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李治
海派黄杨木雕之传承脉络
The Heritage of Shanghai Boxwood Carving
文字整理:李治
侯志飞作品《讲故事》
海派黄杨木雕亲历者侯志飞、林翊、毛关福、陈毓其、闻志高、孙勇等代表性传承人于2017年1月16日共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汇校区,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对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脉络进行了梳理。会议由《创意设计源》编辑部主任刘中华主持,她先简要地介绍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研究现状和文献整理情况。随后,与会传承人结合自身经历与实践分别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进行了口述。
侯志飞(徐宝庆早期弟子、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黄杨木雕2014级大师班专业指导教师)
徐宝庆老师出生于1929年,七岁进入徐家汇天主教会所办的土山湾孤儿院学艺。孤儿院中设立有美术工场,通过国内外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传授手艺让学生成年后拥有谋生的一技之长。徐老师学过多门手艺,最后以黄杨木雕为终身职业。徐宝庆的素描和绘画老师是一位名叫田中德的日裔修士,雕塑老师是西班牙传教士那勃斯嘎斯。
徐宝庆老师在土山湾时期所制作的都是宗教题材的木雕,诸如耶稣像、圣母像等,作品由教会收购或教友私人收藏。青年时期的徐宝庆老师在土山湾做了许许多多黄杨木雕作品,还曾用木雕销售所得为土山湾孤儿院购置一辆货运车,为当时并不富裕的土山湾孤儿院添置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由此可想徐老师当年雕刻的黄杨木雕为孤儿院所做的贡献之大。
1948年以后,徐宝庆老师逐步走向独立生活,以学到的黄杨木雕技艺谋生。到了解放后,宗教信仰逐渐淡化,教会也没有能力继续收购黄杨木雕的作品。徐老师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从原来的宗教题材向民间生活题材转变,当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所做的作品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几乎是囊括所有,如《生炉子》《跳骆驼》等一些作品甚至到了要批量生产的地步,可是由于徐宝庆老师个人力量有限,进出口公司甚至专门组织温州乐清黄杨木雕艺人进行复制生产。
林栩(徐宝庆早期弟子、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61级黄杨木雕班专业指导教师、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专业指导教师、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73级黄杨木雕班专业指导教师)
上海地区的黄杨木雕最初都是由浙江温州传入的,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直到徐宝庆老师的出现之后才与浙江木雕形成差异,就连“海派黄杨木雕”这个说法,最早也是在温州木雕艺人之间产生的。
海派黄杨木雕之所以能成为独立的木雕流派,得益于徐宝庆老师的贡献。
首先是徐老师在雕刻技法上的贡献。其一,徐老师把西方的素描和雕塑同中国的传统木雕技艺相结合,雕刻技法上的中西融合,比传统的黄杨木雕造型更准确、结构更科学,体现了上海开放的地域文化。其二,传统的木雕手法是单一的圆雕手法,这种手法在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群像木雕创作时常常受限,徐老师开始在整块木料上加入了镂雕手法,虽增加了制作难度,但作品更加完整生动。
其次,徐老师是黄杨木雕横向用料的第一人,这是他在用料手法上的创造。从现存最早的黄杨木雕作品故宫藏的元代《铁拐李》到徐老师之前,所有的黄杨木雕作品都是竖向用料,但徐老师不为前人所困,开创了横向用料的先河,使黄杨木雕的构图更为开放,表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代表作品有《赶大车》等。
第三,徐老师极大地拓展了黄杨木雕的题材范围。徐老师早期的黄杨木雕作品以宗教题材为主,但社会上信教的人数毕竟有限,他18岁前后开始从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中提取素材,这一时期创作了《拉黄包车》、《司马光砸缸》等经典作品。搬出土山湾孤儿院后,他住进了石库门的弄堂里,因当时住在二楼,经常透过窗户观察弄堂里儿童们的活动,并从儿童身上发现了生活乐趣,提炼创作素材,创作了《丢沙包》《骑骆驼》《扇风炉》等带有上海弄堂生活趣味的木雕作品。从这点上来看,徐老师完全脱离了传统木雕艺人闭门造车的创作方法,呈现出一种完全开放的创作状态,丰富了黄杨木雕的表现力。
徐老师创作的儿童题材黄杨木雕作品,大受群众欢迎,作品销路非常好,他也因此收获了全国性的影响力,以至于出口公司把他的作品送到温州乐清,组织当地艺人大量复制。在黄杨木雕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大师的作品进行过大量复制,一个是民国时期的朱子常,当时由乐清当地的一对兄弟经朱子常授权复制,二是徐老师,他们分别是两个时代的名家。
侯志飞作品《蚌》
侯志飞
林翊
陈毓其
毛关福
陈毓其(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副馆长、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学员)
浙江木雕的传承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并在传承中形成了一套有关黄杨木雕制作方法的口诀,代代相传。海派黄杨木雕的历史并不算长,其传承脉络并不复杂,但有着自己特殊的地方,其传承具有政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通过学校教育集中培训学员进行传承,这与以往的传承模式有着很大差别。
纵观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脉络,前面反复提到的徐宝庆是海派黄杨木雕的祖师爷,徐老师一生收徒逾百人,像侯志飞和林翊两位老师都是他的早期入室弟子,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传承人。徐老师从1948年始,在黄杨木雕领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中西结合的作品面貌逐渐成熟,产品外销,温州大量复制,在这种情形下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于1961年开设了黄杨木雕班,徐宝庆、林翊担任专业指导教师,招入了方志强、汤兆基、刘巽发、朱鸿根、毛关福等22名学员。文化大革命时期,包括黄杨木雕在内的整个工艺美术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毛关福老师他们这批学员在毕业后创作了许多表现先进人物或光辉事迹的作品,这类奋进题材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展览或集会上,为政治宣传造势,在社会上取得了极高的声誉,海派黄杨木雕成为了上海工艺美术的一面旗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因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下发了发展工艺美术的指导意见,黄杨木雕开始大规模招收学员,上海工艺美术厂于1971年成立了厂办的黄杨木雕培训班,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于1973年开办了第二届黄杨木雕班,前者招入了我和王小蕙、邱云茹、闻志高等26人,后者招入了孙勇、瞿启蒙、朱雪荣等25人。粉碎四人帮之后,企业改制转型,上海工艺美术厂开始走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市场化道路,黄杨木雕风光不再,渐趋衰落。1982年,上海工艺美术厂的黄杨木雕停产,黄杨木雕的师傅全部改行。
林翊作品《炎黄子孙》
毛关福(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61级黄杨木雕班学员、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班主任)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61级黄杨木雕班的课程安排,还是比较科学的。一年级的时候全面打基础,主要开设木雕、素描、雕塑、中国画等课程,素描老师是陈慧真,雕塑老师是张乃雄,山水画老师是申石伽,花鸟画老师是曹简楼。二年级之后,增加了人体解剖、艺术概论的课程。三年级加大了专业课的课程(一二年的时候专业课每周一天,三年级的时候要每周两三天专业课)。到四年级的时候就基本上是在搞专业了,特别是到了四年级下半学期,每天都在进行黄杨木雕的创作。
在校期间,黄杨木雕指导老师主要是林翊,林老师是徐宝庆老师高足,四年的专业课都是由他教授。徐宝庆老师也不时到校指导,对我们的作品进行关键性点拨。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临摹这两位老师的作品。除此之外,四年期间我们还要学习文化课,譬如语文和哲学,从未间断过。
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的学员都是从全市选拔出的品学兼优的初中生,他们是以工厂学徒的身份全脱产系统学习三年。两个培训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太大差异,相较于工艺美校对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视,工艺美术厂的黄杨木雕培训班对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明确,就是要培养黄杨木雕的创作与生产人员,工厂培训班对学员的生产能力更重视,为此我和林翊老师还带26名学生专门赴浙江乐清柳市镇黄杨木雕厂学艺半年,由浙江黄杨木雕大师王笃纯领衔教授。
闻志高
孙勇
闻志高(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学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黄杨木雕大师班专业指导教师)
我是上海工艺美术厂1971级黄杨木雕培训班的学员,学成后一直在厂里从事黄杨木雕工作,直到1982年黄杨木雕停产。2014年的时候,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邀请侯志飞老师以大师班的方式传授海派黄杨木雕技艺,我也受邀辅助侯老师教学。侯老师的黄杨木雕是最接近徐宝庆作品风格的,也是以儿童题材见长,我们希望通过侯老师把徐宝庆老师的风格传承下去。侯老师对待教学非常敬业,虽然每周只来两天,但是其他时间都是在家准备教学模具,现在大师班里的教具都是他亲手做的。大师班第一批招收了5名学员学习黄杨木雕,还有两名学生学习红木雕,但是对他们的基础教育都是一样的,从最基本的木雕用刀和打胚开始教,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学以致用,至于他们最终选择黄杨木雕还是红木雕要看发展,但是最基础的木雕技法,我们一定要传授给他们。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黄杨木雕大师班已经是第三年了,其中有两名比较优秀的学生已经确定留校了,这让我们感到一些欣慰。
孙勇(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73级黄杨木雕班学员)
我是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73级黄杨木雕班的学员,主要是跟着林翊老师学习木雕,毕业之后到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黄杨木雕工作,又和徐宝庆老师有所接触,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黄杨木雕在八十年代初面临转型的问题,我和我的同事先是从大件转到小件的黄杨木雕制作上,再后来小件木雕也没销路了,就开始转行做其他艺术,漆器、竹刻、陶瓷、紫砂泥雕等都曾做过。1989年我辞职去了一家台湾人的公司做小型雕刻,再后来又回到了老凤祥从事小型牙雕创作。现在回想一下,我之所以后来能从事多种媒材的艺术创作,主要还是当年学习黄杨木雕打下的坚实基础,即使我现在从事牙雕创作,依旧继承了黄杨木雕那种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造型特点。今天我们谈黄杨木雕的传承,真要把上海的黄杨木雕发展成一种产业恐怕不现实,但是通过和其它产业对接,把海派黄杨木雕一些优秀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延续下去,我认为这也是传承,是一种创新传承。
刘中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研究馆员)
当下,传承和保护包括海派黄杨木雕在内的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是当前文艺界的指导思想。与这种国家宏观规划相呼应,我们对于海派黄杨木雕的学术研究工作已经逐步展开,有关海派黄杨木雕发展过程的文献资料正在收集与整理中,对于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
与会的各位老师,都是海派黄杨木雕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了这门艺术的繁荣与衰落,今天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为海派黄杨木雕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使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历史细节得以披露。就此次座谈会的成果而言,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历程和传承脉络,深入了解了这门艺术的核心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其繁荣之时的影响力有了新的认识,对其发展过程所遇到问题进行了剖析,其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创意设计源》杂志作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报,将会进一步利用自身学术资源和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学术传播功能;图书馆作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学术文献馆藏机构,既要为海派黄杨木雕的文献整理与保护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也要借助杂志的传播来提升海派黄杨木雕的宣传推广力度,切实为海派黄杨木雕的有序传承助一臂之力。
注:本文系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振兴传统工艺:‘海派黄杨木雕’工艺文献考究”(项目编号:2016A2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