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直播给传统广播带来的变化
——以无锡经济广播的实践为例

2017-03-28 07:30:32徐晓明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无锡主持人广播

文/徐晓明

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特别是移动视频直播正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新方向。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而网络直播用户共3.43 亿,占网民总体的 45.6%”[1],这意味着网络直播,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视频直播已开始融入人们的信息生活,并在改变着人们获取资讯、互动交流和休闲娱乐的方式。而这种奔涌而来的趋势也为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了机遇。

“媒体融合、移动优先”,这是很多传统媒体在移动时代的自救策略。作为声音媒体的广播也尝试在输出声音产品的同时,以视频直播为突破,拓展音视频立体化传播的新模式。从2016年开始,国内已有很多家广播电台开始尝试基于手机端的移动视频直播布局,以满足受众对视频资讯日益旺盛的需求。那么,移动视频直播给传统广播的节目生产和融合转型带来哪些直接的变化?视频直播是否会成为广播在移动新时代蝶变的突破点呢?不妨让我们循着广播视频直播的实践路径来探寻线索。

一、广播媒体运用视频直播的现状

目前最火热的视频直播要属游戏直播和真人秀直播,这两类直播用户数分别达到了网民总体的23.9%和23.1%。广播移动视频广播以主持人或编辑记者为主角,主要为真人秀直播,从面对话筒到面对镜头,广播主持人实现了从“只闻其声”到“声形并茂”的跨越。

从直播平台来说,广播视频直播运用的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商业平台,如360水滴直播、映客直播、一直播等,其中水滴直播是国内广播频率入驻最多的平台。另一类直播平台是依附于广播电视机构自建的综合性APP。无锡广电在2016年8月自建了独立的APP平台“慧直播”,专注于视频直播,无锡广播6套频率的91位主持人、记者成了平台直播的主力。与国内其他电台相类似,无锡广播视频直播的场景分为直播室内和直播室外。直播室内的直播一般与节目有关,是节目的可视化呈现,有日常节目原生态的直播,也有事先策划的明星访谈、特别活动等。由于场景相对单一,听众对这类直播的兴趣和关注度有所下降。直播室外视频直播的场景就相对丰富了很多,可以是新闻现场的探访、职业状态的体验以及主持人日常工作生活状态的展现等,有主题、有策划、有变化,这类直播正成为吸引受众的主打。

二、移动视频直播给广播带来新的变化

曾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视频直播,如今已是很多广播电台的标配。近日,阿基米德发起了微信投票:“广播+视频”如何让你的节目更好?根据投票结果,“有82%的行业人士认为,图文音视4项都是立体呈现广播优质内容的方式,75%的行业人士都希望视频能充分为己所用,直播、短视频受到了88%的广播人的喜爱。”[2]有的电台甚至打出了“新广播,全视频”的旗号。那么如火如荼的视频究竟给传统广播带来哪些变化?

(一)视频直播丰富了广播的表现手段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而视频直播赋予声音更多可能的新尝试。广播变得可视,它所传递的信息就更加立体和多样,不仅直播室和主持人直播状态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在画面上,而且直播场景还补全了原先需要靠听众“脑补”的信息。无锡经济广播创客节目《挑战100万》,每期都有创业者现场展示创业项目,项目图文及模型演示通过视频传播更加直观。无锡都市生活广播音乐节目《好听一两点》邀请音乐人现场教弹吉他,形象生动。

广播新闻记者还通过视频直播向受众展示常人不易见到的新闻场景。无锡经济广播记者直播了法院办案人员凌晨查堵“老赖”的执行行动,真实记录全过程,有近10万人网上围观。

(二)视频直播创新了广播的互动形式

广播是移动属性和伴随属性都很强的媒体,注重与听众的实时沟通和情感交流,这恰恰与视频直播强场景、强互动的属性相契合,移动视频直播为广播听众收听节目、参与互动开辟了新的空间。

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的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移动端参与互动,除了微信平台发送文字语音信息之外,还能通过直播平台收看节目的实时直播画面,随时留言评论,给主持人点赞打赏。更难得的是,在节目之外主持人又多了一个跟听众实时交流互动的平台。无锡经济广播网红主持人马龙在节目开始之前一小时就开始视频直播,实时传递他准备节目的状态,期间还与听众交流节目话题设置等内容,起到了预热节目、引流听众的作用。

(三)视频直播打造了广播的网红主播

视频直播的火热催生了“网红”,“网红”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网络时代意见领袖的角色。广播主持人有着成为网红和意见领袖的独特优势,他们借助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借助视频直播的方式展示自己,能转型成为“网红主播”。最近,无锡广播评选出了十佳网红主播,这些记者主持人活跃在网络直播空间,传递正能量。经济广播网红主播绍懿参与江苏省志愿者服务展示交流会的视频直播,一个半小时有超过28万人次收看。

(四)视频直播提高了广播的营销能力

视频直播带来的多样化传播方式,使广播在整合资源和服务客户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也使广播多了一种可以盈利的渠道。2017年元旦,无锡经济广播广播通过节目和网络视频同时直播“新年走运大会”,直播室内和行走运河两岸的现场,两处场景,两组主持人,既各自相对独立,活动进程中又有交集,广播和网络两个平台同步差异化传播,放大了效果,赞助客户非常满意。无锡经济广播还将“无锡市最美民宿评选”的启动仪式安排在视频演播室进行网络直播,既节约了成本,又让客户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无锡广播很多自带流量的网红主播成了经营部门各类展会活动的常客,视频直播能直接带动人气,甚至是销量。

三、广播+视频直播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移动视频直播是近两年兴起的,传统广播与这种新型传播方式的融合时间还不长,一些细节难免粗燥,一些问题也需要广播从业者未雨绸缪,认真思考。

(一)视频直播还能火多久

相比2016年前三季度直播行业热度的直线上升,2017年,随着监管严格、内容同质化、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直播行业正迅速降温。目前,平台数量和头部主播数量都在减少,真正能依靠直播收入致富的人数越来越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而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和在网民中的整体占比都出现下降。

直播行业洗牌加速,下半场内容为王。“缺乏优质的直播内容已经日益成为阻碍视频直播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这个方面,作为专业新闻机构的新闻媒体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3]就广播而言,广播常态化的直播节目是开展视频直播的基础,而其在节目资源、记者团队,主持人团队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都有助于保证视频直播有稳定的质量和较高的含金量,进而延续视频直播的吸引力。

(二)融合网络视频直播,广播的特质会被弱化吗

视频直播对于传统广播的内容生产、表达方式、技术手段以及传播渠道都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以往单一的声音媒介变成了融合音视频的融媒体形态。在融合的过程中,广播的媒介属性和特点会被弱化吗?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应该不会。因为广播本身是强时效、强互动和强伴随的媒体,这些特征与网络视频直播的特质相吻合,在视频直播过程中,如果策划有新意,实施到位,广播的特质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张扬。另外,广播主持人语言能力强,对直播节目的掌控有经验,参与视频直播并不存在跨界的鸿沟,事实上,很多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网红很多是电台主播或有相关的从业经历。

(三)哪些节目适合视频直播

笔者在水滴直播平台上,选取了部分省市电台的视频直播节目,发现这些直播大都是电台直播室的固定画面,普遍存在单一机位、主持人与镜头互动少、内容不够丰富、观看质量不佳等问题,而且受众参与度不高,评论留言数量不多,这与开播之初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在最初的新奇感过后,审美疲劳会将这些没有新意缺少变化的直播打回原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广播节目都适合视频直播。据“360水滴直播”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线观看人数排名前十的电台中,音乐类广播排名第一,占了30%左右的份额,明星访谈、新歌推荐、娱乐互动等节目形式活跃度较高。

与日常直播间的节目直播不同,户外活动直播正成为广播融合视频直播的重要途径。“活动是集聚听众的抓手,活动是搅动社会的抓手,活动是打造品牌包括主持人节目的抓手,活动是媒体融合的抓手,活动是经营创收的抓手。”[4]大部分户外活动都有新鲜场景、鲜活内容,有的还有舞台表演等形式,与视觉的适配性强,能成为广播可视化的最好内容。

(四)该用自有平台还是借力第三方

有了优势内容还需要有优势平台推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很多广播电视机构都自建了视频直播平台,作为旗下的媒体,是选择自家平台还是选择用户数更多、数据更好看的第三方商业平台,确实是一个难题。无锡经济广播的选择是以集团自建平台为主,需要时引入第三方平台同步直播,如涉及创收的经营性直播等。自建平台便于沟通协调,能有效提供宣传推广、技术支持,还能提供必要的定制服务。另外自建平台定位精准,有政策扶持,加之广播电视机构的运作,很容易形成区域传播的强势。而一般商业直播平台也乐于和传统媒体合作。

(五)该原生粗放还是要精良包装

与传统视频内容的正式完整、制作精良相比,移动视频直播的节目大都比较粗糙,自拍杆+手机几乎是标准配置,但事实上,对于看直播的用户来说,他们在意的并不是画面内容有多精美,而在于直播有多“真实”。那些精心制作、周密设计的节目,即使充满仪式感,也不一定会被用户所接受,大家关注的是包括主播在内的“别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最真实的观点和态度。

广播+视频直播究竟是一时风尚还是助力广播转型的新引擎?目前还很难看出端倪,那我们就不妨在这股热潮中且行且观察。虽然传统媒体尝试视频直播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就眼下而言,仍不失为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的时机。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

[2]赛立信媒介研究.广播+视频行业人士怎么看.赛立信媒介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 12月 7日,http://mp.weixin.qq.com/s/Lys9wnZL_-BsrjEO5WxYWg.

[3]周晓鸥.移动直播时代,媒体如何才能弯道超车[J].传媒评论,2016年第8期.

[4]董传亮.广播媒体融合的战略思考[J].中国广播,2016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无锡主持人广播
无锡一棉
纺织报告(2024年1期)2024-02-27 06:53:52
无锡一棉
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 05:37:36
主持人语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0-11-17 11:28:32
主持人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无锡公交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