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刚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台州317600
浅谈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卢 刚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台州317600
阅读是职高语文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却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越是经典和著名的作品,教学效果反而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做好文本解读工作。鉴于此,本文从文本解读的含义谈起,就几种文学解读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职高语文;阅读;文本解读;策略研究
文本解读是一个组合词,由“文本”和“解读”两个词语构成,需要对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分别进行探讨。“文本”简单的说就是话语结构。广义上的文本,包含所有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的文本则是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大语文观”,主张开发影视、网络、报刊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但是教材中的课文还是首选。作为由编者精心筛选的、具有典范价值和意义的文学作品,多项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掌握,都是以课文为主的。因此需要以课文为依托,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素质和修养。“解读”,是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品悟和解释。作为一种发生在读者和作品之间的活动,解读是一个理解和对话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生成和传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有效的文本解读,去理解文本的含义,体味文本的情感,寻觅文本背后的意味和意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学习过程,也就是文本解读过程。
(一)教会学生抓住重点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是经过创作者的字斟句酌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学生在阅读时,则需要学会抓住重点,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含义和风格,为后续深入细致的解读打好基础。首先是抓住标题。作为文本的主旨,标题都是在创作者反复推敲后拟定的,往往是文本的精华所在。所以要先学会把握标题的寓意,捕捉到其中的关键是信息。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中就蕴含着这样几个信息。林冲为什么要到山神庙来?他在山神庙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些疑问都是要在随后的阅读中重点思考的。又如莫泊桑的《项链》,“项链”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而莫泊桑又是一位文学巨匠,为什么选择如此简单的标题?这是一条怎样的项链,围绕着项链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就可以更加迅速的理清“借项链——丢项链——陪项链——假项链”这一情节过程。与文章相比,诗歌的标题则更加凝练和富含深意,而且凭借标题就能对诗歌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如边塞类诗歌,多是表现戍边战士思乡或对统治者的不满,所以多用抒怀、怀古的字眼;如风景类诗歌,多是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通常在题目中就会交代出这个地点。因此对标题的解读,正是文本解读的基础,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抓住关键句。关键句是指揭示文本中心、主旨、情感的语句,包含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等。通常来说,这些句子都集中体现着文本的旨趣,引领着文本的思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解读好这一句子,就可以快速、精准的读懂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文本的主旨句是十分明显的,即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是因为心里不宁静,所以才会在深夜出来散散步,才会感受到夜色荷塘之美。最后将自己与荷塘相对比。“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现出了作者一种淡淡的喜悦和哀伤。
(二)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曾提出了文本阅读空白点的论断,其认为文本中有很多意义上的空白,促使着读者参与其中,正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构成权利的彰显,也是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所在。文本传达的信息、表现的情感、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清楚,加之读者和作者存在的时空差异、文本差异等,导致了读者会对作品进行各自不同的阐释。读者在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下,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去解读文本,去寻找与作者的契合点,获得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和提高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多是教师将自己或已有的解读传达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进行记录即可,丝毫没有互动可言,也就失去了文本解读的意义。因此文本解读中的互动,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话语霸权”的挑战。考虑到学生年纪和阅历有限,一些文章又有着较深刻的思想和含义,所以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个互动的方向。比如《雷雨》中,关于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就可以作为一个互动的切入点。通过文本解读来获得自己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从一直随身带着的旧家具和一直保留着夏天关窗的习惯,到几十年都一直穿着的旧衬衣,都可以看出,周朴园对侍萍仍有感情;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比较虚伪,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步入老年的周朴园容易怀旧,加之对现任妻子不满意,所以经常会回想起鲁侍萍。其实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也无所谓是非对错之分,关键在于通过这种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启发,细读、精读作品的能力也到了提升。
(三)带领学生做批注和笔记
鲁迅先生曾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而徐特立先生的表述更为凝练——“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看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批注和笔记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记忆,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真实的阅读状态。具体来说,首先是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批注范本,如脂砚斋评《红楼梦》,金圣叹评注《水浒》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批注,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去对文本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任选具体的批注点,如文本的层次、结构、具有特殊功能和意义的词句等。最后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评选出最佳批注,使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巩固。其次是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共鸣和感受。在批注之前,教师可以先抛给学生几个问题,如这个标题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此时主人公的心情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大胆展开想象,这种适当的引申,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解读文本,同时使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可以看出,批注是深入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手段,批注的意识和能力不是短时内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布置任务、检查反馈等方式予以有效的巩固,对于一些精彩的批注要及时的表扬和展示,对批注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使批注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四)支持学生进行扩展
教材中的文本固然经典,但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创作完成之后,价值和意义都已经基本成型。作为读者来说,相当于一种二度创作。一方面要对作品本身的含义、思想和情感进行解读,另一方面则要进行扩展,感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多重含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本本身的不确定性,更为这种扩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诚如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所言,文本的含义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关键在于读者是不是与文本进行了对话,只要有了对话,新意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扩展,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因为这种扩展意味着一种从文本本体出发,进行思考、梳理、总结、创新的过程。比如《愚公移山》,愚公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实现吗?虽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是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与自己一样,将毕生精力都用在移除大山上?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又比如孔乙己是不是真的死了呢?如果死了,是缘何而死,如果没有死,那么境遇又是怎样的?粗读文本,似乎难以找到扩展的切入点,但是如果深入解读文本之后,一些疑问和设想就会自然出现在脑海中。作为教师来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尽量摆脱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对于学生们的扩展成果,只要不是过于偏激,过着有本质上的错误,都不能轻易的否定,否则就会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受到影响和打击。只有用独特的慧眼,才能在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看到不一样的美。
(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当个体主动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起来。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欣赏、理解和领会文本,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用审视和批判的视角和态度去解读文本。这种批判不是简单的、公式化的,也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一种主动意识的表现,努力从平淡之处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比如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的时候,就曾提出了不要让小孩子单独读这本书,因为其会把原本单纯的孩子变得更加简单和幼稚,以为人世间会像寓言中一样善恶分明,因果必报,长大了之后必然处处碰壁。这就是一种批判式的解读,一种有新意的解读,确实能够给其他人以启发和借鉴。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而不是安于接受别人的现成答案。但是在这个质疑过程中,是需要把握好“度”的,提倡质疑和创造性的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观点和想法,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妄为的、甚至错误的解读文本,漠视和扭曲文本的价值导向。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千个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罗密欧和朱丽叶。林黛玉可以有多种看法和理解,但是还应该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可以互相质疑和讨论,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不唯书、不唯师的意识和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职高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而长期存在的“越经典越难教”的状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方面的欠缺,学生和作品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能与作品实施多方位的互动,加之很多作品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要从作品本体入手,通过文本解读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体验作品,当学生觉得作品是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后,愿意与之进行亲密的交往和互动,所有的教学目标也就能自然而然的实现。
[1]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品格机理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02)
[2]李华平.语文科文本解读方法知识开发的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1(01)
[3]郭黎明.文本解读的误区及教学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2)
[4]苏小菊.中学语文文本解读中东西方人文精神的碰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