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杜春平+徐成福+张宝磊
摘 要:《工程制图》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但是传统《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着内容多、课时短、课程枯燥等缺点。针对目前《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文讨论了利用微课作为传统课程拓展和补充的模式;并着重结合《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利用微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为机械专业课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制图 微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B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27-02
《工程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该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高校相应的软硬件建设并未完全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导致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教学方式方法相对落后。由于工程制图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目前很多的工程制图教师仍然采用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的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2)教学硬件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制图课程还是使用传统挂图、教学模型等进行展示,通过课堂板书或者PPT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制约了教学效率[2]。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移动的、自主的学习途径。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等教学任务,在课堂内外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微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高校微课的建设[3]。
该文讨论了基于微课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给出了《工程制图》微课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进行了微课教学实践的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并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视频截取片段形成的小视频,而是教师围绕某一授课知识点重新设计教学各环节的一个完整教学活动。一般而言,一节完整的微课时间在10 min左右,其制作过程涵盖选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和制作、教学实施和拍摄、后期视频编辑等主要环节[3]。
该校《工程制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并行教学,理论课程主要针对教材章节进行讲述,实验课程主要讲授二维绘图软件、利用绘图软件完成理论章节部分的实验内容。微课设计的具体路线图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选题,根据该课程特点,可在每个章节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微课的内容。在正投影法基础这章中,选择立体的三视图及投影规律这节课进行微课设计。该小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的三视图投影规律。在教学设计阶段,首先用实例说明一般一个视图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然后给出例子,说明须用几个从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表达物体,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零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根据立体的两个视图画第三视图。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三维软件[4-5]在课堂中演示其在各个投影面的投影,说明单一投影面无法完整表达零件信息。然后将三维物体在其他投影面进行投影,通过几个投影面的相互联系,得到零件的完整信息。
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在短小的视频内容中让学生理解正投影的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学生在课后可以自由观看學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微课可以整体提高学生识图、制图等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结语
针对传统《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着内容多、课时短、课程枯燥等缺点,该文讨论了利用微课作为传统课程拓展和补充的模式。着重结合《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利用微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为机械专业课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景晖,李聪,周祖鹏.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32):123.
[2] 邓惠,黎望怀.微课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导刊,2015(4):30-31.
[3] 于彦, 孙昌国,原彬,等.微课设计和制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24-126.
[4] 李震,杨建鸣.运用三维软件对《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科技信息,2009(7):412.
[5] 黄振.Solidworks软件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9(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