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1-000-01
摘要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内容,是构建和谐发展社会的重要方法,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而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更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能够让企业充满活力,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塑造员工正确的三观,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问题和构建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价值生态构建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涵,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保证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办法。所以,以人为本,创建新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之后,所制定出的企业文化,是符合社会精神内涵的,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让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
企业创建的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存在的价值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发展和落实党政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的有效手段,因此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品牌效应可以加强企业的价值生态。也是我国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念下形成的内在要求,最重要的是,我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贯穿其中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企业需要创新文化理念,党政、管理、目标一体化实现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在保持原有的核心理念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创新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把党政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目标一体化实现当成企业文化创新和构建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以人为本不仅是在文化中融入人文关怀,更是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党政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一种方式。当以人为本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时,就更容易实现目标一体化的要求。因此,在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重视的就是员工的想法,在创新理念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也在遵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员工们自然会纷纷效仿,因此潜移默化之间,就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宣传出去。
(二)宣传企业文化,并且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所以企业的文化理念创新过程中,就要重视对人的理解。管理强化,文化助阵,规章制度这是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强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助阵,就是通过文化宣传,提高企业文化的知名度,以及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并且兼容其企业员工的思想和对文化的理解。规章制度的完善,是把企业文化宣传,贯彻进行具体化,比如奖励机制的确定等。因为企业的文化是以人为本,企业为员工留有更大的平台来发展自己的才能,并且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以便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所以,以人为本就是创造一个氛围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而且会很自豪的和其他人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完善的奖励制度和规章制度,以及符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和强大的管理系统,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管理中。
(三)企业需要把以人为本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可以落在实处的管理办法和文化理念。因此,企业想要更好的管理员工,发展企业,就要把以人为本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中。处处体现了人性化,处处展现出以人为本,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深入到企业的骨髓之中,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好处。比如,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在解决员工居住問题方面就值得借鉴,公司很多企业员工都是外来者,因此在居住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企业会根据这些员工的具体情况,为员工安排居住的地方,或是建立企业员工宿舍,或是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助,让员工租房子住。而想要达到筑巢的梦想,首先企业的以人为本的文化中,要把员工当家人,这样员工才能把企业当家,并且最后安心在这里工作,成家立业,真正的把家安在了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梦想,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想法,制定一个制度,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为员工圆梦。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所以,尊重企业员工,关爱企业员工,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所以,在有形的制度中,落实无形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够让企业文化与企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三、结语
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其生态价值和构成对企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要,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企业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一致,才能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以人为本最直观就是体现在对员工的管理和关爱上,因此,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时候,要重视员工的思想和意见,制定出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单忠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
[2]康鸿.浅析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J].长江丛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