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复习标点符号

2017-03-29 08:29:18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杨华林
成才 2017年9期
关键词:引号锦囊省略号

■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 杨华林

趣味复习标点符号

■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 杨华林

一直以来,复习课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师们谈及复习课,也是一筹莫展,觉得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而且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还有点“炒现饭”的感觉。复习课也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注意查缺补漏,同时要提高复习课教学的艺术性,贵在方法,重在思维,讲究复习课的节奏,训练的密度、深度和效度,并注重形式多样,凸显复习之趣。下面以笔者执教的《漫步标点符号的王国》这节复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激趣形式多样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上好复习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在复习课课堂教学中,“趣”字要贯穿始终,要通过复习课的授课激发孩子上好复习课的兴趣。

1.设疑激趣导入,引出复习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题是否吸“睛”,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我确定标点符号复习课的课题为“漫步标点符号的王国”,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去一探标点符号王国的奥秘。

小学阶段,接触到的标点符号很多,如果只是一个一个地去机械地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就会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在确定了复习的重点“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之后,如何引出复习的内容呢?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把握学生的潜力并点燃其创造思维的火花。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故事导入环节。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与标点符号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有个人外出打工,给他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课件出示: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很多钱)。你瞧,就是这样一封没有标点的信,他的父母读了后,一个笑,一个哭。你们猜猜他们分别是怎么读的?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同一个句子,用上了标点符号,标点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我顺势问而导: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谁来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标点符号?今天,我们一起漫步标点符号的王国,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着重复习引号、省略号的用法。

这样的故事导入,既充满趣味,又富有挑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同时,也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复习课的复习内容和重点,可谓一举多得。

2.游戏环环相扣,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探究兴趣,才能使复习课真正收到实效。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游戏、儿歌”等有趣的形式为载体,精心设计,把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巧妙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标点符号的复习课教学中,在故事导入之后,笔者将复习的重点设计成闯三道门,找三个“锦囊”的游戏环节:标点符号的王国里有三道门,每道门里都藏着一个锦囊,找到这三个锦囊,我们以后读书、写作,就能充分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啦,考试时再碰到标点符号类的考题,我们也可以轻松应对。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找到它们吗?

在进入引号的复习之前,我出示两个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两个句子里都含有“大方”一词,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知道了“大方”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含义不同:没加引号,有称赞之意,而加上了引号,却表示反语,有否定或讽刺的意味。这样,再次感受到标点符号的神奇。在接下来的找“锦囊”过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思考、讨论与探究,找到“锦囊”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找“锦囊”的设计,新颖而刺激,环环相扣,引领着学生们一道道门去探索,去寻“宝”。在探索与寻找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引号、省略号及其他标点符号的用法,又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升和运用,使学生会判断,会加点,会在语段中正确使用标点。

二、练习形式多样

复习课,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整理、归纳,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其更大的意义是要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关注知识的同时关注能力,并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在会解、会用上进行拓展,从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趣味十足。

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层次性。所以复习课也要体现层次性,有“度”。这个“度”,包括训练的密度、深度和效度,同时,复习课也要有“温度”。比如:我在复习引号和省略号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分别由一组句子引出引号或省略的一种用法,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其他用法,再结合具体的语境作出具体的判断。在判断引号和省略号的作用时,层层推进:先是单个引号或省略号的作用的体会与判断,继而是两个引号与省略号的作用的体会与判断,最后是三个或多个引号与省略号的作用的体会与判断。这样难度慢慢加大,挑战不断升级,在一次次挑战成功之后,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得到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收获着快乐,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除了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还有加标点练习,“火眼金睛”找段落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活学活用”写话练习……学生展示的形式也多起来:个人判断、男生判断、女生判断、小组合作、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等等。训练的句段有课文中的句段,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句段,也有童话中的句段……这些无不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思维冲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辨中加深对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的认识。这样,训练的节奏快起来了,训练的密度也大了,再结合教材中的句段补充介绍引号与省略号的用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引号和省略号的认知。在一道道训练与通关成功之后,学生们找到一个又一个“锦囊”,获得一个个好的方法,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得越来越牢固,写话环节学生也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最后的“拓展”环节,再次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去学习,搜集了解引号和省略号的更多用法,这样,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书本,学习也有了深度和广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有“温度”的:师者的语言,课堂轻松的气氛,教学情境的创设,找“锦囊”的教学设计,精选的语段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与社会有机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这些无不给学生以心灵的温暖,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教学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评价形式多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权利似乎都在教师手上,学生只是被动的被评价对象。教学评价是一门可以深究的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在评价中融入教师的鼓励、欣赏或包容,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拥有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如在复习课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挖掘“亮点”和“笑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收获着。在“活学活用”写话环节,我选取了几个学生的写话作业进行了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家乡的特产,句子是这样的:

新农牛肉、排骨莲藕汤、瓦罐鸡汤……说起家乡的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但说起“最美”的食物,那可要数排骨莲藕汤了。

我抓住这个学生的句子,自然而风趣地说:“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吃货,她写的我们家乡的这些美食都快把老师肚子里的蛔虫给勾起来了。”学生们不由得开心地笑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活泼起来。观察了这段话后,同学们判断这个学生的标点符号也使用得非常正确,我又顺势表扬:“老师也是一个吃货。今天吃货遇到了吃货。你这个吃货,可是吃出了健康,吃出了身高,也吃出了智慧,老师佩服你!”听到这风趣幽默的评价,学生会心地笑了,老师也笑了。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喜欢?这也正体现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提出的“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当然,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一定要讲究技巧,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你的评价。如:在加标点这一环节,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几个并列词语该连续使用顿号时,有一处却错标成了逗号,我微笑着说:“哎呀,你是不是有点粗心了。你看‘苹果’‘香蕉’‘梨’这几个词都是一类词语,它们之间都应该打顿号吧?”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放手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彼此的评价中得到认同,获得满足感,增进情感,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如:在“判断单个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这一环节,我先给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请五个同学分别对五个句子的引号或省略号的作用进行选择判断,其他同学当裁判,用“正确”“错误”这样齐答的方式来作出评价。在“加标点”这一练习环节,在展示学生练习作业时,学生口说“勾勾”“叉叉”,手上做“勾”“叉”的动作,脑手口并用,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还请一个学生给展示练习的学生现场打分。打分的学生说:“我想给他打一百加十分,因为他不仅标点符号用的对,而且标点都写得很规范、很漂亮。”在“判断句段中两个或三个引号、省略号的用法”这一环节,我又采取了男生标点符号的用法,女生当裁判与女生判断,男生当裁判等不同的互动、评价形式。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学生的兴趣浓了,思维活跃了,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如果说平时的教学是把知识一点一点地慢慢地教给学生,那么复习就是把这些学过的知识再次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知识的“场”,并且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使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继而举一反三,学生才有可能在充分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引号锦囊省略号
省略号
初入职场,不妨怀揣这10个锦囊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5:34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省略号来了
引号的用法
省略号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春季养护锦囊,请收好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50
“悦读”小锦囊
引号和书名号
快乐语文(2017年18期)2017-08-11 13: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