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相关知识解题要诀

2017-03-28 10:16付凤萍
求学·文科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本上某件事选择题

付凤萍

考情回顾

政府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主体,与之相关的知识是高考的必考点,全国新课标卷在2012年考查了1道选择题,2013年考查了3道选择题,2014年考查了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2015年考查了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2016年考查了1道选择题。由此可见,政府这个主体在全国新课标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其命题的重点形式,预计2017年高考,此主体仍是一个重点命题区域,可能出现的知识点有政府的职能、政府的作用、政府的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每一个小的知识点以及从知识点演化出来的小知识点都是考查的重点,也都可能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如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合等。

【知识梳理】如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它们都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时,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情,二是政府如何做好某件事情。不管是哪种情况,考生都应该全面地把握与政府相关的知识。

常见设问

1.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做好某件事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

3.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做好某件事的意义。

4.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做好某件事的。

解题技巧

1.关于“政府做好某件事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的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1)准确理解每一层信息,并找出对应的教材知识。

(2)挖掘各层次信息间的关系,并找出背后的知识和原理。

(3)组织答案。组织答案的方式有两种:①将书本知识放在答案要点的后面,如“××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或“××材料怎样(如何)体现什么道理”类的设问,答案的表述方式是“事实材料的概述+关联词+教材的规范语言”。②将书本知识或原理放在答案要点的前面,如“××原理(或某一具体知识)在材料中如何体现”或“用××原理(或某一具体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类的设问,答案的表述方式是“设问或书本中明确的原理或知识+事实材料的概述+就体现了这一点”。

2.关于“政府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的分析,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对象的必要性:①如果对象是物或事,首先要找课本上的结合点,看课本上有没有直接讲述此对象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有,则直接套用课本上的语句;如果课本上找不到结合点,则应到材料中找;如果课本和材料中都找不到结合点,那么此点可以省略。②如果对象是人,应注意两点:一是如果涉及的是某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农民群众等,则应实现从特殊群众到公民的转换,可表述为“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利的主体,理应享有××的权利”;二是如果涉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则应从国家性质入手,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主体的必要性:应考虑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审慎用权、民主决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结合材料表明解决××问题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或是××的必然要求。

(3)政府做好这件事的意义:如果课本上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可直接套用,如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等;如果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必须到材料中找答案,根据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意义。

3.关于“说明政府做好某件事的意义”的分析,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对政府自身的意义:如教材中提及的依法行政对政府的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的意义、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对政府的意义等。

(2)对公民的意义: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所以政府做某件事往往是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政府转变职能是为了提高政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4.关于“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好某件事” 的分析,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针对原理找措施:就是根据设问的对象思考问题,依据特定的对象归纳应采取的措施。考生解题时要注意教材是否已经有現成的答案,课本上已经有了的内容直接结合材料按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2)针对问题找措施:就是根据相关的问题或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作答时,考生必须先找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再一一对应写措施。

5.关于“说明政府是如何做好某件事”的分析,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此类设问在大多数的材料中有具体的做法,因此只要将材料中的做法转换为教材语句即可,答题格式是“材料中的做法+做到了+对应的做法转换成的教材语句”,如果实在找不到教材的对应点,考生可以直接抄写材料中的语句作为答案。此类题型不同于“××应该怎么做”的地方就是考生只需要在材料中找到所述的做法的对应点即可。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层次。

典例分析

最近几年,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16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27355亿元,比2015年的执行数增加1800.34亿元,增长7%。具体来看,教育支出预算数为1408.72亿元,比2015年的执行数增加51.67亿元,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为886.82亿元,比2015年的执行数增加164.72亿元,增长22.8%;住房保障支出预算数为431.97亿元,比2015年的执行数增加30.75亿元,增长7.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为124.29亿元,比2015年的执行数增加39.87亿元,增长47.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答案】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名师点拨】本题以近年来我国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论证问题的能力,设问类型属于归因类。涉及的考点为:我国的政府、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以及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与作用、宗旨与工作的基本原则等。考生应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证:一是从问题本身,即增加民生支出的重要性角度分析,二是从行为主体——政府的角度分析,即联系政府的责任、指导思想(对人民负责、科学发展观)和政府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公共服务职能)来分析加强民生建设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整合答案要点,简洁、规范地进行表述。具体来说,答案的四个要点都是增加民生支出的重要意义:民生支出惠及全体民众,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等,同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第一个要点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第二个要点是政府行使经济建设的职能的要求;第三个要点是政府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的要求(具体而言是调节人民内部的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第四个要点是政府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

本题答案的表述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没有用比较常见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的表述方式,而是把两者直接融合,十分简约地表述出来。答案共四个要点,看似没有理论,但细细品味,发现每一句都有深刻的理论背景,都是基于理论的合理演绎。这种表述方式是常规方式的简约表达,是在用常规方式表述较为冗长的要点时的变通方式,考生要仔细揣摩,认真学习,灵活运用这种表述方式。

5.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好某件事。

猜你喜欢
课本上某件事选择题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表示疯狂的学习
眼罩
遗忘与记忆同等重要
借课本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算盘是个“小气鬼”
作茧自缚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