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反思中探索物理有效教学路径

2017-03-29 00:29陈林生
成功 2017年9期
关键词:物理思维实验

陈林生

双牌县理家坪乡中学 湖南永州 425206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学生学习的有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的有效教学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主动的归纳、总结、提升。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教学探索、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与体会。

一、精深设计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的学案设计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交流的前奏。教师有效的预设学案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事实和现象设置学案,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物理的现象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知所要进行的学习是很有意义及有用的。

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教师在设置学案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习的效果。好的课堂无不时时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抓住了思维训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例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设置如下自主学习实验:向矿泉水瓶中倒入一些热水,迅速封住瓶口,让矿泉水瓶冷却。这一过程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发现矿泉水瓶变形且发出声音。实验有声有形,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这个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很好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为什么矿泉水瓶变形且发出声音。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发展。

(二)设置问题,自主思考

设置问题思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注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维素材,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逐步掌握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有序地思考与解决物理问题,促进学习过程的优化。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由此引起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动能和势能》一节中,探究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学习中,就可以设置问题:利用图片,一是公路上对车辆行驶的速度限制图片,二是对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限制的不同,再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设置问题,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自主思考容易得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进而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如何获得动能?如何比较动能大小?(2)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3)实验选用哪些实验器材?让学生探究思考并假设,从而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设置合作环境,发挥学生潜能

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由此,我们将学生分成6—8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都是一个班的缩影,优、良、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分组体现了个体,关注了每一个学生,这样的分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实现“生教生、生帮生”的教学思想。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分工,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他可以给本组的同学分配任务,还可以检查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同时,其他同学也各负其责。其实小组长的任务比较重,要经常进行对小组长的专门辅导,我们每周最少对小组长专门辅导一次。有了小组合作的环境、氛围,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二、适时引导,展示交流

(一)演示实验,明晰概念规律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也必然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行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运用实验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浮力的应用》预习时,学生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在课堂教学展示时,取一支挤光了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管,要学生猜想: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管放到水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会认为牙膏管会沉到水底,再把牙膏管放入水中,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对的。然后问:“牙膏管是铝制成的,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呢?”多数学生会说“是的”,也可能会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这时教师应请这些学生说出不一定下沉的理由,再由他们自己利用牙膏管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接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结论;若没有学生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自己将这支牙膏管展开成薄片,做成一只“铝片船”,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学生不难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不能仅看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从而提高了学生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因素”的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操作,提高学生注意

物理课堂教学是通过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等手段,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把大脑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忽略在手脑并用的实验活动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才能、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透镜》这一节中,通过预习,学生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那么将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正对着太阳,在光屏上你将观察到什么?用你身边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试一试。这个实验的简单易操作性注定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他们认真实验并且有所发现时,“凸透镜的焦距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而“凹透镜的焦距的测量”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了。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三)学用结合,促进学生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所学知识的社会问题,理解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物理所研究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设计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例如: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量物质(小石块、橡皮等)的密度;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劳动中推小车、利用铁锨运土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制作(利用浮力设计制作小轮船,利用透镜原理设计制作潜望镜等)。

(四)注重实效,促“差”保优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更要让优等生更优,学困生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课改的初衷,也是最终的目的。

注重实效是促“差”保优的有力保障。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交流、合作之中。这样,学困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对于优等生来说,对问题的思考,不但能思考,还要给同伴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知识源于生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和实效方式。

猜你喜欢
物理思维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