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体验的交互装置艺术探索

2017-03-28 09:09李四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感官装置数字

李四达

基于沉浸体验的交互装置艺术探索

李四达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近年来,随着“数字云”技术和智能终端体感设备的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交互设计开始成为公共空间设计和新媒体艺术展览的新趋势。文章以日本新媒体艺术家猪子寿之领衔的Team Lab创意团队近年来的部分交互设计作品为例,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体感交互等角度探索了当代交互设计在多感官体验和交互方式上的进展。文章认为,随着云计算、智能终端和立体呈现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库和多感官体验为基础的新媒体互动装置将成为公共空间未来设计的重要领域。

数据驱动;多感官体验;交互装置艺术

美国新媒体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曾经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①曼诺维奇指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或数据库,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特别是通过数据驱动产生出的交互作品可以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再结合特定的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如黑暗的“剧场式”环境或者虚拟现实(VR)头盔,就可以实现幻境般的人与作品的沟通和审美。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无线网络、云计算和体感交互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库为支撑的交互作品正在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着“日本乔布斯”之称的新媒体艺术家猪子寿之(Inoko Toshiyuki)和其创办的Team Lab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团队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虚拟现实、交互装置和数字引擎动画的展映。猪子寿之1977年生于日本德岛市,他于200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数学工程和物理情报学部(工程学院),并在2004年获得跨学科情报研究硕士。他从小就沉浸在漫画书和电子游戏里,并从日本江户时代和近代的日本画作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他认为数字科技是连接科学与艺术的桥梁,特别是艺术能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因此,数字科技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可以用于艺术的创新体验上。他于2010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Team Lab,总部设立在东京,其涉足领域横跨动画、设计、教育、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从2011到2015年,该团队的数字艺术展还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北京和上海等地举办巡展,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该团队2012年的作品《永恒怒放的生命》是采用大数据、引擎实时渲染、沉浸与互动体验的经典作品。它展现了一个花团锦簇的巨大植物,通过每天24小时不断旋转、运动、生长和花开花谢的变幻展现了生命的美和自然的奥秘(图1)。2015年的作品《浮游花园》更是借助2300朵不同形态的“兰花”构筑成了一个虚拟的大花园,目不暇接的奇花异草让人们在其中流连忘返,体验了植物花海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图2)

猪子寿之团队的作品既有试验性的新媒体艺术,也涉及教育、娱乐、广告和各种基于空间和展示的多媒体产品。类似美国MIT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eb),这个公司里面有用户界面工程师,数据相应的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软件架构师)、数学家、建筑师、CG动画、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艺术家和编辑等。例如,2012年,在日本东京晴空塔里展出的《东京晴空塔壁画》就是猪子寿之团队利用“海量数据”展示大都市景观的杰作(图3)。这个作品有40米长,3米高。13块大屏幕将这幅巨画拼接成无缝的整体。画作类似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东京江户时代的历史与未来相互穿插,丰富细致地表现了东京鸟瞰的宏大景观。而细节之处的车水马龙、市井百姓、妖魔鬼怪则以动画表现,成为可游可赏,可近观和远眺的大型互动作品。该作品借鉴了2.5D游戏的45度平铺视角,用海量的手绘与GC结合,呈现了一幅现实与虚构、历史和未来相混合的“东京浮世绘”。

《水晶宇宙》是Team Lab团队2016年的作品(图4)。这是一个由电子传感器和LED发光装置组成的梦幻空间。观众可以进入该装置并在内部走动。观众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整个装置的色彩和图案呈现,通过这种方式这个作品和参观者能够融为一体。这个交互作品的诱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巨大的LED悬垂珠帘所造成的超现实感和各种颜色和声音变幻所产生的多感官体验的沉浸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它通过现场手机的数据驱动,使观众能够看到自己的操作所带来的结果。这种实时、动态、交互和多感官的体验也正是交互设计的生命力所在。

猪子寿之认为:这个作品阐述了空间的重构。在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社会,希望人们用一种新的方法认识和平的含义,也就是通过彼此沟通来“和平相处”。 猪子寿之对数字艺术的本质和特征有过很深入的思考,在2014年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一次采访中②,他就以上述作品为例阐述了数字艺术的美学:“科技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中一种方式是把艺术扩展为无尽的体验,就像我们的作品《永恒怒放的生命》中那不断变化的图像。另一种方式是改变艺术作品与观赏者间的关系,正如我们在《无序中的和谐》里所做的那样。另外,科技能够让我们在作画时使用海量的信息。倘若没有技术的协助,没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处理完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我们在东京晴空塔里展出的《东京晴空塔壁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近10年的创作实践和思考过程中,猪子寿之敏锐地发现了“海量数据的美学”这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语言,并通过这种语言在时间、空间和与观众的交互过程中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和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巨大前景。猪子寿之总结到:“TamLab的创作主要是将数码艺术展现在真实的空间内。我相信这些以数码艺术形式展现的作品都会丰富艺术概念并带来新的体验。即使物质化的材料的冲击力是很强的,但我仍然觉得数码艺术能扩展艺术的可能性,为探索艺术和人的关系提供条件。我发现这是非常酷的一件事情。换句话说,现在人们的意识里数码创作仍然比实体创作低一个等级。我们在努力平衡实体创作和数码创作的价值,希望能够打破人们对于实体创作的过分热爱。”目前,随着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智能交互装置已成为科技创新体验的新空间。从猪子寿之领衔的Team Lab团队近年来的装置作品上看,以数据库和多感官体验为基础的新媒体互动装置将成为今后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领域。

图1 沉浸与互动作品《永恒怒放的生命》2012年

图2 沉浸与互动作品《浮游花园》2015年

图3 混合媒介动态装置作品《东京晴空塔壁画》

图4 沉浸与互动作品《水晶宇宙》2016年

注释:

① Manovich.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M]. The MIT Press, Massachusetts London,2001:305, 355 .

②专访超级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艺术新闻/中文版. [2014-08-27]http:// www.art-ba-ba.com/main/main.art?threadId=80750&forumId=8.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rt Based on Immersion Experience

LI Si-da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igital cloud" technologies and smart somatosensory equipment development, interaction design based on data-driv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public space design and new media art exhibitions. In this paper, some recent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works of Team Lab's have been reviewed, which is leading by Japanese new media artist Inoko Toshiyuki .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stereo rendering technology, new media interactive devices based on database and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will become important fields for futur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Data-driving;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interaction installation art

www.artdesign.org.cn

J04;J0-J5

A

1008-2832(2017)03-0079-02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感官装置数字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答数字
感官训练纸模
轰趴装置指南
感官训练纸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