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
养老是个让人轻松不起来的话题。不过,陶渊明可能并不这么看。
《桃花源记》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提法和我们当前的养老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养老最好在社区,在家庭。国家的养老方针是“9073”,即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占3%。正如桃花源里,老人们并没有集中在村舍边上的养老院,而是在社区散居。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养老和托幼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说这一老一小,实现了互相照顾,最终各得其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养老发展重点: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
当前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社区服务跟不上居家养老的需要,服务送不进家去,居家养老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持续。
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对接供求信息,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另外,类似“黃发垂髫”互相照顾的概念,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先行步入老年社会的国家,进行了一些探索。美国推出了“隔代人日托所”,把育幼院搬进老年看护中心,让入托的老年人与孩子共处,既给老人带来活力和被需要感,也发挥了老人的余热给孩子带去更多关爱。对孩子们来说,与每日匆忙的年轻父母不同,老人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德国也推出了“一老一小”项目,鼓励幼儿园建在养老院旁边。日本不少小学、幼儿园都与附近养老院建立了固定互访制度。
那么,我们将来可不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以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实现隔代共处尽享天伦之乐的局面呢?正如《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的,树立健康养老理念,注重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培育发展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