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为何要成为一头犟驴?

2017-03-29 14:49迟宇宙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东阿阿胶工匠

迟宇宙

2016年3月29日,人民大会堂。

“东阿阿胶”又收获了一个褒奖。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内容是:以“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这样的褒奖对于“东阿阿胶”和秦玉峰而言,并不罕见。“东阿阿胶”在1991年成为中药行业唯一荣获长城国际金奖的企业,在1980、1985、1990年成为全国阿胶行业唯一连续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的企业,在2015年获得了全国质量奖的双料奖——“东阿阿胶”获得了组织奖项,秦玉峰赢取了个人奖项。

3月29日的这次获奖,只是他们若干次获奖中的一个插曲,获奖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对于“东阿阿胶”和秦玉峰而言,已经成为了日常的准则。

这使我想起每次见到秦玉峰,无论谈话是以何种方式开场,最终都会变成谈论一头“驴”,或者是谈起他们的养驴基地,或是谈起种驴繁殖,或是谈起“闭环的驴”,或是谈起如何用最新的技术建立驴皮DNA鉴别标准,以及对全世界所有驴种进行比较基因组测序……

每次跟他聊完,我都会想起一部电影《虎!虎!虎!》,都想把文章的题目写成《驴!驴!驴!》。“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某种意义上,正是从驴开始的旅程。

他为何要当全球最大“驴倌儿”?

2015年11月22日,秦玉峰当上了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的首任会长。我调侃他说:“你现在是中国最大的驴官了。”他大笑说:“我是中国最大的驴倌儿。”

“除了驴皮是阿胶原料的因素外,你为什么对驴这么感兴趣?”

“我说的其实不是驴,而是品质,是东阿阿胶的命脉。”秦玉峰说,“没有驴就没有驴皮,没有驴皮就没有阿胶,没有阿胶就没有东阿阿胶。从这个角度来看,驴就是东阿阿胶的命根子。”

秦玉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市公司东阿阿胶总裁,以及,中国最大的“驴官”和“驴倌儿”。某种意义上,他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驴倌儿”。

“东阿阿胶”旗下的蒙东辽西天龙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阳曾告诉我,以前驴产业不被重视,存栏量逐年急剧下降,很多老专家都改行研究兔子去了。

东阿阿胶花了十几年时间建了二十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他们的初衷是保证驴皮供应,接下来就发现养驴是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到后来公司的资源需求变成了一種使命感——他们想重建中华驴产业。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从1996年至2012年,全国毛驴存栏量从944.4万头下降至636.1万头,下降幅度达1/3。最近几年,数字虽然依旧逐年下降,但因为“东阿阿胶”的努力,毛驴存栏量始终维持在600万头以上。

十几年下来,“东阿阿胶”的目标实现了,那些改行研究兔子的“国宝驴倌儿”们全都回来了,而秦玉峰则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驴官”和全球最大的“驴倌儿”。

张向阳手底下有个“收皮队”,每天都在全国周游。他们甚至还在海外建立了“收皮队”。

秦玉峰并不满足于海外“收皮队”,为了保证驴皮供应,他干脆把供应链延伸到了澳洲。2014年,“东阿阿胶”与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在其首府达尔文进行谈判,达成了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进行毛驴养殖、屠宰加工及贸易投资等毛驴资源开发合作意向。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毛驴资源,存栏量超过300万头。驴在澳大利亚也曾是人工饲养的重要牲畜,如今因为交通和农业的现代化,它的功能完全失效,被赶出农场,自然繁殖。多年的自由繁殖后,驴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有害动物,成为了与牛羊争夺草场资源的“敌人”——1949年,驴群数量已太大,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宣布它们成为一种有害动物,从1978年开始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已成功实施了大量的扑杀计划。

秦玉峰的突然出现,解决了澳大利亚政府的燃眉之急,使驴从有害动物变成了经济动物。

有了驴,屠宰又成了问题,最终秦玉峰决定通过并购的形式来解决屠宰问题。他们买下了当地一个屠宰场和1250平方公里的土地。“1250平方公里啊,永远是自己的。我们东阿县才700平方公里。”他说,“这是产业链布局,我们不光是在国内布局。”

他为何如此痛恨假阿胶?

驴皮是阿胶的核心原料,没有驴皮就没有阿胶;没有优质驴皮就没有优质阿胶。阿胶是一个品类。驴皮是阿胶的根本,阿胶是“东阿阿胶”的根本。“东阿阿胶”爱护阿胶这个品类,就如同爱护自己的性命。

秦玉峰说:“尽管同仁堂是我们学习和尊重的老大哥,但它有没有阿胶都是同仁堂。如果东阿阿胶没有阿胶,那我们还是什么呢?我们什么都没有了。阿胶就是东阿阿胶的命,阿胶和东阿阿胶是生命共同体,你要不做好阿胶,那就是不爱护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不仅仅是经营一家企业。它们是生命共同体,它们完全融入一起了。”

2016年1月25日,新华社以《假冒阿胶调查:驴皮不够用,哪来5000吨阿胶?》为题报道了阿胶行业原料造假的情况。

报道中说,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来自行业内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阿胶就是东阿阿胶的命,是秦玉峰的命。多年来,秦玉峰一直对“假阿胶”充满了愤恨。阿胶行业的每次危机,都是由假阿胶引发的。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秦玉峰曾说:“如果不能正本清源,清除假冒伪劣阿胶产品,将会对整个阿胶产业带来巨大伤害。”

他曾多次给我讲过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曾曝光部分阿胶厂用其他动物毛皮制作假阿胶的事,当时也是舆论哗然,因为与阿胶品类关联度太高,“东阿阿胶”也跟着受到了无妄的牵连。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们呼吁整个阿胶行业注重品质,做道地阿胶,做厚道阿胶人。”秦玉峰说。

秦玉峰曾经写文章说,“东阿阿胶”作为行业龙头,一直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最高道德进行追求。我曾经以为这是一种“表态式”的套话,时间久了,了解到“品质”对于他和公司的重要,了解了东阿阿胶 “寿人济世”的公司使命,才最终理解了他对品质的倔强追求。

2015年11月,在第十五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秦玉峰被评为中国杰出质量人。全国质量奖素有中国质量体系的“诺贝尔”和“奥斯卡”奖之称,是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在2001年至2015年获得全国质量奖的125家企业名单中,东阿阿胶是医药行业唯一获奖的企业。

秦玉峰说:“做最好的阿胶产品,服务好顾客,服务好社会,是最高的道德;而基于这个目标进行的创新,是我们最大的科技追求。”

东阿阿胶能够从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为市值300多亿元的中药龙头企业,依赖于不断升级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更依赖于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2006年,秦玉峰担任东阿阿胶总裁之后,通过实施“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模式,试图构建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秦玉峰介绍说,为确保质量安全及质量的可追溯性,东阿阿胶建立了先进的RFID溯源系统,对毛驴实施皮下植入电子芯片,建立良种驴养殖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系统记录驴的系谱、生长发育、疫病防治、运输、屠宰、驴皮储藏等信息,实现从毛驴养殖到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

“全过程可追溯”就是物联网,秦玉峰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阿阿胶”不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建立了DNA鉴定、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还最早进行了阿胶产业的物联网和互联网转型升维。

“互联网思维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理解产业的方式。”秦玉峰说,“东阿阿胶没有单纯地互联网化,而是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消费场景。”

“场景重塑”是秦玉峰一直在念叨的一个词语。这是他的心得。他告诉我,“东阿阿胶”是高端滋补养生品牌,“场景重塑”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在我看来,“场景重塑”是秦玉峰用以区别“东阿阿胶”与其他阿胶品牌的手段。他希望通过“场景重塑”建立一道鸿沟,一道真正的“防火墙”。

他为何偏爱“匠心精神”?

或许根本不存在品牌间的“防火墙”,真正的“防火墙”是整个阿胶品类的质量提升。

秦玉峰告诉我,他从17岁进入“东阿阿胶”工作,半生都花在了阿胶身上,自己都被炼成了一块阿胶。所以他竭尽心力地把“东阿阿胶”这个品牌、阿胶这个品類做好、做大,建立一种标准,使其成为“世界级”品牌。

秦玉峰喜欢“工匠精神”这个词,在内部他说得更多的是“匠心精神”。去年“东阿阿胶”拍了一个视频短片,就叫“匠心”。在一篇谈论“工匠精神”的文章里,秦玉峰说他最近见到很多朋友,一张口就是“工匠精神”。可是你要问他们什么是“工匠精神”的时候,他们又变得支支吾吾,或者是言不及义,将“工匠精神”理解成了复古式的、纯手工的“作坊精神”。

秦玉峰在春节期间带着团队去欧洲进行了考察,考察的公司既有意大利的奢侈品公司,也有奔驰、兰博基尼这样的汽车公司。每家公司的风格都不同,却都体现出了“工匠精神”。他说。

为什么呢?

譬如意大利的奢侈品公司,通常保持着限量、手工的传统,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是它们对“工匠精神”的坚持。但我们仔细询问后发现,在它们纯手工的背后,又有对最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它们认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在考察奔驰和兰博基尼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这种反馈。奔驰追求量产,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兰博基尼是世界知名的跑车品牌,追求限量。它们的定位和销售策略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竭尽全力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汽车生产当中,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驾驶汽车提供安全保障和驾驶乐趣。

这些反馈,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它使我意识到,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有极大的局限,有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触及“工匠精神”的精髓,而是走进了“工匠”的误区,而忘记了“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知名企业,它们的创始人都是真正的“工匠”。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企业家,他们创立的企业之所以基业长青,肯定不是因为持续手工打磨某个产品,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了产品质量、用户体验、生产效率、品牌知名度等等,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这就是“工匠精神”,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没有真正的“工匠精神”,它们恐怕早已被历史吞没了。这些创新,被熊彼特等经济学家、德鲁克、彼得斯等管理学家称为“企业家精神”。

最近几年,东阿阿胶持续投入巨资进行创新体系建设,每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以上。东阿阿胶也率先将微波干燥、远红线烘干、离心分离、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提升。

2016年3月11日,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组织专家,对东阿阿胶建设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验收。专家们最后得出一致结论,认为东阿阿胶承建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中药胶类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在那一天成为了行业唯一通过验收的国家胶类中药研发机构。

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叫周祥山。他还有另外的身份,博士生导师、东阿阿胶副总裁,以及东阿阿胶首席质量官。首席质量官在“东阿阿胶”拥有独立的质量裁决权,独立行使质量决策权和放行权,即或董事长和总裁都无权干涉。

据东阿阿胶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东阿阿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其中为阿胶产业提供固化的技术指标,可谓最重大的技术突破之一。

秦玉峰的目标是,要在技术和质量上,持续领先行业二十年。他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成为一家“中国级”的公司,而是希望在“十三五”期间,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

他为何要成为一头“犟驴”?

无数“世界级”的公司在质量上吃了大苦头,有的公司被进行了巨额罚款,有的公司甚至一蹶不振。

质量事关生死,一直是秦玉峰最看重的事。他曾经说过“产品质量是东阿阿胶的最高道德”,也曾说过“中药企业最大的道德是‘寿人济世”。这两点并不冲突。秦玉峰告诉我,东阿阿胶一直将“寿人济世”作为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

“东阿阿胶虽然是一家中医药类上市公司,但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的中药企业,而是一家具有科技领先实力的企业。我们已经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我们的产品,除了传统的阿胶外,还开创了大量的生物医药产品、小分子阿胶产品,这些产品大都获得过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奖。”他说。

当整个行业都遭受质疑的时候,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所以秦玉峰在做好“东阿阿胶”产品质量的同时,曾多次呼吁整个行业达成共识,严守产品质量关,共谋行业发展。

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中医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候,秦玉峰当选为首任轮值主任。他上任后通过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起通过了行业的“诚信宣言”和“自律公约”。

“驴是阿胶的命,阿胶是东阿阿胶的命,东阿阿胶是我的命,”秦玉峰说,“把东阿阿胶做好,是我的使命。我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是块老胶了。质量,就是从源头,从一头小毛驴身上开始管控,一直到它们成为阿胶,抵达消费者口中。”

“你不是把自己变成了一块老胶,”我说,“你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头犟驴。”

“也可以这么说。”他嘿嘿笑。(编辑/张本科)

链接

秦玉峰:“物美价廉”不是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2016年3月29日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批示:“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侧重“精益精神”,讲究制造本身的精益求精,其中丰田曾经是“精益”的代名词,后来韩国三星引入了“精益管理”之后,崛起为世界级公司。

“德国制造”同样讲究“精益精神”,但它比“日本制造”更进一步,除了制造本身的精益之外,还将“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融入了民族信仰,使之成为民族血脉。因此德国人从来不相信“物美价廉”。

我们尊重“德国制造”,不仅仅因为“德国制造”的高品质,还因为它的高科技含量。“德国制造”的代表大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有高技术门槛,很难被仿造。

“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叫《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感触颇深。“物美”就是高品质,一定是建立在优质材料、优质人工之上的高成本,因此“价廉”跟“物美”之间从来产生不了关联,更划不上等号。

文章中讲了一个西门子的故事,说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

1993年,彼·冯·西门子是西门子公司中最后一位西门子家族成员,1993年离开了西门子领导层。当时他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

彼得·冯·西门子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西门子当时已经被外界诟病为“行动缓慢的庞然大物”,但它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工匠精神”。直到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对整个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西门子依然是“庞然大物”,依然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与此同时,曾经辉煌一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都走向了衰落。

西门子、奔驰、宝马都是“德国制造”的代表,刀具中的“双立人”更是有口皆碑。我春节期间在德国考察时,在好几家公司目睹了“德国制造”的细节,深感震撼。在了解了“德国制造”的发展历程后,更是感触颇深。

因为封建化比较严重,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地比较晚,在英国和法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化国家。德国的工业化也曾经历过“山寨”阶段,“德国制造”甚至曾经是个带有侮辱性的符号,《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一文中就说:

“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人知耻而后勇,在1890年代开始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用我们的说法,就是“产学研并举”。“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伴随德国工业化的进程的完成,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是什么造就了“德国制造”的美誉?一是“德国制造”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二是“德国制造”讲究“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三是“德国制造” 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联想到我们今天的“中国制造”,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德国制造”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物美价廉”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美好的向往,但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的领导者,我从来不相信“物美价廉”,“物美价廉”也不是“工匠精神”。

中国今天所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其本意就是推进消费升级,就是通过消费升级“去库存”,淘汰那些不“物美”的产能,通过创新来实现消费的“物美时代”。只有意识到这点儿,制造企业才能抓住未来的政策红利和时代机遇。

秦玉峰:“驴倌儿”为何要学兰博基尼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阿胶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如何让世界看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承创新?

“工匠”有误区,“精神”才是精髓

“从规模上,我确实算得上是全球最大的‘驴倌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傳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从1996年至2012年,全国毛驴存栏量从944.4万头下降至636.1万头,下降幅度达1/3。最近几年,数字虽然依旧逐年下降,但因为东阿阿胶的努力,毛驴存栏量始终维持在600万头以上。

这位最大的“驴倌儿”在春节期间带着团队远赴欧洲进行了考察,考察的公司既有传统意大利奢侈品公司,也有奔驰、兰博基尼这样的现代汽车公司。

他发现意大利的奢侈品公司,在保持着限量、手工的传统,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背后,又有对最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在考察奔驰和兰博基尼的时候,也得到了这种反馈。奔驰追求量产,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兰博基尼是世界知名的跑车品牌,追求限量。它们的定位和销售策略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竭尽全力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汽车生产当中,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驾驶汽车提供安全保障和驾驶乐趣。

这些反馈,给了秦玉峰极大的触动。他忽然意识到,国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有极大的局限,有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触及“工匠精神”的精髓,而是走进了“工匠”的误区,忘记了“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秦玉峰从源头开始,东阿阿胶不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建立了DNA鉴定驴皮、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还最早进行了阿胶产业的物联网和互联网转型升级。

“谁都知道驴是做阿胶的根本来源,因此,我们在驴的皮下,脖子下面植入了一个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这个芯片就像米粒一样大小。通过这个芯片就可以对每头驴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全过程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秦玉峰说。

“把毛驴当药材养”

“互联网思维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理解产业的方式。”秦玉峰说,“东阿阿胶没有单纯地互联网化,而是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消费场景。”

“我鼓励养殖户把毛驴当药材养,东阿阿胶在驴业的产业链上,才可以提供无缝衔接,才能帮助延伸、扩展整个产业链,并壮大驴产业。” 秦玉峰表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毛驴的活体循环,可以盘活整个毛驴经济。例如毛驴的活体循环开发,就是驴奶、驴血、驴尿、胎盘开发。当前国际市场上液态驴奶价格是每千克200多块钱。一头驴一个产奶期5个月,能产奶150公斤,在国内目前价值是1.5万元左右;除了驴奶,一头驴还外带生了一头小驴驹。

“这就是我的互联网养驴经,一头驴驹生下来,经过一年的喂养成长,可以卖到4000至6000元。去掉成本,一头母驴一年创造的价值是1万元。这样的话,毛驴价值提升了,养驴户的积极性就解决了。”秦玉峰说。

东阿阿胶依赖这种思维创新,使形势日益严峻的驴产业再次走上复兴之路。同时积极利用热门影视剧的热播,让传统的阿胶成功刷屏社交网络。

让“阿胶+”国际化

目前中国阿胶产业的总体规模在200亿元以上,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加,业内预计阿胶产业超过千亿元规模可期。

“随着整个阿胶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阿胶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只有整个阿胶产业繁荣,阿胶产业才能够走得更远。”秦玉峰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阿胶的滋补保健价值,东阿阿胶今年在市场深度开发方面,推行“阿胶+”细分市场战略。

他介绍,未来,东阿阿胶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布局,通过全球原料资源开发打造以全产业链支撑的东阿阿胶价值回归体系,聚焦阿胶主业,走多品牌、多渠道战略。同时继续坚持商业模式创新,用新机制、新模式打造新常态下的东阿阿胶新经济。此外,“阿胶+”会成为东阿阿胶的新常态,基于“互联网+”所进行的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产品创新,也将为东阿阿胶提供新的营收和利润源点。

秦玉峰认为,东阿阿胶虽然是一家中医药类上市公司,但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的中药企业,而是一家具有科技领先实力的企业。东阿阿胶已经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还实行“走出去”战略,阿胶原料国际化布点开局,对外投资、产业合作落子澳大利亚、墨西哥、秘鲁,进一步增强东阿阿胶对全球原料资源的掌控力。

“做最好的阿胶产品,服务好顾客,服务好社会,寿人济世,是社会责任,也是我毕生的追求。”秦玉峰如是说。

猜你喜欢
东阿阿胶工匠
90后大工匠
欢迎来到2060年!
欢迎来到2060年!
东阿阿胶业绩下滑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哪些女性不宜吃阿胶
16次调价涨41倍的背后 东阿阿胶的“美人计”
东阿阿胶成险资“滋补上品” 安邦高位接盘到底图个啥?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