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
——以“工匠精神”打造生命科学类精品教材

2017-03-28 07:50
传播与版权 2017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学科教材

刘 畅 刘 丹

内容为王
——以“工匠精神”打造生命科学类精品教材

刘 畅 刘 丹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也是新体制、新业态下应该继续坚持的理念。从高等教育生命科学类教材策划编辑的角度,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立足于“内容为王”,从教育理念、产品形式变革、营销策略上,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提高,以“工匠精神”持续推进出版工作的提升与发展,打造我社生命科学类精品教材。

生命科学;教材;出版;“互联网+”

随着21世纪初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校学生规模大幅提高,生命科学类教材的出版也迎来了一个高峰。出版品种数及印数都有较大规模的提升[1]。经过近十余年的沉淀,出版品种数量趋于稳定,市场趋于饱和,如何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以及移动互联网推动的技术变革中继续做好出版工作,是每一位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教材的策划理念、形式变革、营销策略等基础上对目前高等教育生命科学类教材进行分析。

一、紧抓教育理念这个“魂”,提升教材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是要落实与凝练在教材中。教材是教育过程的依托,也是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旨在使被教育者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不仅要鼓励学生对已有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主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教育理念是编者们编写教材的基础,也是策划编辑策划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实现目标。它指导教育从业者去思考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围绕培养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教材设计,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授课等等。生命科学类专业教材承担的责任不仅是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引导,专业兴趣的构建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生命科学类教材大多的体系结构围绕着生命体不同结构层级(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展开,使得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生命科学规律。比如生物化学,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分别阐述生命体中生物大分子类型、结构(静态);代谢、生物学意义(动态)等。细胞生物学从细胞的各种结构单元的组成、结构、生物学意义、相互作用机制等在细胞层面展开论述,使学生认识到“小”细胞里有“大”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翻开国内当前生命科学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提纲式、教程式教材居多,不少教材长于对已有专业知识的阐述,仍然停留在“授业”的范畴,对于“传道”“解惑”很少涉及甚至没有。对比国内外常用教材不难发现,国外教材更通常注重该教材本身体系的完整性,篇幅较大,详细的阐述某一学科从基础到前沿的知识,尤其注重这些学科知识探索、积累的过程及彼此之间的关联、与人类生产、生活,学生未来职业之间的联系。而国内的教材通常开门见山,直接给出该门课程最核心的概念、原理等学科内容,而某些知识点或者分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功用通常不在阐述的范围。对于本科生而言,由于初进入专业课学习,通常由于视角较低,对学科专业认识不全面,很难站在更高点认识到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个学科体系知识的构建过程。例如,各门课程通常会在绪论讲述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人物及实验,也就是科学史。良好的科学史讲述可以使读者理解到学科是如何一步步构建,科学家如何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一步步积累走到今天,从而指引方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原科研的本质和过程。但这部分内容不是被很多作者省略掉就是写的如同“大事记”,学生很可能如同背诵历史课一样开对待该章节。

批评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2]这通常被当作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目前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很多,教育改革也一直是高校的任务之一。为什么多年以来社会大众反复的提倡创新,而收效不明显?为何出现“钱之问”,我们的教育培养体系为何总是不出大师?通常认为,这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对学生从小以来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培养。这也是策划编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我们出版的教材究竟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如何把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教材中?反观我们的高校教材,往往都是宣教式的知识陈述,精炼有余,而可读性、启发性不够,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熟悉的专业领域可能涉及的广,而不熟悉的领域容易忽略,学科的全局观和远瞻性有待加强。编者通常希望在有限的篇幅把一个学科已有的知识面面俱到,而很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的更多不仅是一个学科所积淀的已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获取、沉淀的过程,这项思维技能的训练与获得更甚于知识本身。运用批评性思维,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能够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才是专业学习的目的。另外,从学科发展规律上可以看出,往往是新的实验证据表明旧的知识是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而我们的教材对某些知识点的表述也应该是开放的、引导式的,而不是结论性的,尤其是对于发展较快的生命学科。

从这点来看,目前的这些教材中对学习规律的认识与应用并不突出。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规律的精确解析,才能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方式,才能将“传道”“授业”“解惑”相互统一于教材之中。另外,不难发现,生命科学类教材,大部分还缺乏对读者其他一些价值观与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平等、公正、环保、动物福利、生命伦理,等等,这些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授课中,还要体现在编著者行文中。如果教材能有更多人文关怀,一定会比枯燥、严肃的教科书看起来更有趣,更有可读性。这就要求我们策划编辑对编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生命科学类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能够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将基础与前沿很好地结合,将内容组织与阐述形式进行很好地统一,将批判性思维训练同知识传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坚持精品化战略,杜绝同质化竞争

近十年,生命科学类教材的出版突飞猛进,品种数量有较大增长,但品种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互联网时代可以清晰地看出,做产品,一定要集中精力用在少数品种上,从而打造精品。少即是多。过去各个出版社靠品种扩充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时代已经过去,剩下的可能是巨大的库存。例如,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生物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各有8个不同的版本,如果加上面向化学、药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专业的版本,那就更多了。

教材内容同质化一方面由于国内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差别不大,存在千校一面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凸显部分作者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地区高校的教学内容区别不明显。这些也最终导致了培养的学生技能单一、千人一面的现状。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出版机构等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编写高质量教材。比如生命科学类知识很多直接关乎人类的生活实际,但这种联系与应用在教材中普遍难以看到。很多学生会有感受,大学期间学习的学科知识,绝大部分会在毕业后忘掉甚至永远不会再用到。而在教材中做到把学科知识联系到生活、生产、科研实际运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目前高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材,关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凯式定氮法、斐林酚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紫外吸收法,等等。一般的教材会按照不同的实验原理列出几个实验来一一说明,以待学生去验证,属于传统验证性实验。其他同类教材关于蛋白质含量测定也基本如此。那么为何不尝试把这么枯燥、单一的实验内容融入具体的实验项目中去,比如,你知道你喝的牛奶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吗?下面自然引出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还可以比较不同方法的区别,等等。学生自然会在同一实验目的下对比实验效果、时间支出、经济成本,等等,既掌握了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还能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契合时代特征,多种形式呈现以吸引读者

国内生命科学类教材大多以纸质出版物为主,通常黑白印刷,精美度和可读性不强。尽管部分品种配备有课程学习网站,但网站内容更新较慢,读者活跃度不够,并未构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模式变化。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以外,这几年陆续出现了视频公开课、慕课(MOOC)、微课、反转课堂等教育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求高校教师们、作者与出版社的编辑们共同考虑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与优化、出版物形式的改变。比如,我社部分品种实现了教材辅助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文字等与纸质教材的无缝连接。纸质图书中通过大量添加二维码和利用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与网络平台连接,读者通过手机扫描或电脑端可以轻松的阅读这些立体化资源,实现教材内容的延伸与增值,同时也能减少读者的经济支出。另外,通过开发APP,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出版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读者可以通过该应用实现学习、测试、社交等一系列学习体验,教师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细致了解。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构建中,作者、教师、编辑、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为更好的学习效果而研发出更好的产品。这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需要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积极推动的事业。

四、善用“互联网+”以提高传统营销效率

当前的出版过程中,对于教材的营销更多依靠作者或者出版社的营销人员。作者、编辑、读者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图书出版后,作者对教材的走向,终端教师、学生使用情况,都不甚了解,学生对于图书反馈也缺乏足够的渠道反馈,编辑也不能很好的获取这两端情况从而更好地策划教材。这种信息不对称并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很好解决。如何在产品地策划、研发阶段吸引两端的用户更好地参与,并在产品推出后及时的反馈信息,是当下需要及时解决的,同时,面向出版流程的全程营销宣传也需要更多技术与精力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推进与革新,对于传统出版营销方式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就要解决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编者对出版流程的参与度,同时增加编辑对编写过程的参与度,增加读者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及时反馈度。流程与信息的透明不仅能提高出版的效率,也会彻底改变三方的积极性,有望在良性的互动下,推动出版业的革新。这不仅是生命科学类教材出版面临的问题,也是出版行业面临的问题。我社推出的电商平台、科学文库、在线优先出版、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快速地展示了新品信息,同时读者可以线上分章或者全文购买电子版,并能通过社交渠道和其他好友进行分享,尽管这是出版业的一小步,但是它让读者、作者、编辑能及时沟通,并反馈信息,必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互联网+”下的教材营销,不仅仅局限于展示模式、分享模式等,营销的人员也从出版社的业务员、策划编辑到读者、作者等更多的人。善用“互联网+”技术,能大大提高教材的营销推广效果。

五、结语

新体制、新业态下,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既是我们编辑工作的基础也是持续的目标,以质量为生命线,内容为王,同时以“工匠精神”去打磨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到营销的每一个角落,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精品。生命科学类教材的出版只是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出版业的一个很小的分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笔者希望通过对生命科学类教材出版工作的思考,为今后的出版策划提供一些思路。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出版业的繁荣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地理解、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用心打造精品教材,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师、学生。

[1]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G].2011.

[2]John Chaffee.Thinking Critical.11th.ed.Cambridge:Wadsworth Publishing,2014.

[作 者]刘畅、刘丹,硕士,科学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学科教材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