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誉危机与会计监管

2017-03-28 22:00蒲荣仙
商场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蒲荣仙

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析并研究中小型企业的信誉危机以及它产生的根源,在分析并借鉴国际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难题,并就此情况,对于如何构建适用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监管体系、重振现有信誉体系作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会计监督管理;信用危机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实践经验以及国外中小型企业诞生发展的历史来说,中小型企業大部分是在市场机制下发展起来的,它们诞生于市场之中、成长在市场之内。中小型企业从诞生之时,就受到国家的限制定价、经济计划等等形式的干扰,又无法拥有国家在信贷融资、原生的材料补贴等方面的优先权,虽说外部的支持力量薄弱,但中小型企业仍然凭借着市场之力获得巨大成功,而且数量还在不断上涨之中,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且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看到,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目前阶段中的微型企业会计核算极不规范,会计监管力度不强,市场上缺乏必要的和适用的会计方面的标准连同着各方面外力因素带来的限制,譬如外部环境不完善、产业环境不良、产权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难以集聚形成相应的效应等因素,目前我国总体信誉水平较差,信用关系紊乱,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小型企业信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中小型企业失信必然会导致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对于经营者来说,信誉危机意味着商家在挑选商品选择进货时必然会百般挑剔,确保能避免上当受骗,如此一来,经营者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信誉危机会使得消费者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购买商品,这样一来,购买成本相应提高鉴于此,本文将中小型企业确立为研究对象,深度研究探讨中小型企业现存的信誉危机乱象,发现这些现象之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这对于完善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誉危机之源

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管是构成会计这个行业的良性循环的两项基本因素,会计诚信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本身就与企业的盈利宗旨,个人私利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突,再加上会计信息自身的特性,呈现供给不足的趋势。一方面披露方未能完全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的需求者对披露方的信息过分依赖,而自身未能在其他的渠道获得足够的信息。因而,只要市场够不完善,只要市场中存在失灵现象,那么中小企业就会有可乘之机。信用危机的一个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中小型企业有选择地向外界提供会计信息,以此趋利避害。尤其是在会计监管不力之时,经营管理者会更加倾向于披露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而不论该信息是非真实和公允。这种行为将直接导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者和企业内部经营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严重不对称。如果对会计信息的披露监管不严,必定会造成会计信息市场的混乱。现如今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性难题,需要我们去共同探讨,研究,并商量出可行之策。

二、会计监管之国际经验

纵览世界各国的会计监管模式,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分散性、集中型以及分散与集中统一的中间型监管模式。在分散的监管模式之中,会计监管人员能够及时地、切实地、近距离地了解市场情况,从而对市场最新出现的违法行为做出更加及时、准确的判断及反应。从这方面来看,分散型会计监管模式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率,并具有预防功能。不仅这样,通过自律机构来代替政府从而实施微观监管行为,还将直接削减在政府监管方面支出的执法成本,与此同时也能获得通过这规范手段所不能得到的更真实、更确切、更有效、更及时的信息,并通过更加有效率的分散管理来间接减少政府管理的手法成本,避免官僚腐败,改善监管不力的局面。但是分散性监管模式也有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其一,分散型监管往往会着重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保障会计市场能够健康运行,而疏忽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的必要保障;其二,这种模式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支撑,一些不义之徒很容易就会利用各法规条款的漏洞为自身牟利,破坏市场秩序,同时,对相应的违法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总结以来就是监管力度较弱,监管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其三,该模式缺乏专门的权威的管理机构,很难协调全国的会计市场发展,更加难以协调一致,统领大局,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这些管理机构之间进行不良竞争,从而带来会计市场四分五裂的后果,甚至最后造成难以恢复的混乱局面。

而在集中型会计监管的模式中,由政府掌控着会计监管的大权,这其中较为突出体现的便是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维护会计市场的秩序,引导市场走上正确的方向,避免出现四分五裂、不良竞争、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还能够适当维护会计监管的强制性,大大增强了它的权威。但是,具有这么多优点的同时,高度集中的特性也使得这种监管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方面,由于集中模式的监管方法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不可撼动,另一方面,因为实行集中的监管模式,权力过分集中,同时又缺少对其模式下的监管机构的监督与制衡,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得不到遏制,这样最终会导致会计寻租等行为日益猖獗,会严重拉低整个社会的公共效率,损害集体利益。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政府机构和自律机构相比,距离市场较为遥远,所谓“身在朝野”,对市场动态以及市场信息的掌握可能相对较为滞后和不全面、不完善,这样无形中提高了会计监督的直接成本,从而降低了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高度集中的会计监管模式和太过分散的会计监管模式,采用集中与分散辩证统一的中间型监管模式成为了最优选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际运用与具体体现。具体体现在:这种模式既有利于体现政策的权威,又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监管的效率和会计目标,维护市场稳定,节约监管成本。其次,与分散型模式相比,这种二者统一的综合模式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能够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大局为先,着重体现在对中小企业合法利益的兼顾,另外,中间型监管模还在相当大程度上有效地规避了市场的“失灵”难题。

三、对于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展望

建立并健全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管体系,同时完善和发展会计监管政策和会计监管制度,是整治我国当前会计监管乱象的重要工作。信息披露制度和監管模式在会计监管制度中尤其重要,从监管模式看,中间型监管模式对于促进监管者的有效竞争,改善当前的监管问题大有益处。会计监督政策由公共选择而产生,意味着它代表着各方的利益,充分体现各方参与者的意愿。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监督应该从内、外部会计监督以及会计信息披露这三方面入手。

规范会计监管的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的监管目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有效实施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管的必要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起“公平和效率”的市场监管目标体系。效率具体是指能自行调节便放手让市场自行调节;对于“市场失灵”的地方,实施恰当的监管。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地实现市场功能,造福于整个市场经济。而它的现实目标,就是使得市场的各项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要制定有效并实际操作可行的风险监测体系、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预报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规范会计监督程序。加强国际合作,使会计监管一步步融入国际,迈向国际化,也是有利于提高会计监督管理水平的一大方法。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监管问题与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会计风险一旦扩散,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会使各国的利益受到重创,甚至还可能会引发政治问题。加强各国在会计监管方面的合作已成为各方面共识。我国更是应该借此契机,学习借鉴国外在会计监管方面积累的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身、完善自身的监管水平。

更加广泛地实施实时的会计监管,也是加强我国会计监管的题中之意。有效率的会计监管一定是连续的、全过程的监管。实时监管就是指会计监管部门通过现代科技对企业日常经济事务的实时动态进行分析、监督并反馈的过程。整个会计监管系统便是由一些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与会计监管相关,形成能够辅助决策的综合信息系统。

四、结语

中小企业发展至今,日益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中小企业信誉危机,关乎这些企业的日后发展,也牵动着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树立起中小企业的信誉,加强会计监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秦中垠等.未来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走向及会计监管问题的理论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2.

[3]比弗.财务呈报:会计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中小型企业
转型背景下江苏省中小型服装外贸企业发展研究
论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浅谈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Strengthening SME’s Participation,Contributing Powerful Development in APEC Economies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