好保障.
1.2 应用型人才
兼顾扎实理论基础知识,职业所需技术实践能力、创新和自学能力.以职业需求为向导,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人才.归根结底,应用型人才是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教育+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并兼顾自身进步及发展能力的人才.[1]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三种,技术、知识以及创造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来自于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与管理工作,作为基数最大的应用型人才群体,注重操作技术与生存技能;知识应用型人才主要来自于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学科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具备将学科原理转化为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创造应用型人才主要来自于一流重点大学或地方性高校的研究生或更高层次,这些人群具备更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具备更重要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一直面临一个问题,如何适应行业、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重视学生以专业知识与熟练技能为基础更具从业素质与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突出任务.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情报中心,肩负着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三重任务,是高校培养人才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发展实现从传统服务向知识化、泛在化转变,而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与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重在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为学科建设构建庞大的物理与虚拟平台,通过学科服务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以用户需求为主的学科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素质和能力优化建立在以就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准绳,契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2.1 学科服务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然需求
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其任务是提升高校办学条件和整体办学水平,构建学科基地,而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作为支持与保障,使得高校图书馆通过高效的学科服协助完成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等多重任务.将图书馆学科服务执行至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体系,使得高校学科建设更具个性化、主动化的增值性深层次服务.学科服务丰富了图书馆服务于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形成基于学科建设为核心的,以学科联络、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宣传、学科用户培训、学科信息导航、动态跟踪为主的学科信息服务.
2.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目标是基于相对应知识体系的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上能力提升,形成优秀的科研学术成果以及专业课程.高校学科建设的动力是多元的既有内动力又有外动力.内动力是学科逻辑自主发展的规律;外动力是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学科建设是基于内外双重动力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承载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方面任务,而当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且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使得我国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需求.学科建设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重视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教学,全面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共同培养,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并遵循学科建设内外动力,构建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平台,为社会经济建设、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
2.3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学科信息服务平台设融入并辅助教学科研,展现自身特色,嵌入教学过程,体现嵌入式、主动性、个性化、增值性信息服务.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构建学科专业体系结构.
一是嵌入式服务.进行学科信息联络并形成对于院(系)部的学科进行全程跟踪,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信息,及时更新行业相关前沿信息、课程设置、教学资料的选择、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二是主动性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注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科服务视角进行剖析,图书馆作为学科服务的供给侧,在不断适应信息环境、信息资源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通过自身服务理念的提升,更新服务资料,完善技术等等,在用户尚未明确需求时,且通过供给侧(供给端)进行主动化服务为用户创造需求并且满足;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服务,通过信息发布和信息推送平台主动给用户提供服务.
三是个性化服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嵌入教学场景并进行如实训和实验课程辅导、相关岗位专业技能和技术培训以及就业辅导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在“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为准绳下,培养学生理论的应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协助院(系)部和专职教师课程教学,针对教育教学中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动态、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的推送,构建多元文献保障体系,催动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岗位技能性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应针对相应的培养规律与发展需求,形成针对应用型人才的一套学科服务体系,作为应用型人才而言,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以下是学科服务体系的层次:
第一层:学科基础资源
基础学科资源构建不仅是学科服务的核心,也是针对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保障体系.一部分为本馆纸质馆藏,馆藏书目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另一部分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资源,包括地方企业相关信息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区域联盟共享资源以及开放存取学科资源等.高校图书馆基于众多资源进行整合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石,加强文献资源与学科建设相匹配,并与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向匹配.
第二层:基于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任务,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扩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基于个性化知识推送、学科相关领域专业化服务以及学科保障服务等.高校图书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包括人才专业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习能力、思想道德素养即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高校图书馆首先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主要包括跟踪服务、科研和教学的情报咨询,做到高校科研与社会建设需求相一致.其次,建立学科馆员机制,进行高效地校企互动,为高校科研、社会和市场建立信息通道,形成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平台,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并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且通过高校与图书馆共同努力,优化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层: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针对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学习信息素养教育、通识教育等.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机制下图书馆充分与部门、院系之间配合,积极安排和分布教育教学任务,制定学科信息素养教育计划,有学科馆员与任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贯彻信息素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真正意义上将学科信息教育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使人才具备学科思维、通识与职业资源素养,通用与职业技术素养以及创造和批判思维.
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与培养规律,以学科服务为基础,构建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服务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接轨,全方位支撑高校学科建设,成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2〕高艳,吴森林,郭兴蓬.论大学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3):23-29.
G252
A
1673-260X(2017)06-0138-02
2017-03-20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GH1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