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之我见

2017-03-29 06:01周夏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李约瑟科学

周夏梦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9)

科学·技术与传媒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之我见

周夏梦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9)

对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争论,由于持有不同科学观的学者对“科学”一词有大相径庭的解释和理解,迄今为止,双方未能达成共识.然而这场争论对由繁荣昌盛到受野蛮掠夺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科学的含义、近代科学的标准、对李约瑟难题的探析以及争论的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科学的定义;近代科学;有无科学;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这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常议常新的问题.我国著名科技史学者吴国盛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定义问题,而不是历史经验问题;是一个观念问题,而不是事实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历史问题[1].基于对“科学”不同的定义,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有”或者“无”的结论.然而,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片面地用现代西方定义的“科学”概念去评判古代中国是否存在科学,讨论此问题的意义在于更加深化了现代人对科学概念内涵和科学精神的理解,厘清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1 “科学”一词的定义与起源

根据考证,英文“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语“scientia”,是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episteme”的直接翻译,具有普世知识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具有系统性的、确定性的知识和智慧的向往.在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世界里,“scientia”等价于“episteme”,具有科学的近代内涵,但也强调科学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本质.

Science进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译为“科学”.据中科院研究科技史的王扬宗教授考证,我国古代虽有伟大的实用性技术,但并没有“科学”这种词语来概括一些学问.史料记载,18世纪之前,西方科学还未从哲学中分离,包含于自然哲学之中.明末时期,徐光启学习西方学术,将西方自然哲学翻译为“格物致知之学”,简称“格致”、“格物”或“格物(致)学”,有从事物本身追求知识的意味.“格物致知”起源于《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历代学者对其解释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然而在汉唐时却沉寂数百年,后因北宋产生和提倡理学,人们才纷纷关注和阐释“格物致知”.这个名词在明清时期广泛传播,然而明末清初从西方传入的学问主要是天文学、数学,一般人不太清楚“格致之学”到底包括哪些,使得研究内容越来越抽象,这个词语的含义很笼统.直到近代,严复率先用“西学格致”及science的日语译为“科学”,有分科之学的意思.随着大量日文科学书籍引进,“科学”逐渐代替“格致”,标志着近代科学在中国取得一定的地位.如今的“格物”一词即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是非,尽事物之理.

任鸿隽先生也曾写道:“科学的定义,既已人人言殊,科学的范围,也是各国不同.”[2]《韦氏国际大词典》在2013年度热词公布“science”夺魁.Science在《韦氏国际大辞典》的解释是:“①knowledge about or study of the natural world based on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②a particular area of scientific study (such as biology,physics,or chemistry):a particular branch of science;③a subject that is formally studied in college,university,etc.”因此,“science”在美国这个较权威的词典中的解释是,经过考证的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也是一种特殊领域和一门学科.而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科学”是指:“人们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由此可见,对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众说纷纭,有狭义有广义,莫衷一是,见仁见智,简单的用“science”作为判断“有无科学”和“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统一答案.

在中国,“科学”常与“技术”并用为“科技”,某种程度上是偷换概念的行为.技术与科学属于不同范畴的词语,中国古代采用的技术大多来自经验积累而形成和发展至今.但是我们通常不对技术作详细区分,于是,“科技”一词具有诸多含义: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技术等.如四大发明、《齐民要术》、浑天仪等都是经验积累而成的科学实用的技术.“科技”一词并没有明确定义,无法作为此物区分他物的详具代名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和技术是人类目前为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有力的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结果.

2 西方近代科学的标准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近代科学,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许多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会认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属于科学的,而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前提是“承认祖国具有科学遗产并总结生产者的先进经验”,隐含着对中国古代科学话语权的认可.

但是中国古代与希腊时期的天文学截然不同,希腊天文学以“理性”为前提,而中国古代天文学强调“礼学”文化.希腊天文学本属于数学学科,其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球面”的几何学.他们研究“地心”思想,用理性科学探索天体运动并解释这些不同的运动,创造宇宙论,研究七大行星.他们不考虑实用性与功利性,更多关心知识的确定性.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浓郁的政治和文化色彩.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历朝历代,国家级天文台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着,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或事紧密联系,相信某事的成败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天象所指的恰当时机.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并没有发现天体运行规律,它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科学,判断科学的标准是什么呢?中西学者往往以西方近代科学作为绝对的衡量标准,显然,西方近代科学只是某一特殊时代、特殊文化的科学,并不具有普遍性.一般而言,普遍性与特殊性及有联系又有区别,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二者不能互相等同和取代.判别科学真伪、评价科学水平,谷兴荣和姚启明认为有三种:解释现象、预测未来和指导实践[3].科学,能够合理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通过实证得出真伪;能够根据现状预测未来某段时间发展趋势和状况,运用合理的理论进行推理,通过时间得出结论;能够直接或间接指导人类实践活动.

综上,认识世界的学问是科学,改造世界的学问是技术.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但有一定实践意义的科学.

3 李约瑟难题的产生

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令人发醒的“李约瑟难题”,80年代初进入中国,成为科技史界讨论的热点.李约瑟难题是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心问题.

第一个难题可以简化为: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之间,在把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比西方更有效?中国的技术在十五世纪以前的确领先于西方,并在全世界属于领先地位,如四大发明.即使在十五世纪的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中国当时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厉害.但是,这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不是所谓的“科学”.和西方相比,中国的科学的确在近代是落后的.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于16-17世纪,通过数学与实验方法,把自然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牛顿力学等近代科学理论的最高成就.同时期的中国科学却停留在经验层次上.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即怀疑求真、自由批判的精神.西方科学自古希腊到近代,就是追求理性的过程.

关于李约瑟的第二个问题,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是指16-17世纪产生于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早期无论技术如何高超,也不会产生像欧洲那样的自然科学,这是中国的文化土壤所决定的.虽然清初的皇帝重视科学技术,但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的技术发展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落后是必然的.

其实,类似“李约瑟难题”的问题在最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接触中国科学之初就提出来了.任鸿隽认为,科学有广义科学和狭义科学之分.广义的科学就是系统的知识,狭义的科学就是西方近代科学.在这里,他所指的科学也主要是指西方近代科学.这就先肯定中国古代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前提,后困惑于为何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

4 争论的现实意义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李约瑟虽然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肯定,对中华民族非常友好,然而,“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这一问题不能通过历史考察得出答案,而是一个哲学问题,代表作某种文明的立场.但东方文明的枝干上不可能长有西方文明孕育出的成果,西方科学产生和发展与西方文明,并取得了一定独立性和完整性,中国古代技术生长于中国古代文明中,未能经历西方科学经历的时代背景,成长的方式不同,于是有了东西方科学的基本差异.“李约瑟难题”仍然隐含着一种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即产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优秀、崇高的,而除此之外的学说均处于次等地位.如前所述,多数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中西方在行为、思维上的差异.事实上,李约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做了一系列对比来表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文化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的,所有文明的成果都值得被尊重.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不仅对理解科学本身有意义,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深厚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因包容而和谐.历史上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各有自己的形态,创造出异彩纷呈、影响至今的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中国和西方科技传统是不同类型的文明,各有自己的特色,并不一定需要全世界不同的文明都奔向西方的近代科学.客观地说,如果不是受到西方列强野蛮的掠夺,按照原本的发展轨迹,中国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事实上,在跨入21世纪的门槛时,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位专家聚会巴黎讨论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有无科学[J].科学,2015(3).

〔2〕任鸿隽.科学方法讲义[J].科学,1919,4(11).

〔3〕谷兴荣,姚启名,等.中国传统科学的核心理念与历史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4〕郭元婕.“科学素养”之概念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 (11).

〔5〕戴建平,李约瑟.李约瑟问题与《中国科学技术史》[J].科技与经济,2003(01).

N09

A

1673-260X(2017)05-0036-02

2016-12-11

猜你喜欢
李约瑟科学
近十年国内“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Introduction: Needham’s intellectual heritage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也谈“李约瑟问题”
科学拔牙
中外天文交流史研究方法及其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