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尚都里”寻找自己

2017-03-27 02:52文/云
上海商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龙珠

文/云 间

去“尚都里”寻找自己

文/云 间

生活在城市这个大闷罐里,时间久了,心就会入霾。越走越快的脚步,越拉越长的扑克脸,带走了曾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坚持。常常在想,能不能换一种活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路上找找自己。如果这场旅行的目的地,距离城市不远,能让身心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及时切换频道,那即“大美”!

“周末约吗?”“去哪儿?”“尚都里!”“好类,走起!”

在某大型旅游网站工作的大瑶,深知最近开春事务多,姐姐我又快入霾了。她搜罗了一圈“出霾圣地”,为我锁定青浦朱家角放生桥畔的“尚都里”。这倒是一处从市区出发一小时车程可达的地方,名字也早有耳闻。不如去看看吧!

“尚都里,算是文创人的乐土。”大瑶一边说着,一边带我从油车浜路的地下车库上楼。WOW!这不是疯狂的达利吗!刚踏上尚都里的地盘,“小心脏”就被一尊浓墨重彩的巨型人像震慑。大瑶不紧不慢,指了指展示牌:原来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案例之一,出自克罗地亚雕塑家Cherina之手。与远在徐汇滨江的另一组案例遥相呼应,都是水岸边的艺术风景。

这里的游人,多是三两作伴,没有浩浩荡荡如潮的汹涌。建筑清雅简约,两三层楼的高度,栋栋不重样。没有一条街巷可以看得到尽头,在错落有致中曲径通幽。行走于斯,有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妙趣。正如,一个转弯,我们就遇见了古宅——朱玑阁。

掩映在时尚群落中,朱玑阁有点叫人意外,但不突兀。握着门上的铜环,轻轻推开大宅门。那“吱嘎——”一声响,仿佛把时光倒回百年。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的是一个全木的古老世界:栋梁、窗棂、楼梯、门板,木的纹理是岁月的褶皱。大瑶是做了功课来的,她告诉我,此地本是大户人家,这个建筑只是原建筑的一部分,是女眷们消遣之所,回字型中辟出的开阔地,则是戏台。

遥想当年,这儿应该有一段静静的旧时光:阳光洒进院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眷们端坐堂前,凝神聆听戏里意韵,有时还轻吟两句戏文。戏台上,演绎着昆曲《牡丹亭》,“丽娘”轻甩水袖,咿咿呀呀吐露着相思。几件质朴民乐伴奏。二楼的化妆间,候场的演员们忙进忙出,或描眉画眼点绛唇,或穿衣戴冠弄折扇。听到欢喜处,女眷眉目生辉,相视而笑;闻见伤心处,则愁肠百转,泪湿帕巾……啧啧!把明星请进门,坐在家里听演唱会,这情操还真是高雅。

走在空荡荡的回廊,木板在脚下“低语”,似在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朱玑阁”。“大瑶,这里一直空着?”她笑而不语,翻出了相机里的存照。黑白画面中,一身短打的大瑶和一群年轻人席地而坐,披着长发,赤着足,笑得灿烂,木宅旁露出天空一角。这背景不就在眼前吗?

“什么时候来的?”“还是两年前的夏日,这里办了一场角市。”那天在JamMart即兴舞台上,大瑶听到了很多音乐和故事。她对“人声”翠花姑娘印象深刻——模样俊俏,唱风嬉皮。翠花自叹是建筑民工中埋头作图的“工蚁”,三十岁之前从来不敢想“玩音乐”这种事,来到这里才找到“潜意识里想要的生活方式”。说起当天的吉他、贝斯、鼓,大瑶还晃起了肩膀,像在回味一段动人的旋律。

别看她有时粗枝大叶,其实骨子里是个文艺女青年,寻求着一种大隐于世的精神自由。

是年十月的水乡音乐节,大瑶也没有错过,从浦东一路追到这里,听来自加拿大的“赛格布尔”乐队表演原生态乐器六重奏。据说,那天听众多到只能站着欣赏。不过,从她陶醉的神情中,还是可以读出几分“古今中外大碰撞”的品质感。“下次记得带上我哦!”当古宅遇上“声光电音”,这样的人文艺术交融,我也开始期待了。

刘美玲绘画艺术作品展,朱玑阁里的一张宣传画吸引了我们。画中的温婉女子便是刘美玲。“画在衣上,人在画中”,一位爱好收藏的青浦朋友说起过她:从花卉到京剧人物,她能把人间百态描摹成故事,再把故事“拓写”在旗袍上,创造出流动的画作。听说刘美玲在尚都里的一些角落留下了画宝,等待我们去“偶遇”呢!

担当传播艺术、陶冶性情之大任,但凡朱玑阁举办艺术展会,人气不是问题,甚至还有“踏破门槛”的风险呢!

百年前,朱玑阁以艺术慰藉深闺,让心随歌声“飞”出高墙;现在,它仍以艺术哺育往来游客,让心找到归宿。坚守一份人文情怀——时间沉淀出了朱玑阁的个性。而这般“个性”,何尝不渗透在尚都里的基因里!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听过这句话的人不在少数,见识过这句话的又有几个?十年前,建筑大师登琨艳就曾指着朱家角的地图说:这里是上海的龙尾所在,我要在这里建个“龙抱珠”,保此地永世繁荣。如今,在两棵古玉兰下,“龙珠”形态初具。午茶时分,大瑶向我提起尚都里“龙珠”一说,搞得我心头痒痒。

茶足饭饱,我们踏上“寻龙”之旅。作为一名“中国好导游”,大瑶顺利找到了“龙珠”——一间半成品建筑。推开门,沿红毯一路向前,我们的视野越发开阔。那是什么?一尾白羽似的装置垂在半空。远看,像白云,像雪花,像天使的翅膀,像少女的裙摆,更像一条中国龙。近观,发现“龙”居然是“活”的,它由玻璃、金属及高科技材料组成,会发出呼吸似的“蠕动”,会随互动感应抖动龙鳞。

龙珠里的一条龙,这是谁的创意啊!当我还在神游时,大瑶已经“度娘”出结果了:“春龙条,国际大师的互动雕塑。”说着说着,她还晒出了大师Philip Beesley的工作剪影:从方案研究,到前期检查,再到动手布置,前前后后经历了18天。这位加拿大大师对于作品细节相当考究,每一个部分的下垂高度,他会一一过目,还亲自上阵,调整尺寸。

春龙条,虽为素色,却不失活力,属个性之作,我忍不住想为它“点赞”。Philip Beesley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有生命的,建筑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于是,他在此执著,将执念浸润在春龙条的每一缕发丝中,倾注在春龙条诞生前后的每一滴时光里。

在龙的下方,是一方舞台,背景清晰如昨——海派旗袍大赛。“原来在这里!”这项活动也是大瑶心心念念着的,但是手慢啊,抢不到票啊,看不成啊,只能“干惦记”了。我也跟她一起,通过移动端,感受这曾经的闪亮:一个个风姿绰约的平民女神,在旗袍的映衬下,身段玲珑,星眸含笑,气质如兰,步履款款。

“有范儿!”参赛者中,一位银发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可以说,她已经走在了人生的冬季,却还能绽放出春天般的美丽与自信。而我,自打完成“生产任务”后,看着日渐发福的身形,竟一度失去了打扮的兴致和改变的勇气,“霾”便有了可趁之机。为什么不从这些旗袍佳丽身上,找回那个爱美的自己呢?

对美的执著,与年龄、性别、国度、经历无关,是人极为原始的追求。在“龙珠”里,我得了这番领悟。出馆时,我踏上红毯,挽着大瑶,自信地走了一遭。谁说红毯只为明星而准备!

“10多年前,当我们看到放生桥畔这幅地块时,眼前浮现的是巴黎郊外的吉维尼、东京郊外的箱根等小镇。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上海市民也会像这些世界级大都市的市民一样,在周末离开嘈杂的市区,扶老携幼到周边的特色小镇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尚都里项目开发商冯伟琴女士,向公众描绘了这样的愿景。

尚都里由五大国际知名华人设计师联手打造,登琨艳、张永和、陈屹峰、柳亦春、马清运,牛人出牛作。在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尚都里就与“K11”一起荣获“艺术社区联盟-杰出成就奖”。今年,更被“上海发布”推选为“上海十大新小清新集聚地”之一。

从2013年出世以来,尚都里的商店开业率并不高。但是每一家店都有其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比如三联书店、思班瓷立场、巧克巧蔻、有木有陶。当新天地、田子坊在石库门里走红时,尚都里则在自有建筑中寻找合适的内容。当朱家角北大街游人如织、店铺琳琅时,尚都里在考察时尚的定位与内涵。当连锁品牌想着叩开都里大门时,尚都里立下连锁品牌不超过30%的规矩。当别人劝其放松原则,放宽标准时,尚都里选择了隐忍与淡定,选择了做自己。任时光匆逝,依旧不疾不徐。

夕阳西下,漕港河上一半瑟瑟一半红。水岸边,大瑶拍起了小桥流水,我的心情一片晴朗。霾,哪儿去了?被缓缓流淌的江南水带走了吧。对岸成片的房子,是尚都里的住宅商业。看,那一栋一栋,披上了金红的霞光。

猜你喜欢
龙珠
论紫砂壶“龙珠”的独特创意和吉祥寓意
被逼出来的《龙珠》:鸟山明的漫画奇迹
云南西盟龙竹材性初步研究
《龙珠》故事 真正迷人的时代早已过去!
动漫铁粉
龙珠 球鞋
红包王
党建带动环境综合治理
苦参汤联合龙珠软膏治疗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41例
走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