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热线直播类节目的负能量

2017-03-28 07:30:32郭智宇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热线类节目民众

文/郭智宇

热线直播类节目具有良好的时效性、现场感,其“共时空效应”特点也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但从热线直播节目的内容上看,个别节目存在着话题选择问题,尤其是一些受众所关注、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热点问题等,在热线直接节目中往往因话题把握、引导不当而出现问题,进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1]。因此,如何化解、摒弃此类负能量内容,则成为了提升热线直播类节目播出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如何化解热线直播类节目的负能量进行系统阐述。

一、界定“负能量”,打造健康向上的绿色内容

正能量本身是物理学名词,当其出现在热线直播节目中则是人们赋予了其浓郁的感情色彩。正能量与负能量均指人的两面性;当人们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历练过程中,正能量能够激发人性的优点,使之为善;而负能量则往往会激发人性的缺点,进而导致人们在道德、行为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性”。在热线直播类节目中的负能量则涵盖了低俗、恶意谩骂、侮辱诽谤、拜金、享乐以及各种不雅、粗野等有违社会公德、社会团结、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因此,热线直播类节目在内容选择方面,既要避免过度调侃、低俗恶搞、粗俗不雅,也要避免其直播内容偏离了核心价值体系,更不能为了迎合少数趣味不高的受众心理而忽视了媒体人的责任,更不能将直播间视为私人的聊天室,将一些低俗、不雅内容或思想传递给广大受众。热线直播节目应立足于大众主流需求——求真、真善、求美为其直播内容或主题,将更多的、健康的、绿色的内容传播出去,既要保证直播内容要遵循核心价值体系,也要努力将节目做得轻松、严谨,使之通俗而不庸俗,娱乐而不“愚”乐。同时,针对一些严肃的政治话题、焦点话题,则要立足于基本的媒体责任,帮助受众解读相关的政策,理性地帮助群众反映相关建议,将更多正能量的话题作为热线直播内容,将更多的正能量、绿色内容传递给受众;并在选择话题、直播内容时,也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真正体现出人文怀,为受众直播更多的有爱心、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2]。

二、传递正能量,真正解决民众关心问题

热线直播类节目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知识含量较低,多为街头巷尾发生的事情或是民众普遍关心的事件,进而达到满足受众兴趣、猎奇心理。因此,热线直播类节目的编辑、导播应为广大受众传递更多的、具有正能量的话题或内容;并通过正确定位热播栏目的受众,以突出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正确把握社会新闻、事件的共性,将更多亲民、自然、真实的热播信息、内容传递给受众,帮助受众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精心策划一些公共事务内容的谈话、讨论类节目,避免出现选题过偏、过冷、过俗,使受众无心参与或是引导“误入歧途”。如在民生热线直播类节目中,针对民众反映的问题或事件,应及时派出记者到事发现场进行采访、调查,尤其是对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报道、跟踪报道,为帮助民众解决问题的同时,才能达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提升收听率的作用,进而也能够实现为民众传递更多正能量、提升节目质量的目的[3]。

三、提升专业素养,优化节目策划编排质量

热线直播类节目中,编播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会影响到直播节目的质量。因此,欲办好热线直播类节目,则会全面提升编播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针对热线直播类节目而言,场外电话编辑质量会直接对节目质量产生影响,故编排节目人员应合理安排热线打进时间,并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筛选,避免出现各类负能量或是消极因素。同时,主持人也要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如何有效地控制好话题;一方面,主持人既要调动听众的热情,也要让相关部门能够听到民众的心声,进而达到安抚民众情绪,缓解民众负性情绪或心理的目的。主持人也要在直播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导向作用,应对一些政治、价值观等内容的话题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善于运用恰当、通俗的语言技巧着力去把握于直播话题与内容的导向,运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生活方式以及情趣品位等去引导、教育、鼓舞听众,使之能够通过热线直播节目不断提升、纠正自己原有的错误政治思想、观点、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而使热线直播类节目能够在迎合受众的同时,发挥出积极的、正向的引导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幽默、调侃以及个人魅力来保障直播现场的轻松、活跃氛围,同时,也能够确保节目主题或内容“不散”,为提高热线直播节目的质量及收听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热线直播类节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其直接面向了受众所关心的内容,能够主动听取受众心声;但是,个别热线直播类节目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而导致其直播话题或内容出现了各种负能量,甚至出现了引导民众走向“误区”的问题。因此,热线直播类节目在运作过程中应立足于媒体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不断提升节目策划编排质量、客观地对各种“负能量”予以界定,为民众制作更多的健康向上的“绿色”内容,在真正帮助民众解决其关心问题的同时,才能真正地将更多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1]李英军.试论广播新闻节目中社会新闻的选编原则[J].记者摇篮,2016(3).

[2]付晓光周逵.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与价值——首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观感[J].青年记者,2014(19).

[3]荣继敏.新闻主播的正能量[J].视听界,2014(2).

猜你喜欢
热线类节目民众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新闻传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1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4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2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中国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