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椎管内外沟通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2017-03-29 06:35:15程敬亮汪卫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状位椎管磁共振

许 珂,张 勇,程敬亮,汪卫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儿童椎管内外沟通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许 珂,张 勇,程敬亮,汪卫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儿童;椎管;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图1 患儿男,4岁,椎管内外沟通SFT(箭示病灶) A.矢状位T1WI,,T12~L2上缘水平椎管后方见团块状等信号; B.矢状位T2WI可见病灶呈混杂短信号,病灶周围见条状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环绕; C.矢状位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 D.矢状位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E.轴位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跨椎管内外; F.病理图(HE,×100)

患儿男,4岁,因“发现背部肿块2年余,逐渐增大”入院。查体:背部脊柱右侧见一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无发红、无破溃,边界欠清晰,质稍硬,无压痛。MR检查:T12~L2上缘水平椎管左后份及椎管右后方见团块状等T1混杂短T2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病灶跨椎管内外生长呈“哑铃状”,相应水平脊髓受压向右前方移位,病变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病灶周围见条状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环绕。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小约3.2 cm×3.9 cm×4.1 cm,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行T12~L2椎管内外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呈灰白色,包膜完整,肿瘤一部分位于硬膜外,似起源于椎间孔神经根。术后病理镜下见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内含大量胶原纤维,呈编织状、束状排列,核较大,可见少量核分裂象,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CK(-),Nestin(-),S-100(-),SMA(-),Desmin(-),CD34(+),CD68(-),Ki-67(阳性细胞约1%),EMA(-),PR(-),CD99(-),Bcl-2(-)。病理诊断:(椎管内外沟通)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fitary fibrous tumor, SFT)。

讨论 SFT是罕见的梭形细胞间叶性肿瘤,好发于20~70岁,可见于

胸膜、肝、肾、头颈部等。原发于椎管的SFT罕见。目前,多认为SFT起源于CD34(+)的成纤维细胞样间质细胞[1],有向肌纤维细胞、血管外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潜能。本例为发生于儿童胸腰椎的椎管内外沟通性的SFT,较少见,其MRI表现与其他部位的SFT类似,SFT的临床表现多为病变部位的压迫症状,影像学表现也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

鉴别诊断:①神经纤维瘤,患者年龄较轻,T1WI为长或等信号,T2WI为等或长混合信号,增强后病变呈不均匀强化;②神经鞘瘤,T1WI及T2WI多为等或稍长信号,可有囊变坏死区及周围脊髓可见水肿,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较明显均匀强化;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边界较清,T1WI多为混杂信号,T2WI多为混杂或长信号。

[1] 张雷,庄雄杰,汪敬群,等.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1):20-23.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ed solitary fibrous tumor in spine of children: Case report

Child; Spinal can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许珂(1992—),女,河南荥阳人,在读硕士。

E-mail: 1043381896@qq.com

2016-10-26

2016-12-16

10.13929/j.1672-8475.201610030

R738.1; R445.2

B

1672-8475(2017)03-0191-02

猜你喜欢
状位椎管磁共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医正骨(2022年1期)2022-04-18 02:23:14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薄层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MRI研究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山东医药(2018年44期)2019-01-10 11:20:18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不同扫描方法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显示效果的探讨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