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宝,周 敏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胡荣宝,周 敏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目前,在新建的本科院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定位模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应用型定位口号作用下,想尽力为地方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被传统思想影响,又极力发展科研,向研究型方向靠拢.自身定位模糊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真正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应用型定位的发展目标.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路径;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步伐,没有创新的组织越来越难以生存.在对创新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社会各种创业活动越来越多,导致人才的流动性不断加强.因此,创新性人才要想更加适应这种快速的发展节奏,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就是创造性和对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性.而高等教育要想培养面对未来的高级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关注未来世界的变化和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因此,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前瞻性以及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真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快速推进高校全面改革的突破口,是大力推动高校人才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必然选择,是应用型高等学校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要成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成功,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高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两者实现有机融合,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校毕业人才,才能真正体现地方高校的应用性的特征,发挥出地方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文件中曾经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应该是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和能够成功创业的人才.[1]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要真正实现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面对在校学生,不能只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更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地方创业群体,进行创新能力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方不同的创业群体往往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对其进行创新教育时要分阶段,有层次地进行.为了真正体现教育的实用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具有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有机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从重点进行理论教学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转变,由只针对具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大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能够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中切切实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从以往的针对性地教育向全体学生转变,从统一的课堂知识传授向注重地方需求的特色性和实践性倾斜.创新创业教育的这种全面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改革目标高度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特殊性人才要求相适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因而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的模式,是应用型大学成功转型的切入口和必经选择.[3]
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找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契合点,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领专业教育,使其更加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其不断地发展、完善.应用型高等教育只有搭建起经济与教学企业与课堂互动互通的链接,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反映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特点、政策的制度性环境纳入到创新创业育系统中,使之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机融合,才能真正促使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切实反映社会需求从而适应社会需要.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由市场导向,具有系统性、长远性、复杂性等特征.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举措面前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在建立之初就对自身发展目标有一个清晰定位,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持续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革新,从而成功构建起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保障体系.
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必然是以教育理念的改革为起点.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相融合,是一种全新的高效教育模式.要想成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大力改革地方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各项政策上注重鼓励实践性教学的发展,尤其注意与注重科研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脱离开来;第二,转变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教师真正明确高校的应用性定位理解和认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进而付诸创造性的教学实践.只有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才能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成功转型.[4]
要想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扩展创新创业教育规模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有机统一为基础,制定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案,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转型进行正确引导,从原来的注重就业率的教育理念向注重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
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全面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时期成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为此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以科学定位为前提,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为着力点,以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为途径,整合高效教育要素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以高校与地方组织协同推进、合作开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局面,成功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实践环境,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成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革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时期成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成功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中;其次,要整合教育及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做好课程衔接,依次递进、科学合理地开设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最后,革新学分管理,要将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总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应该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5]所以,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要求,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成功转型的必经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地方组织需求为本质,立足地方企业需求,把握地方发展特点,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指导,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真正发挥出实用性作用.[6]
〔1〕王晓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主要内容[J].世界教育信息,2000(5).
〔2〕中共中央.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中共中央,2013.
〔3〕侯永雄,林闻凯.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15(2).
〔4〕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5〕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01).
〔6〕邱有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14.
G647
A
1673-260X(2017)10-0179-02
2017-07-02
安徽省2016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6jyxm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