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7-03-29 04:10:36高庆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高庆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高庆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双创”计划背景下,探讨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学生创业思维的培育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以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为根本,不断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积极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品质;要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思维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0 引言

2015年,我国先后出台24份文件,实施多项优惠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作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理念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载体,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国家“双创”计划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主体意识,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1]。通过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剖析,从多个层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对于深入推动高职创新创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标定位是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方向,通过搜索多个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网站发现,当前不同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业目标定位上分歧较大,有的学校注重于培养未来的创业者,有的学校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有的学校是通过创业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个性心理素质,还有学校则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众多,但并未真正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而设置较为统一的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具有多样的核心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如果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能围绕学校的主流专业方向和未来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去设定,则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效果的实现。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然而,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而我国却不到毕业总数的1%[2]。并且,高职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此外,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创业实践素质不够,缺乏创业的经验,师资人员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学指导中多是宣讲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脱节,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一些高职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创业师资团队,但相关制度不健全,没有定期加强对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训,教师团队成员少有创业经历或创业实践,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经验。

1.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诸多高职院校依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的创业实践环节相当薄弱,对于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从多个领域进行创业实践关注不足[3]。其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资金不足。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和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多数高职院校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学生创业实践。二是创业实践场地缺乏。创业实践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匹配的机房、设备、器材等资源,但一些学校创业实践场地简易,条件不足,难于去建设专门的场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是流于理论层面,关键在于通过从实践中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1.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建设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创业课程设计不合理,不同教材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不清晰,课程内容框架较为凌乱,一些内容主要是借鉴国外课程体系的经验,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借鉴时忘记了将本校的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结合,缺乏本土化元素。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不强,如一些学校每年开设创业讲坛或者创业竞赛,但这类活动与学生课本中学习的创业知识是分裂开来的,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没有形成有机结合和整体发力效果。并且,目前多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于书本知识,一些高职院校在创业教材选用上较为随意,不能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设计和运用教材,选择的教材很多并不能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实践需求。

1.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对学生创业思维的培育

创业思维是进行创业活动的先决条件。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研究显示,在创业教育问题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统计的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低[4]。创业思维是创业意识的重要体现,高职大学生为了达到创业目的,会合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在创业思维的激励下不断努力,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创业目标的达成。当前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大量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但相关内容主要是利用名人轶事和典型毕业生创业案例对学生的创业心理鼓励,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创业和规划未来的心理准备,但没有配套的其他措施加以巩固,这种心理激励作用比较单一,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

2.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现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创业教育目标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主流专业方向和未来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去设定,以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多层面地进行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将创业教师培训计划纳入教师国培、省培计划,调动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2.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

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是以书本传授理论性知识为主,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关注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以实践应用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第一,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上,高职院校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合理统筹学校专业特征和各类物资资源,将创业实践纳入学校正规管理体系,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各类配套服务,打造符合高职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示范基地和学生创业孵化场地。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企业、高新技术孵化园、工业园等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地方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从而可以借助校外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高职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服务平台,辅导校内学生创业实训。

2.3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品质,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思维体系

提升高职大学生创业思维可以采用两种途径:第一,合理搭配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宣传。高职院校要在大学生入学时就开展各类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创业素质锻炼活动,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挖掘具有创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并逐步深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宣传,广泛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微信平台等方式,定期举办创业沙龙,让创业意识深入人心。第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思维。高职院校要在培育大学生养成优良创业品质、开拓创业知识体系上下功夫,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创业经验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让其创业思维在悄然中形成和固化。

2.4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打破趋同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征制订专门的职业指导,定期将学生送进企业,让学生在职业环境中体验创业的过程。高职院校要设计一套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计创业课程时要立足市场需求,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作为独立的内容单列,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或者建设特色课程,同时要定期进行教育教材和相关材料的建设,从创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创业课程理论布局、创业课程效果评价等方面入手,将社会市场需求、高职教育特色、不同专业特点等元素纳入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不断丰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规格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精神品质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为根本,不断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思维体系,提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1] 苏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69.

[2] 杨晓天.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198-199.

[3] 高庆勇.“科技伦理”视野下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8-90.

[4] 周赛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28.

[责任编辑:李娟]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ing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AO Qingyong

(School of Economy and Trading Management,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optimizing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e problem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education target is not clear, the teaching faculty are not good enough, the education focuses too much on theory,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is not perfec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is not sufficient.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need of the social market for talents, reform the educa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antly, actively explore the new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nhance the level and standard of education to cultivate higher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 717.38

A

1672-2434(2017)05-0094-03

2017-05-31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CDGZ201604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5/03/11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课题(2017SJBFDY060)

高庆勇(1984-),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管理、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