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东,何瑞峰
经营与管理
重庆航运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实施策略
杨敬东,何瑞峰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400074)
根据重庆航运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创新助力工程与航运的关系,分析了助力工程的实施策略和存在的问题,对重庆航运创新助力工程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研究中心的工作优势、建立专家服务站和产学研创新联合平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重庆航运;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策略
重庆的水运条件优越,长江黄金水道约1/4有效里程处于重庆境内,长江与嘉陵江在重庆市内交汇,并且还有乌江贯穿于重庆涪陵一带,使得重庆航运一直都是重庆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依托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来服务地方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了形成以“一干两支”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港口集群为框架,现代化船队为载体,航运集聚区为支撑的航运体系,建成“服务+辐射”型长江航运中心,打造东西部地区物流转口主枢纽,对实施重庆航运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1]。
1.1 航道建设与管理
截至2016年底,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4 451 km,其中四级及以上级航道里程达到1 636 km。“十二五”期间,经过一系列航道整治工程,使得长江干线江津以下达到一级航道标准,嘉陵江重庆段和乌江彭水以下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共改善航道里程达862km。航道的管理方面通过建设主要通航河流、港口码头的船岸通信(VHF)、视频监控(CCTV)和船舶自动识别(AIS)系统,以加快推进库区智能化航道网络建设和管理。通过对重庆航道的航道条件和航运管理的改善,基本实现了5 000吨级船舶全年满载通航至主城朝天门的目标。改善之后,支流对干流的货运量贡献率达到30%以上,嘉陵江、乌江等支流航道与长江干线的“干支联动”基本实现,航道资源利用水平也得以提高。为了建成“辐射+服务”型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在未来规划中仍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对干流和支流的航道和服务管理[2]。
1.2 港口码头建设
重庆境内已经形成了主城区、万州、涪陵3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5个重点港区。“十三五”期间,将整合投资180亿元,构建“一干两支十线”,并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原则,建成主城果园港、江津珞璜港、涪陵龙头港、万州新田港“1+3”铁公水联运枢纽港口,以及江北寸滩、长寿胡家坪、渝北洛碛、武隆白马等9个专业化重点港口。同时,加快关闭主城九龙坡、涪陵糠壳湾等中心城区码头,优化港口结构和功能布局[3]。
1.3 船舶及运输能力
据统计,全市共有客货船2 677艘。其中,干散货运输船舶2 258艘,集装箱运输船185艘,液货危险品运输船119艘,重载滚装船38艘,商品滚装船12艘,旅客运输船65艘。其运能船龄结构是:5年以下的占66.7%,5~10年的占28.6%。船舶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大力推广具有载货量大、阻力性能优、推进效率高、结构质量轻、营运成本低等特点,且与三峡船闸尺度相匹配的标准“三峡船型”的开发和研究,还要开展对“干支直达船型”的开发和研究,从而使船舶运力结构更加优化。据统计,目前已完工投入营运的“三峡船型”船舶达30余艘,在建船舶超过40艘,计划开工的船舶有20艘左右。其二,开展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的开发研究。“十三五”期间,重庆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标准体系将基本完善,预计届时全市将拥有LNG动力船200艘,加气码头8个。预计到202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从目前的1.8亿吨增加至2.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900万标箱,铁水联运货运量比例达到10%,周边省市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60%左右[4]。
1.4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三峡船闸日运行最高闸次数为35,年平均通航率达到96.2%,年平均通航时间达1 000 h,三峡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已提前大幅超出设计能力指标。随着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纵深推进,预计未来年过闸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过闸矛盾将愈加凸显,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尽快启动过闸新通道的建设,会加大对船闸通过能力的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航运近年来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重庆的航运潜能尚未充分发挥,仍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它包括高效集疏运体系尚未形成,航道等级不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偏低,向东向西铁路通道不畅,航区网络化和渠道化程度较低,航道发展不均衡,港口在能力、功能、技术结构、信息化以及船舶技术水平、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综合性港口建设尚处于攻坚阶段,三峡船闸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等等。此外,重庆航运业还面临货源不稳定、运力结构性矛盾、融资困难、航运人才匮乏、企业转型升级难等问题[5]。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主要是指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市政府充分利用学会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根据发展规划战略需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形成决策咨询建议或专题报告。以此,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服务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6]。
通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形成的智力集聚平台,能够精确地评估航运的状况和问题,为航运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的指导性意见,破解航运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措施,使得未来的航运更加规范、合理、高效和绿色环保;使得航运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高质量地完成深化改革。
目前,创新助力工程在重庆航运方面已经正式启动,成立了长江上游航运发展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依托于重庆交通大学航运及交通物流等学科平台,侧重于研究涉及长江上游航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体制机制、航运政策问题,近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水运方面的发展预测、现状评估和战略研究。
3.1 各地区创新助力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简述
对于航运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实施策略,参考借鉴其他行业和企业的实施情况[7],综合各地区的助力工程实施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1)对其他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研讨,了解示范区助力工程的成果和实施情况,再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2)组织创新方法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切实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催生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让企业认识理解科技创新战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3)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实施项目精准对接,进一步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
4)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与多行业、多学会与多企业进行共享和交流,通过融合发展实现深度对接。
5)助力工程在加大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进行人才的培养,使得学会的创新能力和组织优势不断提升。
3.2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有些行业企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尤其是部分中小型传统制造业企业,限于人才、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对科技助力创新认识不足,从而影响实施效果。
第二,提供的项目需求不明晰。有些行业及企业对于自身和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对具体是哪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邀请哪些方面的专家给予专业指导,把握得不准确,从而未能完成专家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第三,创新助力合力还未形成,各方沟通协调力度不够,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创新助力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
4.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行业对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深入理解,营造行业内良好创新氛围,促使助力工程的顺利实施。市科协要会同市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行业各部门考察调研,了解行业技术需求,动员行业各部门参与到创新驱动助力活动中来,激发行业的创新积极性。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为实施助力工程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4.2 发挥研究中心的工作优势,寻找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与重庆航运的对接点
依托成立的长江上游航运发展研究中心,申报助力工程支持单位,利用研究中心在学科研究、人才引进、技术支持、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的工作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业化科技服务,开展长江上游航运相关领域的现状评估、运行模式研究及发展预测研究等。充分了解重庆航运存在的问题和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寻找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与重庆航运的对接点。
4.3 建立专家服务站和产学研创新联合平台
以长江上游航运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组织建立重庆航运专家服务站和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平台,充分吸纳航运相关的学会组织和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项目成果对接,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发展,创新性地解决重庆的航道、码头、船型、三峡船闸及相关服务保障等的关键性技术难点。
4.4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的深度融合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不同领域及不同地方的技术分享和交流,促进航运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在建设重庆综合型绿色交通上,航运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航运业思考,还要立足于整个交通系统及全市的规划发展来思量,实现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未来的发展规划。
4.5 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为了满足航运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助力工程的服务站需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其智力资源。所以,在不断引进创新技术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内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鼓励创新机制、交流学习和培训来提升人才的创新潜力和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需要通过加强对重庆航运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助力工程的作用和实施情况,为助力工程在航运业实施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探索更好的实施策略,为解决重庆在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西部最大内河港口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地推动和服务重庆经济增长。
[1] 樊杰,刘汉初.“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经济地理,2016(1):1-9.
[2] 刘兴平.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挺进经济建设主战场[J].学会,2015(2):25-31.
[3] 佚名.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顺利开篇(II)[J].科技导报,2015(8):11.
[4] 刘丽娜.美国制造业复兴及其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4(38):82-85.
[5] 刘思园.关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调研与思考[J].科协论坛,2015(7):22-24.
[6] 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4):86-100.
[7] 杨璐.日本与韩国的创新政策比较[J].新西部,2013(17):168-169.
[8] 蒋江松,刘建国.重庆内河航运助推经济发展的思考[J].水运工程,2010(9):28-30.
[9] 张洁.航运业对重庆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建议[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10] 张荣光,刘文娜,龚灏,等.重庆水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14-317.
A Study on the Im plem enting Strategies for the Innovation-Driven Assistance Project of the Shipping of Chongqing
YANG Jingdong,HE Ruifeng
(School of Shipping and Naval Architecture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P.R.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of the shipping of Chongqing,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ovation-driven assistance projectand the shipp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or the proj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 as well as putting forward such strategies as intensifying the propaganda,bringing the working advantages of the research center into play,establishing the service station of experts and the innovative and combined IUR platform,setting up the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emphasiz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pping of Chongqing;innovation-driven;assistance project;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273.1
A
1008-8032(2017)02-0060-03
2016-10-26
杨敬东(1970-),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现代造船技术,船舶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