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歌“萨”的传承与保护

2017-03-29 10:17黄蓉沈建军
东方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创新

黄蓉+沈建军

摘要:位于湖南湘西的苗歌“萨”是一种独具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歌乐,她婉转悠长的曲调、简洁朴实的唱词为丰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类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论是从她的始源与中华音乐文化不容分割,还是从她的曲式结构出于传统而又独放异彩等方面来看,它的存在与发展都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市场影响下,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坏,又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走向没落;这种局面也使得 “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本文作者多次深入湘西花垣县“萨”的流传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萨”的流传现状,对“萨”的挖掘发展、传承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萨”;传承;保护;创新

湘西苗族是一个音乐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他们最先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迁至江汉平原,又因战乱等因素往西南甚至海外迁徙;在他们千百年的民俗民风中流传下来的原生态音乐成为了今天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精品,而湘西花垣县地区的“萨”更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萨”在苗语中是苗歌的意思,是当地一种极具特色的音乐演绎形态,现保存的大多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但由于多元化文化市场的发展,合唱形式已越来越少,其余形式也呈现衰落状态。

一、“萨”的音乐形态及其价值

在苗族地区的集体农耕形式趋于成熟时,人们在集体农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 “萨”这一种歌唱形式,她最初是用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所以 “萨”的歌唱体裁多半都是反映劳动者在劳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萨”的歌唱体裁也从开始的单一变得复杂多样,同时也分为“韶唔”与“韶萨”两种唱腔,“韶唔”腔旋律高亢、起伏大、抒情柔美;而“韶萨”腔的曲调旋律则较为平缓、清丽婉转,既“平腔”,多用于陈述性歌曲。

1.音乐形态

许多苗族歌曲中,加入了很多词、衬腔、间腔,这些元素并非独立分离开来的,而是与主歌词相呼应,从而得到类似于多声部和声的效果。在湘西古丈县流传的一首著名的多声部合唱曲《细细摘来细细收》就是很典型的二声部作品,两个声部,各有各的主题,相互配合穿插十分巧妙。在一些特定节日,如“赶秋节”“四月八”等节日上,甚至还可以欣赏到运用衬腔与唱词相交替相混合的三声部、四声部轮唱的音乐作品,这种苗歌演唱一般演出者会达到十五个人以上,并且根据年龄性别排列成二列或單列演出队伍,这种声部演唱结构突破了中国传统少数名族音乐的原始格局。

在研究中发现,湘西苗歌普遍节奏都比较自由,难以找到其中的规律,类似于散拍的形态,但根据对苗族人的思维形式进行了解之后发现,其实苗歌都存在着其特定的节拍规律,但通过表演者根据歌曲内容需要的即兴发挥,使节拍显得复杂多样。在一般的苗族多声部歌曲演义中,较常用的节拍力度为:强、弱、强,与我们平常习惯运用的西方音乐节拍规律有着明显不同。

2.价值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普遍以横向发展的单声部旋律曲线较为发达,二声部及以多声部的音乐作品较为少见,而“萨”的演绎形式却以多声部组合为主要形式,如苗族祭祀歌曲,酒歌,婚假歌等等,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萨”的歌词相当于一部苗族人民生活发展史,苗族以群居的方式居住在重重高山当中,受外界的影响极少,外界对其的发展过程了解更是微乎其微,苗族是一个无文字无典籍记录的民族,而“萨”的歌词都来自于苗民的生活,恰巧反映出了这个民族不为人知的发展过程。正因为“萨”的价值之高,影响之深远,在2008年,湖南省吉首市申报苗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把湘西苗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萨”的传承现状及紧迫性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当地民众对音乐这类精神文化的需求与审美观也发生了很大地变化,整个音乐市场以至于文化市场也随之转型。

1.传承现状

随着人民逐渐认识到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参与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才使得大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得以重见天日。近些年国内外学者纷纷走进苗族聚居地进行考察研究:2015年4月6日在贵州举办的《苗族龙文化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对苗族原生态音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由湖南省歌舞剧团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舞剧《翠翠》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剧中作曲家杨天解先生充分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素材而创作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对湘西民族音乐的一次极佳的挖掘和传承。不仅如此,苗族音乐也很早就引起了许多国外学者的兴趣,并做出了一些有益地研究,1981年10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召开的西方苗族研讨会上,就对苗族原生态音乐做出了研究并发表文集《苗族在西方》。

2016年11月份,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再次赴湘西花垣县苗族居住地对其音乐表现形式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走访,并于11月12日在花垣县边城广场举办了一场堪称还原苗歌演绎形式的苗歌会,当地居民对苗歌会的热情很高,演唱者与观众形成了一副歌曲与心灵相互呼应的和谐美好画面,由此可见“萨”在当地依然有着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土壤;依然有很多当地民众热爱着这一纯朴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缺少的是社会对其的关注、传播和支持。

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参加苗歌会的观众和歌手,年龄多在50岁左右,年轻一代对这种演唱形式的表演热情相对较低,其辐射面在也逐渐的缩小;加上缺少有效的传播媒介与手段,使得“萨”逐渐脱离了当代文化市场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萨”难以被搬上舞台。在现今复杂多样的音乐文化发展环境之下,“萨”的传承之路受到了重重阻碍,如何排除阻碍并将其传承是现今尤为迫切的问题。

2.传承的紧迫性

对“萨”的研究,也就等同于是对其的再一次认同与传承。但是在那么多年的文化变更与外来文化侵入中,大量“萨”的文化痕迹已经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当中,我们没有史籍可查阅,也无法还原当时的模样。

伴随着20世纪后诞生的Jazz、Rock、Soul、Bules、Hip-Hop等流行音乐形式流入中国,促使少数民族音乐失去了其以往的炙手可热性;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市场影响下,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复存在,对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又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没落。“萨”也未能够逃离这一厄运,在苗族地区,对“萨”感兴趣的年轻人屈指可数,甚至因汉化情况加剧,大量苗族后人的日常交流都已不用苗语;而苗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苗族的音乐文化流传至今靠的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而如今的局面促使“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迫切需要探求其发展的有效方式,使其在复杂多样的文化社会当中能够有效地被传承下来。

三、“萨”的保护

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环境当中,是否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格局是一种音乐元素能否有效发展的关键。所以在“萨”的发展路途中,以传承保护其原汁原味底蕴的同时,还需要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现代化发展思路。

1.保护现状及传承手段

学生人群作为新生代的文化第一大受众,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高,对艺术文化鉴赏能力较强,成为了文化传承中最重要传播对象之一。对于长时间被埋没在多元化音乐体系当中的“萨”,想要更快的让更多人了解并熟知,首先在当代学生人群中加以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关机构可尝试推行“苗族音乐进校园”等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且了解“萨”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绽放异彩。

在苗族“萨”文化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对其进度影响最为之大的原因是其音乐文化仅利用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有幸拜访了多位民间苗族文化传承人,并结识到一位在苗歌文化传播道路上不断钻研与发掘 “萨”的传承人龙树斌先生,他开创了一种新式苗语教学法,即对苗语进行音译的形式写成相对应的符号,犹如汉字拼音般流传下来,对苗歌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龙树斌先生及他的团队仅在花垣县设立小班制学习课堂,传授这种简易的新式苗文。笔者认为,在汉化及其严重的现今,这种本身就带有浓厚汉族气息的苗族文字教学法或许能够成为苗族音乐文化,以至于整个苗族文化体系得以流传到更久的未来的重要导索。而在类似于苗族文化一类的少数名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创新的传承手段是让一种古老文化在复杂多样的文化市场中能够更有效地被继承的重要途径。

2.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风类歌曲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如《烟花易冷》、《青花瓷》、《红尘客栈》等歌曲;李玉刚、霍尊等歌手更是把中国戏曲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支,并称之为“跨界演唱”。“跨界演唱”这一行式的出现开创了新的演唱形式,使得古典艺术弥补现代流行音乐演唱中的许多不足,同时古典艺术结合潮流的力量,二者开创新颖活泼了艺术、娱乐新视听。 (毛胜男, 2012)

对于“萨”来说,在其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既要保存其本身音乐形式的同时,也可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流行风潮相融合,开创苗歌跨界演唱新模式,逐渐转型成为更加适合现今音乐市场发展的音乐文化形式,对其传播推广的效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萨”起源于民间,更需要抓住其草根本质,利用草根人们对其民族音乐形式的热爱使得“萨”能够经久流传,如前面提及的龙树斌等民间艺人,他们有着对苗族本土音乐的深厚热爱以及深层次的了解,在“萨”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他们的力量不可忽視;从他们出发,把“萨”的传教摆在其传承发展的第一位,让更多苗族民众甚至周边地区人们了解“萨”,学习“萨”。让“萨”在人们群众中得到一定的认识度,其在文化市场中的比重也就更好地上升,达到更加有效地发展传承的效果。

四、结语

我国拥有民族众多,苗族是其不可分割的一员。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汇聚成为伟大的华夏音乐体系,每一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这其中不可丢失的瑰宝。虽然蜂拥而至的现代流行文化对其形成冲击;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不会动摇,新时代的我们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这积淀良久的文化印记,翻阅历史文化演变的篇章。我们不仅要把苗族“萨”等少数民族音乐形式看作历史留下来的一个符号,亦或是现代文化市场上的一件文化商品,更应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在现存的底蕴基础上更添异彩,在传承与保护之余,打造出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和谐相融的新格局。

2015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西多龙苗寨“萨”的推广研究》(湘教通[2015]269号)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