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29 04:10:36刘小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评标投标招标

刘小芳

(南京工程学院资产管理处 江苏南京 211167)

新形势下高校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小芳

(南京工程学院资产管理处 江苏南京 211167)

随着高等教育的投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总结高校招标采购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目前高校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诸如采购计划性不强,流标率高,围标、串标现象严重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可以对高校招投标工作的高效开展和风险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高校; 招投标; 对策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校之间进行合并,使得高校新校区大量兴建,各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也日益繁重。在这种新形势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招投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目前,高校招投标工作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模式已初步建立并趋于完善,但是多数高校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尚浅,对招投标工作不够重视,招投标过程问题频发[3,4],招投标工作难以高效有序地开展。本文结合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高校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招投标工作的相应对策[5,6]。

1 新形势下高校招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高校采购数量的不断加大及对招投标工作的日益重视,对于中小额度的招标,大部分学校都具有独立的招标机构并自行组织安排招标,但是由于招标经验不足、招标过程随意性大、操作不规范、人员配备不专业及监督管控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招投标过程问题频发。

1.1采购计划性不强

高校物资招标采购是由院系用户部门发起申请,经领导审批后递交于招投标管理部门进行采购。一方面,用户单位在项目立项审批之后不能有计划合理地安排申请采购,往往是由于设备急用或者财政收款等原因才递交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安排的随意性大,且紧迫性强,这就致使招投标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对采购活动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预测,采购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招标项目往往集中于暑假或者年底财务封账之前,招标次数多、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另一方面,各院系之间缺乏沟通,诸如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同类型的物资招标采购次数多,甚至不同院系之间出现同一大型实验设备的重复采购,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还使得招标工作重复进行,招标效率降低,制约着整个招标工作的进展。

1.2流标率高

在用户单位方面,用户单位在对拟购买设备进行前期调研时,调研不充分,没有对市场上做同类设备的多家供应商进行调研,只调研一家或两家供应商,容易导致所做预算不合理,预算过低导致开标过程中超预算流标,在公布预算的项目采购中预算过高又会引发高成本购入的问题,使得招标工作处于被动。除此,在制作招标技术参数时,技术参数往往由前期调研的供应商提供,在招标文件中的技术参数方面容易存在针对性和倾向性条款,使得招标工程中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满足开标要求,导致流标。在招标管理部门方面,招标公告的发布主要通过学校网站对外公告,信息闭塞,供应商不能及时看到招标信息参与投标,导致开标时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不满足开标要求,流标。另外,对于专业性强、技术指标要求高、市场覆盖面小的设备,难以吸引供应商参与,在对外招标时未合理选择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往往投标截止时供应商不满三家,导致流标。除此以外,多数招标管理部门对潜在投标供应商资格预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往往和开标过程同步进行,使得评标过程中才发现供应商材料欠缺或者资质不符合导致废标,最终实质性响应标书要求的供应商不足三家,按招标流程招标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导致流标。

1.3围标、串标、标的泄露等现象严重

围标、串标、标的泄露等行为实际上是招投标信息在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或投标人之间的违规交流和串通,从而使得前来投标的供应商内部形成一致,达到非法中标的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① 招标管理部门和用户部门在招标前期和调研阶段对招标信息的保密性重视不够,导致标的及潜在投标人信息泄露;② 目前很多高校招标文件多采用集中发放,有些项目还需要现场集中勘察、集中答疑,这无疑给了投标供应商互相接触的机会,为围标、串标提供了便利;③ 开标过程纪律不严谨,接触开标信息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评标的评标专家随意使用手机,出入开标室,容易导致投标供应商的报价等信息泄露。围标、串标、标的泄露等行为的发生会限制竞争,使得招标工作流于形式,增加招标成本,损坏学校利益。

1.4评标方式不合理

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是绝大多数采购方希望达到的目的,因而目前高校在评标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依然是最低价中标法。评标时最低价中标具有评标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但是片面追求低价去选择供应商的做法,使得供应商不惜以低于成本的报价去恶意中标。这种低价中标往往是以牺牲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为代价的,在项目后期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引发项目执行不下去,或者项目勉强完成但是产品质量低下,后期服务不能及时响应的问题。不能针对项目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标方式,不仅买不到满意的产品,还会使学校层面蒙受巨大损失。

1.5评标工作不专业

实践证明,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专家的评标水平影响着招标活动的成功。《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2013年4月修订)》中明确指出,参与评标的专家应该是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并且知晓招投标相关理论和经验的人员。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目前多数高校尚不具备按招投标法规定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专家库,且各高校之间专家库不能及时共享,这就导致了在评标过程中出现人数失调、专家不专的问题,在评标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公正、客观、全面评审招投标文件,打分主观性和随意性大。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在采购过程中,为了凑人数,临时邀请不是相关领域的教师参与评标;专家临时有事擅自请他人代替自己评标;与投标供应商有亲属或合作关系的专家没有回避参与评标的现象。这种评标过程的不严谨、不专业无疑会给招标工作埋下隐患,不能从科学专业的角度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从而影响学校招投标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学校蒙受损失。

1.6实时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于物资的招标采购,从前期调研,递交采购申请,组织招标以及后续合同的执行验收付款等是严密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公开公正地进行。然而由于高校监督部门人员少、事务多、工作压力大,对于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往往只局限于开标现场的监督,且对于前期的调研论证以及后期项目的执行情况缺乏监督。高校招投标工作涉及人员广、周期长,如果监督不到位,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使得学校招投标活动不能在阳光下公正公开地进行,最终给学校带来损失。

2 完善高校招投标工作的对策研究

高校招投标工作的完善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克服招投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采购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本校的工作经验,对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健全招投标管理机制,做好招标计划安排

在招标采购机构层面,健全招投标管理机制,从长期发展规范入手,制订结合高校自身情况的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年度购置计划和专项资金购置计划的管理,对用户提出的采购申请,召集由归口职能部门、财务、审计等职能管理部门审定、批复。比如我校就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适合我校的《南京工程学院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南京工程学院网上商城采购实施办法》。用户单位层面,在项目立项审批后,有计划地部署采购,每学期开始由项目主管部门对需要招标的项目向招标管理办公室上报,由招标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对于同类产品杜绝零散购置、反复购置的现象,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对于金额较大的项目组织专家论证,讨论方案可行性,给采购过程中的多发情况留下足够的时间解决,让招标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2.2增大前期调研力度,完善招标文件制作

招标文件是招标活动的总纲,是评标时的主要依据,直接关乎招标的成功。递交采购申请前,要重视对市场的调研,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入了解招标项目的市场行情和技术指标,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和家具、军训服装等精细化需求的物品要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以便做出合理的预算。招标文件技术需求部分,不能单方面听取某一家调研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要综合分析前期市场调研情况,完善参数设置,确保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设置的合理性,避免招标文件在技术参数上存在的倾向性和排他性,这既违反公平公正的原则,又将一些潜在投标商拒之门外,导致开标流标。对于一些需求复杂的大型设备,必要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完善招标文件,确保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的设置既能合理精确地反映用户单位的需求,又能尽可能吸引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2.3增强招标信息公开力度,建立资格预审机制

在挂网招标时,一方面,借助第三方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在权威媒体上发布招标信息,增强招标信息公开力度,实现更大范围地寻求投标商;另一方面,分门别类地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并且实现高校间的共享,在招标信息挂网通知后,可以通知相关领域的供应商关注招标信息,以谋求更多的供应商前来参与投标。

建立资格预审机制,在开标前联合财务、纪委监督部门对潜在投标商进行资格预审,核查供应商资质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主体和资质文件是否一致,减少评标过程中因供应商材料欠缺或者资质不符合导致废标、流标的情况,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另外,可以建立投标人评价系统,且高校之间实现数据共享,这可以作为评标时的一个参考,对于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可优先考虑与其合作,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供应商在资格预审时就可以排查,禁止其进入高校招投标项目。

2.4加强高校招投标保密工作

招投标工作涉及层面广,时间周期长,加之对招投标工作的保密性意识不够,从前期的调研至评标现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给串标、围标创造了可能。因此,为了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要加强高校招投标保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执行:① 用户单位前期调研时,注意对经费预算和调研其他供应商情况的保密;② 招标管理部门注意对用户单位递交的采购申请和潜在投标人信息的保密;③ 尽量选取公开招标,扩大潜在投标人范围,增加串标难度;④ 减少投标单位的接触机会,实行网上报名,对于有现场勘查需要的项目,不统一安排勘查时间,在网上统一公布答疑;⑤ 加大保密投入,从技术层面提高防范能力,比如评标过程的全程录像、评标现场的电话信号干扰;⑥ 开展保密教育,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让招标工作在阳光下公开公正地进行。

2.5依据采购内容,选取合理的评标方式

在招标文件确定评标方式时,要依据采购项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标方式,对于电脑、打印机、服务器、空调等市场通用技术成熟的设备,可以采取“合理低价中标”和“次低价中标”的原则,遏制供应商的恶意低价中标。对于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设备,系统的建立维护等服务项目,办公桌椅和公寓用品等技术参数无法统一的项目,或者是涉及工程的改造项目要避免使用最低价中标,防止其可能导致的“低价低质”的情况出现,要采取综合评标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商务标与技术标的比例,价格、工期、信誉及每项技术要求分值的设定都要仔细研究,必要时召开同行业的专家进行论证,确保每项分值设置的合理性。

2.6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和监督

评标专家是评标工作的核心,在整个招标工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评标专家的培训和管理也尤为重要。为了公正公开、高效地开展招标工作,需要建立评标专家库,对评标专家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各高校之间专家库的共享,我校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南京工程学院采购评审专家暂行办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在专家入库时,严把专家入库关,针对采购内容和性质由纪委监察部门随机选取专业性强的专家进行参与评标,并对评委名单和潜在投标人名单保密,防止招标信息的泄露。②对入库的专家定期培训,对评标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和投标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专家主动回避。③及时更新专家库,提高评标专家的流动性。④实现高校之间专家库的共享,解决部分高校专业人才不足的现象。

2.7加强纪委监察部门对采购工作的全过程监督

行政部门的工作离不开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在招标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要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即对招标阶段的监督,包括对招标文件的审核备案和招标公告发布的合理性以及供应商资质审核的监督,使投标人之间能展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事中监督是对开标过程的监督,包括对评标专家的抽取、评标过程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结果是否合理的监督;事后监督是对中标人履行合同情况的监督,在履行合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备案。监督部门要做到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招标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1] 杨洛.新形势下高校招投标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公共管理,2016(11):25-26.

[2] 程光熙,朱琴华.新形势下高校招投标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廉政文化研究,2013(5):76-78.

[3] 樊鹏.高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工作浅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179-181.

[4] 许志坚.浅析高校小额度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43-45.

[5] 吴晓兵.提升高校招投标经济效益的路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35-36.

[6] 杜兴华.高等院校招标采购中串通投标的博弈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2):46-51.

[责任编辑:李娟]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Bidding and Purchas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U Xiaofang

(Asset Management Offic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With the adv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age, the bidding and purchasing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by various levels of the whole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idding and purchas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purchasing plan, the high rate of failure bid, collusion and together-conspired bid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as well as risk control of bidding and purchas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dding and purchasing work; countermeasure

G 647

A

1672-2434(2017)05-0038-04

2017-07-16

刘小芳(1990-),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招投标管理

猜你喜欢
评标投标招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06
基于TOPSIS模型的精益评标方法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