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2017-03-29 06:01丁文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丁文娜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供给侧结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丁文娜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大热议题.数字技术引入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不仅能解决传统金融服务成本高、效率低下问题,还能在经济新常态下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农”,推进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本文将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数字技术的优劣势,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沙盒”问题,最后研究如何在“三农”问题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数字技术;普惠金融;发展问题

1 背景

自从2005小额信贷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也称微型金融)这个概念后,普惠金融就渐渐走进大众视野.普惠金融指让更多人享受到无差别的金融服务,即金融服务的全面化、专业化和公平化.2016年,时隔11年后,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作为主办国再次呼吁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出台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鼓励发展数字金融领域,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普惠金融中,精准发展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者、偏远地区人民、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5年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19773元,相对于2013年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17038元,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自从2005年起,我国社会服务机构单位数就逐年增加,直到2015年,社会福利机构突破了176万.其中,残疾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福利在逐年增加,针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社会制度也不断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效.因而,在供给侧结构背景下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 文献综述

从数字普惠的优势上看,中国人民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2016)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服务范围更广、风险控制更合理化的特点.他指出,邮储银行正利用数字技术,降低传统金融服务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同时提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监管体系三方面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从“三农”领域发展普惠金融的角度上看,姚金楼等(2016)认为“三农”领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大有作为,数字技术在许多方面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在居民生活中,弥补传统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的短板;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问题上看,王晓(2016)存在担忧,她认为数字技术的引入必然会带来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冲击,如何对其监管也成为一道难题.

本文基于前人对新形势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问题研究,以更全面的角度,分别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劣势及监管问题进行探究,最后研究如何在“三农”问题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3 新形势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分析

数字技术给普惠金融服务带来曙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的火爆,各大型电商平台入驻农村,“淘宝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不断出现.数字技术和传统金融服务的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3.1 数字技术打破空间障碍.传统金融机构是位于经济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给当地人民提供金融服务,这就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而数字技术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偏远地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无差别的金融服务.同时对于服务对象,数字技术使得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化.

3.2 数字技术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传统金融机构要开展金融服务就必须设置交易网点、租赁场地、招聘员工等耗时耗力的行为,而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交易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金融服务.不再依赖传统媒介后,交易效率也大幅提高.

3.3 降低交易风险.以贷款业务为例,银行办理贷款时,通常要对贷款人的资信系统、还款能力、诚信问题进行考量,而偏远地区或贫困山区的人申请贷款时,银行很难对其进行鉴别,因而不能有效地开展金融服务.而数字技术的普及,就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通过筛选有效信息,对借贷人生成一套征信系统,合理鉴别其资信状况.

3.4 业务零门槛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发放贷款时或多或少有一些门槛限制,而数字技术则降低了门槛要求,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4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劣势和监管问题研究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网民人数突破6亿8千万,相校于2014年,同比增加6.1%.我国网民人数虽然基数大,但是普及率尚不足50%.数字普惠金融仍然道阻且长.

4.1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劣势分析.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度不高.4G技术目前已经全面普及,但仍有部分地区通信系统还未完善,2G甚至都没有普及,难以进行金融活动.再加上农民对于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对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存有怀疑、不信任态度,参与度不高,农村还存在电商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构建不完善等问题.

4.2 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问题.新形势下数字技术催生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对政府和监管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监管要保持均衡适度.监管太松容易导致新型金融机构损坏投资者利益,监管太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所以,监管要保持均衡适度,既能达到监管成本和防范风险的均衡,又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目标,在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最大可能防范金融风险.其次,可以推进“监管沙盒”计划,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所谓“监管沙盒”,是指专门开发出一个隔离实验区,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测控风险并试运营.这个计划既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又能通过不断试运营改进金融产品,降低风险.目前,博鳌亚洲论坛报告指出,中国实施“监管沙盒”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已有许多国家加入到“监管沙盒”计划,中国也可以借鉴此类计划,有效解决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问题.

5 在“三农”问题上发展普惠金融

5.1 农村金融现状.农村金融体系助力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农村人口60346万人,接近我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农村数量众多,农村金融体系大有可图.但现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小,服务对象窄以及金融产品的局限性问题.再加上,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不多,主要以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核心,主营业务存贷款,创新性金融产品很少,因而其还有发展空间.

5.2 问题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受限,农村农民收入单一化,偶有自然灾害就会使农民收入剧减,再加上农村子女教育也要占有一定资金、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入不敷出,商业银行自然无法开展金融服务.其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营业网点数量太少,近年来我国城乡营业网点总和是逐年递增,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增速缓慢,这也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此外,农业生产的粗放性质也是原因之一.

5.3“三农”中数字普惠金融的潜力.互联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壁垒,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不仅能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能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还能帮助金融机构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建立消费者征信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便于金融机构开展存贷款业务.

6 政策建议

我们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背景出发,根据其优劣势及监管问题研究,探究了其在“三农”领域的应用问题,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6.1 从“三农”问题出发,政府应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首先,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和个体商户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税收减免.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县域电商孵化园,为有志于线上交易的农民提供免费场地和设施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线上交易环境和互联网创业氛围.政府还可以定期举办电商人才交流会,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其次,政府应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形成品牌化、产业化经营,从商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彻底贯彻“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带动产业链升级.

6.2 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角度出发,政府应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数字技术给政府监管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因而,政府应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绿色金融理念,提倡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把绿色金融理念贯彻到普惠金融领域,就是提倡保护小微企业、中小投资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坚决杜绝金融领域的“不作为”问题,政府应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控制体系,防范金融主体欺骗消费者行为,为投资者营造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

6.3 从数字技术的应用来看,应合理使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给普惠金融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广泛传播性、不可测性确实会引致一些风险,比如说,消费者的信息泄露问题,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犯罪屡见不鲜.因而政府要加强互联网监管,合理控制互联网引发的风险.

7 结语

新形势下,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着双重机遇和挑战.数字技术让金融主体以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成为可能,数字技术以服务对象更广,涉及范围更宽的方式渗透了整个普惠金融领域.然而,它也会催生一定的监控风险,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监管,保持监管政策的适度性和均衡性.我们要正确看待它的利弊,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利用好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发挥其潜力和价值,推进互联网与“三农”相结合的精准扶贫.

〔1〕王晓.国际组织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探索综述[J].上海金融, 2016(10):75-77.

〔2〕高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 2013(3):109-111.

〔3〕陆珉峰.沈黎怡.绿色理念下数字普惠金融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J].西南金融,2016(11):09-13.

〔4〕吕家进.数字技术带来普惠金融发展机遇[N].人民日报, 2016(13):1-3.

F832

A

1673-260X(2017)05-0088-02

2017-02-22

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0378428)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