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飞,朱盼盼
西学东渐的桥头堡
——墨海书馆经营活动研究
贾飞,朱盼盼
墨海书馆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清末时期由教会传教士在上海最早创办的集翻译、印刷、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墨海书馆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印刷工业的近代化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其存在期间墨海书馆的传教士和中国文人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科学书籍,开创了新的办刊方式,这有利于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
墨海书馆;西学;翻译出版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势渐烈,伴随着西方侵略势力的东进,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活动日益频繁。在西方世界看来,“一个巨大的帝国,人口众多,偶像崇拜之风盛行,不可能不引起所有基督教徒对中国表示最深切的关注”[1]。新式的印刷技术有利于出版教经读物,是传教的主要媒介,西方传教士认识到,要想促进西学的传播进而推动传教仅仅凭借传教士的言传身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出版、印刷宗教以及西学书籍才能使得传教效果广泛而深入。因此,西方教士谋求建立出版机构,刊印书籍,近代西方的先进印刷技术也传入中国,先进的印刷出版机构应运而生。新式的出版印刷技术由洋人掌握,先进的铅印出版社也多为洋人创办。其中“西人设有印书局数处,墨海其最著者。”[2]墨海书馆在上海开创,成为基督教新教伦敦会在上海开埠以后传教的基地,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印刷事业的近代化。
墨海书馆创立于1843年12月23日,英文原名为London M i ssi onary Soci et y,即“伦敦会馆”,其前身为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的印刷机构,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传教所设立的翻译、印刷机构。上海开埠以后,搬迁至上海,馆址位于今上海山东路麦家圈。同时为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麦都思将“伦敦宣教会印刷所”改为听上去富有中国传统士人儒雅气息的名称,即“墨海书馆”。
近代以来,上海作为西学东渐的中心是传教士的聚集之地,墨海书馆是第一家具有近代意义的出版社。“时西士麦都思主持墨海书馆,以活字板机器印书,竞谓创见”。[3]书馆的管理经营模式与西方出版社相似,机器设备最初由麦都思从南洋带过来,后来由于业务扩大、产量及需求的增长,书馆机器生产效率略显不足。故麦都思向伦敦总会申请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式印刷机和最新的一幅金属活字,至此共有三台快速印刷机,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印刷速度和质量。“以铁制印书车床,长一丈数尺,广三尺许。旁置有齿重轮二。以二人司理印事。用牛旋转推送出入,悬大空轴二,以皮条为经,用以递纸。每转一过,则两面皆印,甚简而速,一日可印四万馀纸”。[4]其印刷的书籍不仅速度快,而且墨迹均匀,字体清晰。黄韵珊曾作诗称赞墨海书馆:“《海市蜃楼》榜题墨海起高楼,供奉神仙李邺侯。多恐秘书人未见,文昌光焰借牵牛。”[5]可见在当时墨海书馆的开设具有首创性和先进性。
(一)主要工作人员
墨海书馆为传教士所创立,故其管理人员为外国传教士,而工作人员则有一个由内向外扩大范围的过程。麦都思是近代最早一批来上海的传教士,《南京条约》签订后,他与雒魏林一起来到上海,开始了他在上海的传教事业,是墨海书馆的创始人和负责人,书馆的成立和经营均由其操办。“麦都思,‘通汉文,所著甚多’,有《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果的前途》《汉英字典》《英汉字典》《上海及其近郊概述》等书”。[6]麦都思在书馆创立之初也负责翻译、印刷、出版的业务,实可称为“多面手”。雒魏林同麦都思一起来到上海,但与麦都思不同的是,雒魏林是一名医师,其来华业务主要是建立医院、辅助传教。伟烈亚力是另外一个著名的来华传教士,1847年赴上海,协助麦都思负责经营墨海书馆,他通晓各门自然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译著颇丰,代表作有《几何原本》《重学浅说》等。虽然表面是三人共同管理书馆,实际大权由麦都思掌握。
墨海书馆作为传教过程中的产物,主要为开展传教活动服务。[7]要想实现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使得墨海书馆能够更好地运作,就必须依靠优秀的工作人员、精良的设备,还要有经费来源。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为伦敦教会和书馆业务运营所得,译书、出版的员工工资费用多由书馆经营所得提供。《论译书四时期》里面有关于墨海书馆内容为“所译之书:天文、算学。译书之人:伟烈亚力、李善兰等。译书之地:上海墨海书院(馆)。译书之宗旨:显其独得之学。译书经费:教会”。[8]可见,墨海书馆的译书费用是由当时英国教会提供的,其印刷业务所得利润多用于员工工资和书馆工作的开展。
墨海书馆翻译西学书籍的主要人员是伦敦会的来华传教士,就成果多少而言,首推麦都思。在墨海书馆的初创时期,麦都思的主要任务是在施敦力约翰和美魏茶协助下翻译《圣经》等宗教书籍,后又多与中国文士合作翻译自然科学类书籍。“墨海书馆早期出版宗教类书籍,多由麦都思主编,1844-1846年,墨海书馆共出版书籍17种,16种是其编写”。[9]麦都思自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起直至1857年返回英国述职,从事翻译出版著作13年。在这期间,麦都思共翻译出版有关基督教的书籍57种之多,而墨海书馆从1844年创办直至1860年停业,共出版各类书籍171种,其个人作品占整个书局同期出版书籍总数的33.3%。在这171种书籍中有宗教类书籍138种,约为总数的80.7%,剩余的33种为介绍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历史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书籍。从数据可以得知,自然科学类的书籍仅占19.3%,与宗教类书籍相差甚大,但这些刊行的科学类书籍对当时中国的影响重大。这些肩负传教重任的外国传教士,以及那些与他们通力合译西方科学知识著作的中国学者,如王韬、李善兰、蒋敦复、张福僖、管嗣复等一批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实在是居功甚伟。
(二)“秉笔华士”模式的诞生
在西学初入中国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教士大部分不懂汉语,不能熟练运用汉语,这对翻译书籍造成了巨大阻碍。“是时西学初入中国,钩辅诘屈,读而能解之者寥寥无几”。[10]初期传教士翻译的书籍无论语法、措辞均与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不同,不利于中国人阅读和接受。后传教士发现必须聘请熟谙中国传统儒学的“秉笔华士”来合作翻译,即翻译书籍的工作由传教士来完成,几个中国文士根据大概意思,讨论得出最恰当的中文句式、用词。
王韬是第一位进入墨海书馆从事翻译的中国文士,时人称其“通西学,有时略”。[11]1849年由于生活窘迫,王韬应邀加入墨海书馆。其实在这之前王韬的父亲王昌桂早在1847年就来到墨海书馆协助麦都思翻译书籍,两年时间内他翻译了《福音书》以及《罗马书》等西方著作,是麦都思的得力助手。王韬工作期间也是书馆最鼎盛的时期,他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合作翻译《圣经》和其他西学书籍。他对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要比翻译《圣经》兴趣浓厚许多,这一时期他翻译的主要著作有《格致新学提纲》《华英通商事略》《重学浅说》《光学图说》和《西国天学源流》等。后王韬也自己编写一些书籍,如《西学原始考》《西学图说考》等,前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科技发展史,后者详细地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诸多西学知识和发明,第一次系统地将西学展示在国人面前。
当然,除了王韬之外,书馆还有诸多中国名人文士,王韬曾叙述道:“西馆中,时则有海宁李壬叔、宝山蒋剑人、江宁管小异、华亭郭友松并负才名,皆与老民为莫逆交。”[12]其中李善兰是浙江海宁县人,善算学,1845年将其著作《算学》给予麦都思阅览,深得赞赏,“其时位于墨海书馆之西士伟烈亚力见之甚悦,因请之译西国深奥算学并天文等书”。[13]李善兰在墨海书馆的主要工作是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科学著作,他在墨海书馆的七八年间译书成果颇为可观。从1852年到1859年,李善兰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后9卷、《重学》20卷附《圆锥曲线说》3卷、《谈天》18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18卷、《植物学》8卷和《数理格致》等科学著作。李善兰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多的学者慕名加入翻译西学书籍的队伍。由于通晓中西的伟烈亚力以及精通算学的李善兰之声名远播,一时之间使得墨海书馆不仅是翻译出版机构,也成为富有学术气氛之文人汇聚地。
墨海书馆在经营期间也出版了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即《六合丛谈》。一部分传教士在沪传教时期认为在鸦片战争之前主要通过报刊来进行宗教文化的渗透,但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门紧闭,无法进入。“现在国门已被轰开,在已经开辟为商埠的地方可能直接对中国人耳提面命地传教了,又何必绕着圈子走远路”[14]后经过讨论,发行报刊,名为《六合丛谈》。卓南生认为刊物的名称与《遐迩贯珍》的命名方法很相似,六合为上下四方之意,代指宇宙,“六合丛谈”的意思是宇宙之间无所不谈。《六合丛谈》1857年1月发刊,是按当时中国社会所通行的夏历(阴历)纪年逢朔出版的月刊,上下两版,共15期,254页,每期在13~18页之间,一万字左右,形式上仍然类似今天32开的一本线装书。刊物发行直至“1858年,《六合丛谈》东迁日本,不久即告停刊”。[15]主要刊载的文章是介绍科学、文学常识和某些宗教福音,也包含一般社会政治新闻、论文和译稿,但是其内容多侧重于宗教与自然科学,为了更好地发刊流通,对时事政治提及较少,更不多做评论。在现存的十三期报刊资料中,曾推出《金陵近事》板块,报道过太平天国内部斗争的新闻,也刊出过《粤省近事述略》,报道过亚罗号事件进展,但“在上海看来似乎仅是‘地方事件’,与上海或清廷无涉”[16]。
《六合丛谈》的出版在当时对西学的推动有重要意义,虽然其本质是服务于传教活动,但是将先进的报刊模式引进中国,引导国人以新的眼光看待报刊事业,为报刊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同时,《六合丛谈》引领了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文人华士成为新闻报纸的主要创办人以及撰稿人。新的办刊模式开始流行,即外国人出面,中国人办报的“秉笔华士”模式。
墨海书馆创办的目的就是为宣扬基督教,希望传播教会“福音”以达到中国的西方化。因此,它前期的主要业务就是给教会印刷《圣经》以及传教宣传的专著。1844至1850年书馆翻译、出版的基本全部为与宗教有关的书籍,1850年以后传教士们发现,介绍西学的书籍更吸引中国的民众,故逐渐着眼于以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带动宗教的传播,出版了一些自然科学书籍。1851年后,陆续有些科学知识书刊出版,诸如《西医略论》《几何原本》《重学》等。在传教士与中国文人的共同努力下,墨海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书籍,“从1844到1860年间,墨海书馆出版书刊171种,其中属于基督教教义、教史、教诗、教礼等宗教内容的138种,占总数80.7%;属于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历史等科学知识方面的33种,占总数19.3%”。[17]虽然印刷出版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可能是为了赚取经费,辅助传教活动的开展,但客观上也使得西学从上海这一桥头堡迅速进入中国内地,西学热兴起。
因此,在墨海书馆经营期间,不少介绍西学的书籍得以汉化出版。诸如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书籍是《谈天》,由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全书主要介绍日心说、牛顿定律等。向中国人展示近代天文学,与传统中国天文学有很大差别。在社会科学方面有1856年刊印的蒋敦复与慕威廉合译的《大英国志》,全书介绍英国的兴亡历史。这有利于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各类学科如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各学科门类得以形成,完善了我国近代学科体系建设。
上海是教士的聚居之地,大批教士来华,他们或在墨海书馆从事过对西书的编译工作,或在馆内居住过。而墨海书馆由于众多中外学者的加入,使得上海成为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心,西学知识不断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融合。这造就了一批通晓西学的传统文士,不仅表现在翻译西学书籍,拓宽国人的学术视野,而且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也顺势而来,部分传统知识分子更新观念,促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晚清的土地上萌芽。但由于墨海书馆开创的主要目的是辅助传教,故有其局限性。在深度方面墨海书馆翻译的科学著作浅显易懂,多为介绍性的知识,有一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且知识的接受群体主要为沿海通商口岸地区的知识分子。
墨海书馆的创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首创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印刷、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同时也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桥头堡。在书馆的经营期间,出版了大量的西学书籍,培养了诸如李善兰、王韬等一大批通晓西学的学者或是科学家。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伴随着传教士的宗教传播而来。出版的新书开拓了国人的视野,扩大了认知空间,填补了众多现代化学科知识的空白,是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
[1]马礼逊夫人.马礼逊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6.
[2][4]王扬宗.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477.
[3]王韬.漫游随录(卷1)[M].湘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51.
[5]王韬.瀛壖杂志(卷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9.
[6]李斌.墨海书馆与西学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1997(4).
[7]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29.
[8]张静庐.论译书四时期[A].中国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61.
[9]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9.
[10]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C].长沙:岳麓书社,2008:622.
[1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1806.
[1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70.
[13]傅兰雅.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M].杭州:浙江大学图书馆藏,1880
[14][16]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33,34.
[15]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1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3.
[1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8.
责任编辑:贺春健
K25
A
1671-6531(2017)02-0014-04
贾飞/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读硕士(河北保定071002);朱盼盼/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在读硕士(河北保定0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