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海燕
2016年6月中国社科院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 (2016)》指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会话数量,成为全球社交应用软件的领先者。其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私密性、时尚性等特征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是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自我表露”也有学者称为自我揭露。朱德拉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与其进行交流沟通的人[1]。自我表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性格、个人经历、未来打算、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本文根据杜晶编制的《网络情境下自我表露问卷》,将自我表露操作化为私密态度、个人信息、兴趣爱好、情感状况4个维度。Ropers强调孤独感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并认为自我表露之后来自对方的关爱、接受会减轻个体的孤独感。孤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然而要给它下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心理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虽然各个学者对孤独感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总结来看,大多数的学者都强调主观的认知因素,以及渴望的交往水平和实际的交往水平之间的差距对孤独感的影响[2]。以往的研究显示,孤独感和自我表露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现实自我表露对孤独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3]。但有很多学者持相反的看法,所以本文将继续探讨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关系。
高校大学生在微信使用用户当中占了很高的比例,所以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很有必要,及时的知道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微信朋友圈。所以本文采用方便抽样,通过实地和网络发放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23份。然后使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对自我表露问卷(-1到5计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了解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的总体状况。朋友圈的自我表露男生平均得分为1.81,女生的平均得分为1.64,总体平均得分为1.71分,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程度不是很高。另外微信朋友圈在各个维度上表露程度存在差异,兴趣爱好是表露程度最高的一个维度,均值是2.2,和文献整理当中的结果一致,另外几个维度表露程度相对都较低,最低的是情感状况,均值是1.48。自我表露程度依次从高到低是兴趣爱好、个人信息、私密态度、情感状况。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水平相对于网络聊天来说处于中下水平,因为网络聊天是一对一的交流环境,而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熟人圈子,信息的表露是同时面向很多人的,所以在表露程度上相对的会低一些。
对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和孤独感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在情感状况话题上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性( p=0.001<0.05),兴趣爱好话题上呈显著负相关性( p=0.019<0.05);而私密态度、个人信息维度上和孤独感没有相关关系 ( p=0.146>0.05; p=0.201>0.05);并且朋友圈自我表露总体水平和孤独感没有相关关系,只是在某一些维度上面存在相关关系。情感状况是一个私密的话题,在之前的研究结果当中也显示,个人情感是自我表露程度最低的一个维度,情感状况会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表露,可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一个很知心的人能够进行交流,所以即使是在朋友圈进行表露了依然还是感到孤独;而兴趣爱好正是表露程度最高的一个维度,兴趣爱好的表露是希望能够和志趣相同的人进行交流分享,所以微信朋友圈的反馈的频率和数量和孤独感呈负相关,大学生在朋友圈表露之后希望得到朋友和同学们的反馈,如果这种表露得不到反馈的话可能就会导致孤独感。
微信朋友圈是现实社交关系延伸形成的虚拟社区,跨越了以物质场所为基础的场景界限,形成了新的日常社会交往方式。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一方面是记录和分享,但另一方面也是展示生活,朋友圈的生活可能热闹而精彩,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依然孤独。在“低头族”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适当的放下手中的手机,感受现实的人际关系,不要让屏幕成为人际交流的障碍。
[1] Jourard S M, Lasakow R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8,56:91-98.
[2]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白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66- 668.
[3]Schwab S,H.etal.Self-disclosure,loneliness and four interpersonal targets:friend, group of friends, stranger, and group of strangers[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8,82:126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