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底下敛巧饭

2017-03-28 21:41温来生
绿色中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俗村民文化

温来生

一个深山沟儿里的小村落,因为一顿饭,全村人亲如一家人。

每年的正月十六,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妇女们都会在村口支上大锅,熬粥炖菜做饭,然后全村人共吃一鍋饭,庆祝新年的开始。这顿饭叫“敛巧饭”,不仅本村村民同吃,而且还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外界“村民”。

这里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浓浓的乡情,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经久不衰的上演着“天下一家”的和谐大戏……

一饭“吃”了200年

按照旧俗,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

可在京郊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却一反老黄历,直到正月十六全村还依然格外热闹。

“生火点柴喽!生财气,点旺运,预祝财源兴旺,日子红红火火……水开下米喽!水开财源滚滚,下米五谷丰登……”2月10日至12日(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一年一届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盛大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同吃敛巧饭,共度元宵节。

一饭“吃”自一传说

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习俗,起源于清代嘉庆、光绪年间(1821年)。从村落形成之日起,该村村民每年正月十六都有在一起吃敛巧饭风俗,并代代延续至今, 距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敛巧饭的由来,村中80岁的梁守国老人说,“敛巧饭”是杨树底下村的古老风俗,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

相传,霍、靳二姓先人当初从山东青州迁来时,见此地山清水秀,藏风纳气,且在山前向阳处生有一棵粗壮参天的大杨树,便在此定居,并以杨树名村。这里虽然风水好,但要生存,就须垦荒种粮,可是没有种籽。于是,霍、靳二姓各派一人同到外处乞求。经过一番长途跋涉,霍、靳两人终于得到了种子。可就在霍、靳二人返回杨树底下村途中,不慎将种子撒落石缝之中。由于石缝太窄,二人费尽周折却取不出一粒,着急万分。就在这时,突然有几只山雀儿飞来,把落入石缝中的种子衔出,并放在霍、靳二人面前,山雀儿却未食一粒,留给了讨种之人……二人连忙叩谢:“谢谢诸位神雀相助,来年种出粮食即使我们不吃,也要先敬奉你们……”

回到村后,霍、靳二人将此事告知众乡亲,同念山雀之恩。此后,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便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待正月十六这天,由妇女支锅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之。同时,下米人下米时口中叨念“敛巧饭,大伙敛”、“巧饭节,大家办”、“一吃心灵手巧,二吃财源滚滚来”、“吃它个益寿又延年”、“吃它个日子赛神仙”。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吃到了顶针表示心灵、吃到针线表示手巧、吃到铜钱表示来年财运享通,并以此证明其乞到了巧艺和发财的征兆。

在人们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巧”谢恩(“巧”字是当地人对麻雀、山雀等鸟儿的别称),即喂食雀儿,因此也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之为“巧饭”。吃饭同时,村民们在一起畅谈过去一年丰收美景,并借此预兆鸟儿来年不糟蹋庄稼,有个好收成,同时用顺口溜中的“这里有吃地”之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过上好日子。

如今,对于杨树底下村民来说,每年正月十六这一天比大年三十还热闹,全村各家各户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五谷杂粮、猪肉、青菜、豆腐,在村口架锅,做成百家饭和百家菜。农妇们张罗一上午,就为中午在村头全村一起吃上一顿敛巧饭。

年近80岁高龄的靳书芝参与“敛巧饭”已经有70 年。别看她年纪大了,可是每年这时节都会忙前忙后,“我从四岁起就开始到各家去敛饭,到了20 多岁就开始做饭。一直到今年,整整70 年了,从来没间断过。只要我还能动弹儿,这‘敛巧饭就一直做下去。”

靳书芝回忆说,她小时候,村里吃敛巧饭的只有几十户,“那时这里还有城墙,我们就在城墙边上的空地吃。现在人多了,更热闹了。”如今,“敛巧饭”对靳书芝已不只是一次大锅饭,而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现在我们的‘敛巧饭变成一个节日了。在外面打工的都往回赶,就盼着这顿饭。现在这么热闹,孩子们才愿意回来,多高兴啊。”靳书芝说。

“杨树底下村敛巧饭风俗历史悠久,传承持续不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京郊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北京地区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北京民俗专家赵书说,敛巧饭这项民俗活动同时也是当地人们一种思想意识的反映,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有一定价值。

一饭“吃”出和谐村

“平常日子里,闹过别扭的,今儿个坐在一起吃顿敛巧饭,吃着吃着就和好了。拌过嘴的,有个磕磕碰碰的,在饭桌上经长辈一说和,喝上一盅儿酒、说说知心话,也就好得跟一家人儿似的了……”杨树底下村党支部书记靳洪安说,这都是敛巧饭产生的“魔力”。

通过继承和发扬,如今的敛巧饭以不同往昔,而是在传统仪式中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其中最大的变化,便是将邀请外来“村民”共食。参加人员的扩展,显示了当下更加注重社会的包容性,体现了杨树底下村民的广阔胸怀,对于弘扬尊贤敬老的社会风气,发挥礼乐教化、和谐乡里、凝聚人心的社会文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对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张克成家和靳洪发家一直是邻居,彼此还是亲戚。但十多年前的一桩小事却闹得不太愉快,村里调解也没效果。

当时,靳家想用两家公用地走房水,但张克成不让。两家说了几次都没成,落下了心病,从夏天开始彼此互相不搭理。不管是村委会上门劝说,还是调解请吃饭,都没有效果。

赶上过年吃敛巧饭,村委会琢磨着,是不是把两人安排在一块化解矛盾?吃饭时,靳洪发和张克成在一桌喝酒。靳洪发端着酒,对张克成说:“大侄子,咱俩喝杯酒,以后你让我家水走哪你说,都听你的。”张克成连忙说:“大叔,水该走哪走哪,您别介意。”一场矛盾就这么化解了。

说话间,浓浓的饭菜香已经飘来。“我们的‘敛巧饭现在被村民称为‘和谐宴。在外面打工的都往回赶,就盼着这顿饭,城里人也买票来参加。”村支书靳洪安笑着说,猪肉、白菜、豆腐、粉条,这么简简单单一顿饭,却能让那么多人高高兴兴一整天,大伙儿图的求的就是“和和气气、钵满盆溢”的意头。

靳洪安介绍,由于居住分散,杨树底下村的村民间平时接触交流骤然减少。特别是对于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由于平时接触不多,互相变得陌生,有的甚至连堂兄堂弟的孩子也不认识,平日的近邻仿佛成了“远亲”。另外,随着年轻一代外出就业、就学的增多,“同村人相互不认识”的现象十分普遍。

“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每年搞一次集体活动?”从2007年起,杨树底下村恢复了沿袭几百年了的敛巧饭习俗,以此增进邻里间的交流,建设和谐新农村。

“你是老梁,多年不见了。”“这是在北京上班的侄儿?真的不认识了,难得。”“各位叔叔伯伯,我敬你们一杯。”……借着敛巧饭民俗活动,“大家庭”的成员终于凑在了一起,大家别提多高兴了。饭前,“大家”在一起唠家常,互相交流、熟识;酒席宴上,“大家”推杯换盏,相互祝愿。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同村人就是一个家,以后有时间就经常聚一聚。

今年56岁的靳红梅自小随父母离村进城,已经好多年没有回过家了,家中的许多堂兄堂弟都不认识。今年,她特意带着一家七口开车赶回杨树底下,吃顿还是小时时候吃过的敛巧饭。与靳大嫂一样,平时在外地就业、就学的“村里人”也纷纷回村,吃顿“全家和谐饭”,现场十分热闹。

“今年的敛巧饭每天有五六千人来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事。”村支书靳洪安说,从正月初八开始,村委会的几名村干部就没消停,全村人也没闲着。“可以说,这顿饭牵动了全村老少的神经。黄恩太负责场地安全,付全书负责饭菜质量和食品卫生,梁守太负责采购食材……为了这顿敛巧饭,大伙儿忙得是不亦乐乎,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要‘代价。”

负责采购的梁守太说:猪要么从村民家里收,要么在镇里市场采购,都有检疫证明。白菜、冻豆腐大都是从村民家里采购的,其他作料也都是从正规市场买的。除了忙活“敛巧饭”的,村头的文化广场上,70多岁的钟松林在指导村民彩排威风大鼓,寒风凛冽,他们却都一头热汗……

敛巧饭期间,全村180 多位村民分成10个组各司其职。除了一个洗碗组之外,9个组都是男女搭配。男的负责挑水、劈柴、搬柴等体力活,女的负责切菜、做饭。不绝于耳的说笑声、喝彩声,前来品尝敛巧饭的“村民”们的推杯换盏声,广场上文艺演出的乐曲声,犹如一股“和谐气团儿”回荡在杨树底下村上空久久不肯散去……

一饭“吃”成乡村游

“开锅啦,开锅啦。”梁守国一声令下,老少爷们纷纷排队,手里2个碗,一手盛粥,一手装菜。性子急的等不到上桌,直接就蹲在马路边上开始“战斗”。爱喝酒的人推杯换盏,边问候边敬酒。妇女们边吃边聊,小孩子们吃上两口,就开始追逐打闹,对于他们来讲,吃敛巧饭就和过节一样。家有老人腿脚不方便的,大伙张罗着给送饭到家,老太太的嘴笑得合不拢。

“巧儿饭、猪肉炖粉条、白菜炖豆腐……成千上万的人们聚在一起吃饭,太壮观了,哪见过这么大的做饭阵势,今天可是见识了,让我们认识了敛巧饭祈丰年庆和谐的深刻寓意。”慕名而来的游客孙荣奇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吃敛巧饭,确实感受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瑰丽和深厚文化。

敛巧饭现场,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挤的水泄不通,大家推杯把盏,一派和谐。“100口大锅、7000 多个蓝边大碗、10 头猪、2000 斤白菜、400 斤冻豆腐、700 斤粉条,小米、大米5000多斤……这些食材本来是按每天3000余人准备的,可没想到竟然每天来了5000余人,可给我们个措手不及。”中午1点半,梁守国还没吃上午饭,“所有大锅几乎都见底了,村里人商量好了,先紧着游客们吃好,大伙回家再做着吃。”

“我们一大家子还有邻居一家,今儿一大早六点钟就从家出发了。为了吃顿敛巧饭,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值!过年嘛,图的就是这个热闹劲儿,讲究的就是这个感觉。”来自东城区的王枫红排在队伍最前头,“我吃到顶针啦,你瞧!”王枫红笑说自己这个排头兵没白当,一上来就抢了个头彩。

“传承敛巧饭民俗文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怀柔區旅游委主任周为介绍,从长远看,敛巧饭势必带动周边镇村种养加工、文体活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为其一。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开放和文化交流活动,敛巧饭连接的是怀柔山区农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成为宗亲及各方友人沟通的载体。可以说,敛巧饭尊崇的不仅是诠释京郊饮食特色,还是古老文化与当下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此为其二。其三,也是最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今的杨树底下村“敛巧饭”已声名远播,每年敛巧饭风情节期间都会有邻村的、从市区赶来的上千名游客也会来凑热闹、讨巧艺财运。原本三天的民俗风情节,如今变成了该镇乡村游的主打品牌。

村支书靳洪安介绍,除了中午必备的一顿“敛巧饭”外,今年的风情节上,游客还可以观看“敛巧饭”祭拜表演,参观唱大戏和小车会、威风大鼓、秧歌等表演,参与斗鸡、斗羊、猜灯谜等趣味竞技比赛,让游客不虚此行。

百口大锅同起灶,万人同吃大锅饭,此情此景蔚为壮观,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富民产业。去年,琉璃庙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多万元,旅游接待65万人次,仅敛巧饭一项民俗活动就吸引游客3万多人次,杨树底下村民俗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少不了人的作用,没有人的口耳相传,代代相授,民间文化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殆尽。为使敛巧饭风俗得到保护和传承,琉璃庙镇以“敛巧饭”的由来和发展历史为内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并加大对当地传统戏曲表演、民间儿童游戏、农作物现场加工等民俗的保护。同时不惜重金,建造了一座高10米、直径2米的神雀台,并排演敛巧饭表演剧,在传承和发扬其文化内涵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助兴乡村游产业。

目前,“敛巧饭”民俗活动已成功晋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声名远播的中国元宵节特色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我们更相信,只要传承特色,增强吸引力,推广创新,提高影响力,“敛巧饭”定会真正做到“天下共享”。

(责编:张志国)

猜你喜欢
民俗村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谁远谁近?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