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发泄

2017-03-28 14:08高雨
求学·素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耕种曼德拉论点

高雨

丰子恺曾有言:“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诚如斯言,一个人的情绪往往会影响这个人的行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让人愤怒的事,拥有负面的情绪垃圾也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伤害到他人。因此,学会正确的发泄就至关重要了。

张丽均说:“苦难是上帝均摊给每个人的一杯痛苦,心的容器有能耐把它扩充到两杯或缩减到半杯。”当索契冬奥会上,浅田真央定格下最后一个舞步时,全场静默,随后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谁又知道,她的成绩背后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浅田真央在被报道代表日本参加冬奥会时,世人对她的不认可,如洪水般喷涌而来,说她没有资质,经验不足,成绩有水分,在各种舆论的压力下,浅田真央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她常常独自在黑夜里哭泣,虽然如此,但她并没有想过放弃,她将内心的委屈在训练中发泄出来,将泪水化成汗水留在赛道上,最终她做到了,她成为了冬奥会上最闪亮的明星。

正如马克·吐温说的那样,真正的能者,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浅田真央并没有通过暴力和文字辱骂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采用努力训练来排遣,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因此,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发泄情绪的方式。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残损的躯壳亦能继续迎接光辉岁月。”黄家驹的歌词宛如神奇的预言,拥有多数人生的华彩乐的张早早,草草止于青壮年时代,李天一是这样,柯震东也是这样,他们往往都有一个特点——没有正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曼德拉不然,为废除种族革离制度,72岁的年轮只是他的前半生,在他的前半生里,他遭遇了种种难以想象地折磨,遭刺杀,身陷囹圄,这些足以让一个人崩溃,但曼德拉没有,他将内心的千愁万苦发泄到他的事业上,压力有多大,他演讲时的声音就有多大,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若不能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那我仍在狱中。”

谁的一生不曾经历过痛苦的折磨,但风雨中仍紧抱自由,身陷囹圄依旧相信可以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曼德拉正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为他的人生谱上了彩虹般的色彩,何等绚烂!

苏格拉底有言:“在社会的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刺耳的叫嚣,而是好人滥乱的情绪暴力。”正确地发泄情绪,让人们对“怒路症”免疫,让生活中不再出现“垃圾人”,让生活更美好。

点评:这是一篇总分总式的模板作文,文章首先从丰子恺的名言切入,用类比的形式引出中心论点“学会正常的发现”,然后横向展开列举两个分论点,通过援引浅田真央、黄家驹、曼德拉等相关材料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最后展开辩证分析,总结观点,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們或许无法选择,但是荒芜、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要求: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立意自定。

构思引导

“耕种自己的土地”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命题的,所以我们面对这道作文题,首先便必须明确“土地”一词的含义。

从大的方面来看,“土地”可以指我们的人生,指我们每个人作为人类传承的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要担负的一份责任;从小的方面来看,“土地”也可以指我们所选择的事业、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而“耕种”,则是我们对自己的“土地”所持的态度和付出的行动。构思这篇文章,我们应在自己这片“土地”的特性、“耕种”的必要性、如何去“耕种”以及“耕种”的意义等方面做深度思考。

你必须明了你拥有一片什么样的“土地”,这片“土地”适宜生长什么,从而确定你的选择方向;再就是你将如何去“耕种”:你是精耕细作还是粗放式管理?中途出现挫折如何处理?你要继续坚持还是改弦更张?最后阐发“耕种”的意义:带给我们丰盈的人生。也许我们在物质上一无所获,但至少我们努力过,或给后人留下了此路不通的教训。这也是一种收获:精神的收获。

文章可采用“先提出中心论点(对待土地的总的态度和方法)——再提出分论点(具体的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方法。态度与方法之间为层进关系,具体的态度和具体的方法之间可采用并列关系)并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列出提纲,完成作文。

猜你喜欢
耕种曼德拉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耕种者
百年曼德拉(大家拍世界)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二爷和酒(外二首)
吴刚学艺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