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与影视创作相关研究

2017-03-29 13:25唐可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影视

唐可译

[摘 要]从上世纪末期至今涌现出的一系列青春文学对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物质生活以独到的笔触作出了细致的描写。其改编的各种影视作品,则可看作人文情怀和现代光影技术二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可以在和受众审美趣味相互气和的过程中引发情感共鸣。

[关键词]青春文学;影视创作;影视

一、国外青春文学影像

国外并没有真正有效界定“青春文学”这一概念,就其内容层面而言,国外的青春文学一般指的都是借助于对青春的感怀、追忆来对生命、情感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领悟。就此角度而言,德国人歌德先生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应算得上最早的青春文学了,其中情节让人感怀,也因此而多次被搬上银幕。此外美国人斯蒂芬妮·梅尔女士所著《暮光之城》、英国人大卫·尼克尔斯先生所著《一天》、挪威人乔斯坦·贾德先生所著《苏菲的世界》之类均可算得上青春文学的上乘作品。其内容形式涵盖了推理、魔幻、科幻、爱情等诸多类目。而其在迎合世人偏爱影视的心理而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票房和收视成绩也自然不俗——如《一天》、《忽然七日》、《暮光之城》之类系列电影作品,都有着不低的票房成绩。

除了电影作品之外,国外的青春文学为蓝本改编的电视剧也都先后获得了热播——如体现追寻纯净爱情的美国电视剧《绯闻女孩》,从诸多角度讲述高中生活的美国电视剧《凯莉日记》,以及美国电视剧《美少女的谎言》、《秘社》、《吸血鬼日记》,英国电视剧《青春糖伴》之类,都可以算得上以青春文学为基础进行影视创作的成功例子。

二、清新的中国青春文学幕景

兴起于本世纪初年的中国青春文学,能够算作是上世纪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青春体小说”的一种“延伸”,尽管其有着差异较大的文体风格,但其主题一般没有离开广受青年人喜爱的友情、爱情、理想、校园、恋爱等一些贴近其生活的层面——类似于中国文学审美特质中“诗性”这一面有很大近似之处。虽然中国青春文学中存在着不少反叛、悲悯、忧伤、孤独等消极的因素,但其“清新纯净”这一积极气质却一直流露于其中。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内心不可能避免虚荣、欲望、金钱之类的侵蚀,而作为青春文学,却一直可以借助于其颇具“个性”的笔触和视角,对世人内心深处的纯真予以“唤醒”。从上世纪末的郁秀女士开始,一众畅销作家都可以算作中国青春文学代表者,在青年人群体中,其作品受众数量不少,随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很多电影、电视剧作品都以其优秀作品作为蓝本。

电影中来自优秀青春文学者包括改编自郭敬明先生所著同名小说、讲述四个女主角在各异的价值观、人生观之下体现出的不同人生历程的《小时代》,将主线定位为男女主角爱情纠葛,讲述不同人物不同情感经历、人生际遇的《匆匆那年》,改编自饶雪漫先生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左耳》,改编自辛夷坞先生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的数名青年人各自人生境遇、爱情抉择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类,其所获口碑和票房成绩都颇为不俗。与此同时,以青春文学作为基础改编成的电视剧也获得了颇高的评价,如改编自顾漫先生作品的《何以笙箫默》、改编自明晓溪先生作品的《泡沫之夏》之类,都同时使得其书籍获得了更多读者的追捧。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作品,其多以“小清新”风格的中国青春文学作品作为出发点和基础,若说欧美方面的此类影视和文学作品令读者、观者欲罢不能的话,中国则更加讲究其“回味悠长”特点的利用。平心而论,中国的青春文学实际上缺陷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暗藏危机”,而以之为基础的影视创作也自然问题不少,但其依旧成长于嬉笑怒骂之中,逐步前进于“摸石头过河”过程中。

三、青春文学的影视审美:悦目还要赏心

青少年文学由于其成长于“光与影时代”,其受众会有更加感性化的文学审美观点,消费活动也日趋“快餐化”和“娱乐化”。而就搬上银幕荧屏的青春文学层面来说,除其原著极富号召力的原著作品之外,其演员表演风格迥异、有活力、有颜值也是银幕荧屏上活跃青春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也正因如此,有不少观众才在各种形式的采访中表示:演技怎么样已经在如今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长相。诚然,优秀的作品并非“唯演员相貌论”者,不管是电影作品还是电视剧作品,其中演员的“悦目性”无疑会给作品关注度“加分”,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获得“生命力”的作品才是真正“赏心悦目”的源泉所在。同时具备“赏心”和“悦目”两大特点的青春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契合于受众所具备的鉴赏、审美能力,其既可以引发不同的观众群体对各自的青春时期有所怀念,有能够借助于揭示青少年心理活动、成长历程等方面内容来获得年轻受众的“情感共鸣”。青春文学中能够“影视化”者往往都会具备相应教育意义,可以很大程度上给相关受众以心理构建、情感震撼之效果。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其生命力自然可想而知。

四、影视之于文学:末路还是重生

适应影视表达的文学作品多会经历剪裁、重置的经历。如美国电视剧《复仇》的蓝本便是近代的法国人大仲马先生所著《基督山伯爵》一书,但其将其中人物、时代背景都做出了成功的更换;以奥地利人斯蒂芬·茨威格先生所著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的同名中国电影,其一方面将故事的人物、年代加以成功更换,另一方面也将故事发生的国家加以相应的改变。但是,这样的行为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反之,在理論界和实务界依旧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影视作品缺失使得很多逐渐“隐退”的文学作品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新生”——其原因在于:不管什么作品,在传递其精髓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无需“面面俱到”的。但是若毫无顾忌、全无章法的增删,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源于八大棍儿《蒸骨三验》的电视剧《双凤奇案》便是其中失败案例之一。

五、结语

自始至终,描述年轻人生活的青春文学一直以细致入微、极富张力的形象示人。对其而言,影视形式是否算得上“锦上添花”还不得而知,但其中必须要求影视作品制作者准确把握其“度量”。青春文学和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前途”,很大程度上不仅依靠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积淀,更在影视化改编者的“一念之间”。

参考文献:

[1] 赵晓培.影视创作中的视觉思维表现[J].大众文艺,2016(14).

[2] 何睿.我国当代青春文学产业化现状分析——以“80后”青春文学创作及其文化运作为例[J].决策咨询,2015(01).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