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来
摘 要: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不断探究和创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唤起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意识,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策略;教学要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10
《弟子规》中提到“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孩子而言,先要学会做人,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之后再去读书。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作为一门典型的育人学科,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和文明的日常行为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呢?
一、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低,他们对于学习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想上好思想品德课,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思想品德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理解其中的基本思想,不但要做到熟悉,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教材,才能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将教材內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列举学生感兴趣并且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所学知识达成一致。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有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并不能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来创设相关学习情境,以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切入学习主题,使学生乐于投身其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浓厚兴趣呢?我通常采用的创设教学情境法方法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扮演、参与游戏活动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式。在课题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情节比较生动、完整性高的课文,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分配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下进行编排,上课时在班内表演出整个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表演,学生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获得了心灵的启迪。又因为学生演出的基本上都是在生活中每天会发生的事情,他们很容易带着自己的情感深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也在无形中唤起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主要是接受性的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将正确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这样的学习状态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丝毫得不到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更是无从谈起。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一起体验学习,一起探讨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明辨是非,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提高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比较而言,新课程改革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者。课堂教学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和发展。其次,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了解到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所以常常放手让学生去努力探索,去真正理解,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结果是不理想的,他们探究的过程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时,教师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学生从误区中拉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并且最终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保障。比如,在学习“安全的生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和见到的安全隐患以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会促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刻刻注意遵守安全规则,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五、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正确行为习惯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明道理、知要求、见行动,长大成为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董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79.
[2] 张珂.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思品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6):2.
[责任编辑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