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利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铜梁402560)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由于学习、工作、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的中老年人。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数量已近5 000万,他们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无靠等成为突出问题。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中国当前空巢老人的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 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求学、务工或定居,我们国家农村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上升得非常快,达到了38.3%。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空巢老人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不容忽视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在身心愉悦、安静平和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是摆在老龄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身体的日渐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生理机能的衰退、劳动能力的丧失,子女由于求学、工作、婚姻等原因的远离,独守“空巢”的农村老年人会因此而心理失调,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和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1]。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失调症状,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具体来说,农村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在中国广大农村,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土地和子女供养,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尚有劳动能力,农村空巢老人就会选择劳作,他们认为这样自己还能创造财富,给儿女们减轻负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的老化,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因为各种疾病缠身而没办法继续劳作,很多事情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继续为子女分担养家的重任。此时,老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而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老了,不中用了”的无能感和无用感增强。
缺乏子女的关心,是空巢老人难言的心病[2]。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子女们一个个外出求学、打工甚至进城定居,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农村老人缺乏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子女因为工作和生活所迫,没有太多的时间回家探望父母,老人们难免有孤独、失落之感。
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农村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交流和获得精神慰藉的主要方式。但是当老人生病需要照顾时、生活困难需要帮助时,子女又不在身边,“远水解不了近渴”式的电话问候显得苍白无力,老人显得更加无助和失落。
农村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生理功能退化的现象,再加上他们平时的生活圈子较小,没有过多的社交活动,关注度狭窄,就会变得敏感、多疑、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3]。遇到有人在一起说笑谈论,他们会胡思乱想,主观臆断别人的想法,认为别人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有些农村空巢老人由于长期过着几乎封闭的生活,总是担心外人算计陷害自己,甚至发展到怀疑心理,患上“老年期妄想症”;还有一些农村空巢老人经常胡思乱想,幻想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由此整天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对于广大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因为这不但意味着失去了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而且会导致经济上的拮据、生活上的缺少照料、心理上的孤独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患各种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很多老人有病不医,也没钱医。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很多空巢老人没有多余的支出去看病。由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和实施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再加上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较低、限制较多和封顶制度等多方面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病难就医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广大农村老人家庭中[4]。因此,在自身健康保障方面,农村空巢老人非常缺乏安全感,总害怕自己生病,害怕没钱医治、害怕无人照料甚至死后无人知晓。
社会形势的发展变迁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远离父母外出求学、工作或者忙于生计而无暇照顾父母。物质基础的相对贫乏、传统孝道的退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农村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赡养老人的难度增加,很多老人由此产生一种被儿女忽视、遗弃的感觉,觉得人生似乎毫无意义,他们不再求“养儿防老”,而是希望“养儿”不嫌弃两老。
以上心理问题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大多数空巢老人中存在,孤独的晚年生活使农村空巢老人了无生趣,甚至濒临绝望。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帮扶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摆正心态、走出空巢困境,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应对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向农村空巢老人宣传心理保健知识,教他们摆正心态,正确认知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必然趋势,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现象。老人应该为子女的成家立业、脱离农村而感到高兴,而不是产生消极、沮丧等负面情绪。劝导农村空巢老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正确对待身体的衰老变化,坦然面对疾病、子女的离家和死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子女不在身边是社会发展进步所趋,要开心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从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分析,由于长期精神生活的空白导致他们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可以依托村委会、社区建立村级老年活动组织,多举行一些团体性娱乐活动,将老人集中在一起聊天交流、看戏、跳舞、健身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在农村范围内成立互帮互助小组,让年轻的、有能力的老人发挥自身价值去帮助其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采而更有意义。通过加强农村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子女不在身边,缺少陪伴照顾是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老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关心照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与网点。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因此,政府可以依托农村社区、居委会,组织当地高校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定期上门关心、慰问空巢老人,也可以在农村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让党员、村干部、低龄老人去帮助空巢老人,实行养老互助模式,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和心理上的抚慰,多与老人进行情感和思想方面的交流,提供生活照料、应急保健、法律援助等,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让农村空巢老人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温暖。
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针对中国农村大量的空巢老人问题,一方面要在农村范围内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人自身的法律意识,让老人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老人子女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让他们意识到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从生活和精神上去关心父母。另外,要提高外界对空巢老人子女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一些虐待、遗弃、不尽赡养义务的不良行为进行调解或者诉诸法律途径解决。另一方面,要在广大农村积极宣传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帮村民树立起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视频聊天等,抽空回家探望父母,多带孙辈与父母团聚,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将“常回家看看”落到实处。
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虽然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具体表现为: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狭窄、落实不到位。在我国农村,只有12%的人不同程度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率极低,而且有79%的农民需要自费医疗,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低。《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每人月均退休金1 527元;农村达到34.6%,每人月均养老金74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农村老人的月均养老金无异于杯水车薪,起不了太大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老人的基本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另外,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心理上给他们提供帮助,增强其安全感;要重点关注农村的失能、半失能弱势老年群体,为他们建立支持性保障制度。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严峻的养老矛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赵鲁璐.独居老人心理问题不容忽视[EB/OL].[2017-05-10].http://www.sohu.com/a/59801246_162758,2012.
[2]黄河.脆弱的空巢——河南农村养老样本[EB/OL].[2017-05-10].http://photo.dahe.cn/2012/08-10/101489935.html,2012.
[3]高云鹏.老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2015年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EB/OL].[2017-05-10].http://www.docin.com/p-2046741755.html,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