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天使一样的孩子,站在舞台上,和着节奏,唱着最美的歌,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很美,青春、阳光,可以有很多很多赞美的词句。但是,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团长助理张宁却知道这份美丽下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2016年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宁来到了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说起与合唱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她用两个字概括——震撼。
“我第一次到团里报道,是团员们去索契参加比赛前夕,”张宁说,当她推开排练场大门的时候,“一屋子的小孩儿,我有点儿蒙。”随着指挥老师一句“集合”,刚刚还嗡嗡声一片的屋子里,立即安静下来,整齐划一的队伍马上呈现在她的眼前,这让她大吃一惊。
接下来,当孩子们开口唱歌,她被“镇住”了,“之前我并不太了解童声合唱,但是当他们开始唱歌的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被称作天使的声音。”张宁说,并不简简单单是美,更重要的是那种震撼心灵的纯净,瞬间抚平了浮躁的心绪。
正式开始工作没多久,小团员们就在团长的带领下远赴异国参加比赛,张宁则留守国内。但是她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八千多公里之外的团员们。“我们和索契当地有5个小时时差,他们活动、比赛的时候都是国内夜里的时间,不过我一直非常关注他们。”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张宁把每一个团员都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看着他们在当地参加活动时的快乐,她也兴奋;看着他们遇到困难时,也心急如焚;当听到他们获得那么好的成绩时,也在屏幕的另一端欢呼——合唱团似乎就是有这样一股魔力,让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亲近她、热爱她!
当合唱团载誉而归的时候,张宁也度过了适应期,开始真正意义上地投入到工作中,这时她才发现,这日常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琐碎。
在成为团长助理前,小姑娘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是通知团员们上课、组织一下训练,点点名、签签到吗?这对大学期间就组织过多场校园演出的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很快她发现,现实很“骨感”。
通知孩子们上课、联系老师,协调训练场地,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每天忙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记者问她,想过要放弃吗?她笑着说,哪有时间想啊,我有时吃饭吃一半想起来还有哪个团员没通知到,赶紧就放下饭碗去干活了!
张宁说,自己如此热爱这份工作,其实也和自己的团长不无关系。有着一百多人的合唱团,其实就是团长领着她这一个“兵”在完成团里的具体事务。“我们团长特别能鼓舞人,看她每天忙的,你都不好意思偷懒。”在张宁眼里,团长就是整个合唱团的大家长,每天要操心的事儿太多,“想想我都替她累。”但是,只要是对合唱团有帮助的,团长二话不说带头干,凡事亲力亲为,“我们为了给孩子们选到最划算的演出服,节约经费,团长带着我双十一、双十二熬通宵。”也正是有这样的工作劲头,合唱团也是蒸蒸日上,成绩节节高!
二十出头的张宁也是个大孩子,现在却要像个“老妈子”一样操心,还要像个女汉子一样能干。“有一次团长拉到了合唱团的服装赞助,一米多高的大箱子有七八箱,我就自己一个人搬。”看到记者惊讶的目光,她说,这算啥, 2016年年底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举办专场新年音乐会,全天彩排、130多名孩子、16首歌曲。演出前,在大剧院的方寸场地,她一天走了1.9万步,力压团长的1.7万步——你们这是合唱团还是运动队啊?
过去说干一行爱一行,张宁说,现在在合唱团学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没有行不行,只有做不做”。每天睁开眼,就好像有一只大手在推着她跑步前进,家里人有時也不理解,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还有没有一点儿自己的空间?张宁却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快乐的,虽然孩子们有时也调皮得让她头疼,但是每每看到他们站在舞台上放声歌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希望就这样一直在合唱团这个大家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样我也永远18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