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开发治理研讨组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农村综合开发治理研讨组
为了解决1985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恶化、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产量徘徊、农产品供应不足、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建立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基金。截至2017年,经过29年发展变化历程,逐步向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本文梳理了农业综合开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论述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历程;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五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效经验。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农民增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区农村实行了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全国粮食总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3亿多吨增加到4亿多吨,基本解决了城乡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国家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到1985年以后,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发展又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二是粮食需求总量增长与粮食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三是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出口创汇比例下降与国家外汇需求逐年增加的矛盾。要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尽快扭转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靠改善传统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分散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效果是有限的。特别是从1985年以来,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全国城乡人口每年以1300多万的速度自然增加,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而全国耕地面积每年却以33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因而综合开发治理农村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和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耕地面积总量能稳中有增势在必行。
(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全国18.26亿亩耕地中约占70%的中低产田,基本属于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贫瘠农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缺、老化、失修,起不到抗御自然灾害的作用。因而亟须组织加强农村土地治理,开垦宜农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并提倡在农村土地治理和改造中低产田过程中,实行谁投资投劳谁受益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不变,可以继承,可以依法有偿转让。
(三)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国家财政、银行每年都对农业生产建设投入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也逐年投资、投劳,但与农业生产建设所需资金相比远远不足。农业生产建设处于非增加资金投入不可的境地,因而势必在农业生产建设投入上,坚持农民群众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民办公助”的方针;在财政投入上,建立激励机制,不搞投资基数法;在项目投资上,提倡招标竞争;在组织实施上,坚持奖优罚劣;在所需贷款上,对农业开发专项贷款视情况给予一定贴息;在物质供应上,优先供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物资和生产资料。国家立项的投资,应纳入国家扶持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相应增加国家扶持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四)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小幅增加,但全国粮食总产量却连年徘徊。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综合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它通过综合治理途径,采取人力、物力、财力综合配套投入,落实工程、机械、生物、科技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综合效益。这个综合效益,就是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是在经济效益上,促进农业生产上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增加产量产值,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社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二是在生态效益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在社会效益上,保持城乡社会稳定,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一)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今后,随着全国城乡人口的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社会对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及其转化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满足社会性农业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可能长期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实现。因此,必须科学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耕地资源的潜力,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根据有关自然资源研究部门对各地自然和环境的研究,每公顷粮食耕地平均潜力产量可达15.6吨,而每公顷粮食耕地实际产量仅为平均潜力产量的55.2%。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最成功的办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这条途径,就能达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平原地区要全部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丘陵山区要实现人均半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就能增加社会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国家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的初衷。
(二)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自身比较效益低,各级政府必须对农业采取保护和支持的政策。同时,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只靠农民群众一家一户的力量,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保障农业持续发展。为此,为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这条途径,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综合治理农业资源,集中连片地改造中低产田,弥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生产盲目的弱点。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采取综合配套投入机制、综合治理措施,为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彻底排除农民群众自身无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困难。
(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农业综合开发贵在“综合”,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采取工程、生物、技术、农机、农艺等综合配套措施,实行国家资金、地方资金、农民群众资金、社会资金综合投入,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特征。它的宗旨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即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协调统一。它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资金投入机制与项目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的工程,是一项组织协调严密、配合密切的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承担的,必须有一个履行政府职能的健全机构组织,有一定规格的领导班子协调,有一支专业能力比较齐全的强大队伍实施这项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坚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这项系统工程建设,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农民群众利益、农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
我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到2017年已经历了29年的发展变化历程,目前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8年至1993年
这一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呈现重点开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上,其一,开始开发的流域范围,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二,开发的行政区划范围,由1988年8个省的495个县(市)、236个国营农牧场,到1993年扩展到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60个县(旗、市)、242个国营农牧场。二是国家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工程建设上,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草原(场)、开展小流域和土地沙化治理为重点,适当开垦宜农荒地。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至2000年
这一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呈现全面开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组织开展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上,其一,开发的流域范围,从集中在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基础上,扩展到全国各地区大中型河流域、三角洲、坝区平原;其二,开发的行政区划范围,由1994年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77个县(旗、市)、246个国营农牧场,扩展到2000年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的1559个县(旗、市)、252个国营农牧场,还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中央主管部门有关项目。二是国家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上,继续重点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适当开垦宜农荒地,同时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及龙头项目,加大了多种经营项目工程建设力度,并要求把增产与增收结合起来,以切实解决粮食总量增加导致粮食比较效益下降,粮食增产而农民不增收或少增收的问题。为有效地协调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国家规定从199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资金的30%和农业银行专项贷款的70%,要用于发展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重点是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畜牧和水产品的养殖业、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的加工业项目等,把农林牧渔各业增产、增效与农民群众增收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多方面增加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实力。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2008年
这一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呈现纵深开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的行政区划上,由2001年1645个县(旗、市)、256个国营农牧场,扩展到2008年的1948个县(旗、市)、263个国营农牧场,对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中央主管部门增加了有关项目投资。二是国家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上,从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适当开垦宜农荒地,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垦甚至不开垦宜农荒地,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产量,转到积极调整优化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品种结构,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上来。这是因为全国各地区党委、政府及部门在实践中看到,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社会农产品需求方面,城乡人民消费的选择性增强,在消费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种和领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追求产品数量、搞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供给结构已不适应这种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因而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尽快进入全方位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必须相应承担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建设的任务,依靠科技力量调整农产品结构以利于保质保量地满足社会需要的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保障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实力,达到富民强国的目标。
第四阶段,是从2009年至2017年
这一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呈现优质高效开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组织全国各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方面,其一,开发的流域范围,已从全国各地区大中小江河湖泊流域,延伸到全国1.84万公里东南沿线海域;其二,开发的行政区域范围,由2008年覆盖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1957个县(旗、市),270个国营农牧场,扩展到2017年的2139个县(旗、市),268个国营农牧场。二是在全国各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强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开展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沼气能源、安全设施,推广应用农林牧渔各业机械设备器具,加强农林牧渔业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三是在全国各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产品生产经营建设管理体制方面,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健全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建设主体的法规政策体系,划定治理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粮食等大宗产品主产区建设,建立粮食等大宗产品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优化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生产经营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健全从田地到饭桌的农林牧渔业各业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在全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建设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而加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推进多种规模生产经营建设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建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统筹,农林牧渔各业结合,种植养殖加工链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上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优质高产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综合开发之路。五是在全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出优惠政策、法规方面,其一,持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补贴政策、制度;其二,继续强化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生态环境维护政策,改革产品形成机制,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完善粮食、油料、糖料等重要产品收储政策、制度,建立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其三,对国家新增财政补贴资金,向粮食等重要产品的生产经营建设主体、地区倾斜投入,增加对粮油等生产经营县(市)的奖励补助,坚持全面整合监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不论各级、各地政府财政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只增不减;其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户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综合开发主体,推广多种规模生产经营建设方式,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切实尊重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参加农业综合开发合法权益;其五,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走上城乡一体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前进的道路,着力促进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引导1亿农业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乡一体现代文明生活。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1987年以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严峻形势,从当时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出发,综合我国基本国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借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的做法,为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彻底扭转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保质保量地满足社会需要的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达到富民强国的目标,决定从1988年起,成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门机构,设立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确定农业综合开发战略,采取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此,在采取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上,主要包括综合治理的如下五种方式。
1.保障农业综合开发耕地面积质量的方式
要在各地区坚持从农村土地资源情况出发,从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适当开垦宜农荒地,或者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荒地甚至不开荒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耕地面积增加,科学开发农业土地资源,提高耕地利用率。
2.改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设施条件的方式
要在各地区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适当开垦宜农荒地的基础上,采取重点改造全国现有中低产田地面积中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贫瘠农田的方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清除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基础设施短缺、老化、失修问题,切实起到抗御自然灾害的作用,改善农业基本生产经营建设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经营建设能力。
3.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经营管理的方式
一要对新开垦的宜农荒地和新建果园、林场、牧场等,一开始就要采取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方式,促使其形成农林牧渔业各业现代产业化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作业,科技化推广应用,社会化产供销服务水平。二要对全国各地农村实行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民群众有自愿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性、水土资源丰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潜力大、生产经营建设管理规范的项目工程建设,采取加大扶持力度的方式,开辟农业综合开发有效途径。
4.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增收的方式
一要在农业资源利用上,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渔各业产品生产。二要在改善农业基本生产经营建设条件上,充分利用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不配套和老化失修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优先进行配套、修复和完善。三要在农业综合开发择优选项上,对以下几项条件同时具备的地区和项目先行开发:其一,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和支持,农民群众开发自觉性高的项目;其二,开发条件好、有配套资金的项目;其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其四,能较快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商品率高、增加社会产品有效供给的项目;其五,能够确保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
5.坚持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发展的方式
一要在各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任务繁重、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积极创造持续发展的条件,必须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安排,先行试点,由点到面,分步组织,逐年落实。二要在各地区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上,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制定实施配套成龙的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原则标准、方针政策、法规制度、任务要求、通力合作体系、主力军队伍、措施办法等方略规程。
(二)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这是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筹措分配使用管理、部门配合协作管理、农民群众监督管理、科技推广应用管理的方法。
1.项目管理方法
在综合治理方式的基础上,相应地采取按项目管理程序,择优立项开发。一是立项前要考察评估项目是否科学可行;二是项目实施中要加强监督检查;三是项目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四是验收合格的项目有严格管护,发挥长久效益。
2.资金管理方法
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运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一是坚持保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由财政资金、银行专项贷款、农村集体(企业)自筹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社会各界资金、国际银行资金、国外招商资金及其他资金组成;二是坚持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财政资金的30%和专项贷款的70%,用于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畜禽鱼虾等产品的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的加工业等项目,把回收的银行专项贷款,继续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逐年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力度,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全面加强资金管理监督。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体制的作用。
3.配合管理方法
财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水利、国土、气象、供销、银行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切实加强协作,共同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总目标,同心协力开发。
4.群众管理方法
农民群众直接参加管理,国家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哪里农民群众自力更生精神强,积极投资投劳搞开发,国家就扶持哪里。为此,一是要坚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是拓宽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把它当作发家致富的产业,自觉自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坚持参加全程管理监督;二是坚持推动鼓励农民群众打破传统农业零星分散、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营习俗,积极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现代产业化规模经营企业组织、农业产加销系列社会化服务组织、城乡一体化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市场流通组织,保障农民取得增收致富的平等利益、合法权益。
5.科技管理方法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工程建设、生产经营各环节要掌握运用科技开发的方法。这就必须坚持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应用科学用水、科学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等先进科学技术,要逐年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为此,一是坚持科学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方法,对不配套和老化失修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进行科学配套、修复和完善;二是要坚持科学增加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产量,科学调整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切实满足全国城乡居民对粮棉油肉糖等农林牧渔业各业优质产品的需求;三是坚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生产经营领域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等,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
在1988年~2017年的发展历程中,农业综合开发逐步深入。从全国来说,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区域越来越广,项目种类越来越多,项目金额越来越大,项目工程质量越来越高,项目与资金管理越来越严,综合效益越来越好。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灌溉排涝、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配备机械、繁育良种、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基本建设方面,开通了灌溉排涝渠道,建立了排灌站,扩建了蓄水库,开垦了宜农荒地;改良了土壤,平整了土地,培肥了地力;架起了农田电网,修筑了农田机耕路,繁育推广了良种,实行了机械化作业,健全了生产服务网络,因而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治水、改土、造林、灌溉、排涝、抗旱、防风、固沙、防灾、水保等项生产建设中,推广和引进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农民群众提高了科技务农素质,学会和掌握了耕种、养殖、植保、收获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作业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据在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调查统计,1988年~2016年,改造一公顷中低产田,平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约1.87吨;开垦一公顷宜农荒地,平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约3.75吨。同时,2016年全国棉油肉糖等主要农业产品生产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累计增产粮食15300万吨,棉花217万吨,油料588万吨,肉类144万吨,糖料3059万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加的粮食产量,占全国同期增加粮食总产量的40%,这对缓解这一时期全国的粮食供需矛盾,突破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难关,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粮食供给而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一些粮食调出地区进一步挖掘了增产潜力,为国家增加了粮棉油肉糖等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量。二是一些粮食调入地区提高了粮食自给能力。辽宁、浙江、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减少粮食调入量,基本上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全国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普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结束“短缺”状态、进入“买方市场”的新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群众都增加了收入,同时,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围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奔小康的目标,发展多种经营以及龙头项目,带动了农业产品的系列开发。29年来投入资金2316亿元,占资金投入总额的29.6%,主要用于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贸企业为依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品生产。据全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统计,29年来共建设经济林面积224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153万公顷,养殖畜禽589481万头(只),兴办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企业15493家。近几年来,浙江、山东、江苏、福建、河北、辽宁、湖南、河南等省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的成果是比较显著的。在这些省2016年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中,投资853亿元,兴办9634个养殖、加工等“龙头”项目,产值总额2957亿元,利润469亿元,带动了23万个村2856万农业人口脱贫致富。其中,有8.9万个村人均收入达到8600元,有7.3万个村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有6.8万个村人均收入达到12400元。湖北省29年来投入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开发资金112亿元。累计获得纯收入189亿元,上交国家利税18亿元。全国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群众收入水平都逐年提高,为增强农村市场需求能力、启动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
(五)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保护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是落实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的有效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解决了农业主体如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能力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如农业生产发展中需要的水源工程和灌溉排涝工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这些农业生产发展的公共需求问题,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难度较大。各地项目区的实践充分表明农业综合开发弥补了家庭承包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比较盲目的弱点;解决了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自身无力解决、而农业生产发展又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利益与农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周边地区各级党政领导和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走农业综合开发之路的自觉性,为农村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开辟了成功之路;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目标,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体现了国家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政策,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加深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理解,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有些项目区农民群众说:“党和国家为我们办了很多好事,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三件:一是土地改革,二是联产承包,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研讨组组长:韩连贵
研讨组成员:王 岩 王其文 王 清 李方旭 张小康赵建生 韩铁峰 董 齐 李九辉 陈贵峰
(责任编辑:李利华)
The Birth,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of R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Center
Since 1985,part of China rural areas had fac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basic production deterioration,cultivated land reduction,agriculture production keeping low,short supply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lower production efficiency.To fix these problems,the State Council decided to set up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gency and development fund.Till 2017,with 27-year hard work,during the process of birth, developing,and evolving,they worked in both horizon and vertical side.The thesis discusses five issues.The first one is its birth background,the second one is the subject requirements,the third one is the progressing period,the forth is the means and methods and fifth is the experience and outcomes,all the five related to China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s.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griculture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Farmer's Income Increase
F812
A
2096-1391(2017)07-0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