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博
2016年我台启动了高清制播一体化网络改造工程。
该工程项目计划分为两步走,先将原有的标清制作网及前期标清采访设备进行高清化数字改造,将老旧的采访和制作设备淘汰,引进全新的高清摄录及制作设备。下面就谈一谈我台高清制作网络的改造。
我台原有标清非线性编辑工作站27台,其中包括低码率工作站15台及2台配音工作站和2台节目上载工作站,还有8台工作站为高码率工作站,这样的高低搭配既节约了资金又避免了设备使用的浪费。在此次高清制作网改造中我们依旧采用高低搭配的技术方案,采用惠普Z840工作站作为节目上载工作站,惠普Z440作为编辑工作站。成都索贝公司为我台搭建的EnetHD制作系统最基本的构想是能够以简单可靠的网络系统和成本较低、质量优秀的工作站点组成全新的高清制作网络。
我台EnetHD的系统在整体结构上分为[节目制作子系统]、[文稿子系统]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和整体系统融合成为完整的系统,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方便我台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进行全台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分布实施。
整体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以太网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普通工作站使用千兆以太网的单网结构大幅度的降低了整体系统的网络成本,同时新增工作站和重要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可采用事先设计预留的8个万兆以太端口接入网络,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EnetHD高清电视制作网高清改造,包含了多项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主要体现在CPU+GPU(显卡处理芯片)协同渲染技术+I/O卡技术,以及基于千兆以太网结构的传输/存储技术。对于台内节目的生产及制作网络的运行来说,节目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技术尤为重要。首先从节目数据的传输来看,我台高清制作网采用了两台H3C S7606S三层交换机该交换机采用端口模块化结构,其背板带宽可以达到1.6Tbps包转发率288Mpps,我台的高清制作网以千兆以太网作为数据传输链路,带宽理论为1000Mbps,实际使用值在500-700 Mbps左右。每台制作站点到千兆交换机的带宽按四层50Mb视频计算为25Mb×4=200Mbps,所以这样的带宽足以满足节目的生产需要,另外我们在传输链路上还使用了双网卡融合技术,就是说我们将工作站点上的两块网卡进行绑定,建立双网卡适配器分组,建立分组后分别将两条网线连接到两个核心交换机上,在交换机上在进行端口聚合,这样就提高了站点在整个网络中写入和读取数据的速度,使核心交换机的带宽可以充分的利用。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网络连接安全层面上,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尽可能的保障链路的畅通,比如编辑工作站的一块网卡或两台核心交换机中的一台出现问题还可以保证网络的连接。
在节目数据的核心存储上我们采用了两台DATATOM德拓24盘位存储阵列。该阵列每块硬盘存储容量4T,系统存储物理容量可达24×4TB=96TB,我们采用Raid5冗余管理加热备盘的方式,有效存储容量为80 TB,以50Mbps码率计算,本系统共享存储体共可以存储3000小时的100Mbps的视音频数据,不但满足了我台节目制作需要,还有足够的冗余空间。对于这两台核心存储阵列我们采用了阵列双活技术,该技术采用底层卷实时同步实现数据双副本,保证数据安全性。实时同步使用同步写。上层服务向卷中写数据时,数据会同时向两个卷中写入,当两个节点中的操作都成功时,上层服务才会收到写入成功的响应。当其中一个节点的同步卷出现故障时,另一个正常节点的同步卷依然能够正常读写。当故障节点恢复正常时,此节点中的同步卷会自动进行数据恢复,保持两个节点中的数据一致。这种技术极大的保证了整个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次高清制作网的改造不仅使我台能够进行全高清节目的制作和编辑,同时也提高了节目生产的数据传输和存储两个关键环节的安全性、稳定性。为我台下一步搭建高清播出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上就是我对葫芦岛广播电视台高清制作网(EnetHD制作系统)的简单介绍。今后我台还将搭建高清播出网,真正实现采,编,播全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