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措施

2017-03-27 11:32祁杰苏有梅祝常芬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

祁杰+苏有梅+祝常芬

摘 要:猪肉是我国重要的肉类消费产品,全国每年猪肉消费比例占到肉类消费比例的65%,远高于牛羊肉和家禽肉类。但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着猪肉产量与消费需求的巨大矛盾,根据进口猪肉走势图,我国2016年将成为猪肉进口最多的一年。为此,增加猪肉产量成为了重要的任务。提高猪肉产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增加猪群数量,从而达到增加猪肉产量的目的。本文将分析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目的。

关键词:母猪繁殖;有效措施;良好管理

当前,我国猪肉消费量不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猪肉消费量在世界中已占到52%,母猪存栏量达到3704万头,生猪存栏量37709万头。如此多的存栏量并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据2016年海关数据,我国1-9月累计进口猪肉1278540吨,较2015年同期累计进口量增加146.7%。为此,提高猪肉产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母猪繁殖能力的主要因素

1.母猪的生殖规律。母猪的繁殖具有一定的规律,抓住母猪生殖规律无疑对母猪的繁殖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为此,作者专门研究了母猪的生殖规律,发现母猪出生3个月就可进行繁殖,但综合各种因素,母猪在出生8到10个月较为合适,针对母猪发情期特点,对母猪今后的繁殖打下较好的基础。

2.发情期特点。研究母猪的发情期特点是增加繁殖的关键因素,根据母猪发情期的时间,将母猪发情分为发情前期以及发情后期。由于母猪的岁龄的不同,在发情时间长短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母猪在怀第一胎前的发情期课程长达7-8天,而经产的母猪发情期可能只有一天。抓好母猪的发情特点对于加强母猪繁殖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的抓住母猪的發情期,在学界,引入了母猪发情周期的概念,即:在种猪性成熟后,出现周期性性活动,从上一次发情开始至下次发情开始,叫做一个发情周期。母猪的发情周期为18~24天,平均为21天。在一个发情周期内,根据母猪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和表现,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旺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四个阶段.

3.受孕母猪的管理。对猪群的管理极为重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受孕母猪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提升猪仔的成活率,保证母猪的健康,为今后母猪的继续生育提供保证。

受孕母猪的管理需要运用专业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保证母猪在怀孕期间的健康,例如用规范、科学的喂食方法,加强饲料的检查等。

二、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有效措施

1.后备母猪的管理与选择。后备母猪指准备为提高猪群质量和数量专门培养的母猪,是未进行性活动的年轻母猪,同时,后备母猪也是调节猪群结构的重要力量。后备母猪要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选择,首先在仔猪阶段,要选择四肢较为健壮,发育正常的母猪;其次,母猪要选择乳头间距分布较为均匀,乳头数量大于等于12个,且无瞎乳头、内翻乳头的母猪;最后,针对母猪的特点,要选择阴户较大,稍微下垂,同时腹部弧线呈下弯的母猪,这样有利于母猪的交配。通过以上方法选择的母猪,将成为高质量的待孕母猪。

2.加强母猪的防疫意识。加强猪群的卫生管理工作是增加猪群繁殖能力的重要手段。的防疫工作加强母猪则是重中之重,可以说,防疫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母猪能否提高繁殖能力。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母猪容易感染的疫情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较为细小的病毒感染。由于母猪生活的习性,决定了母猪较为容易感染细小的病毒,而此类病毒会影响母猪在繁殖前的发情期和生育后的哺乳期,从而导致母猪繁殖能力的下降,有的病菌会直接导致母猪不能在进行繁殖。同时,细小病毒也会增加母猪流产、死胎或者弱仔的概率。(2)传染性疾病。猪群面对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猪瘟,猪瘟在猪群中的覆盖面极广,甚至对母猪进行了疫苗种植也有可能导致猪瘟的出现。因此,要不断的对母猪进行检查,防止此类病菌的出现,一旦出现,仔猪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十分严重,而且常伴随伤寒症状,死亡率较高。

3.猪舍的管理。母猪无论是发情期还是哺乳期,都将在猪舍中进行,因此,猪舍环境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1)卫生管理。猪舍的基础管理是卫生管理,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证猪舍的空气流通,空气进行交换就会减少各项疫情的发生;其次是猪舍的卫生清洁工作,猪舍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清理,最好是一日三次到四次,这样可以及时将垃圾和粪便清空,保证猪舍空气质量;最后是要进行定期消毒,猪舍的定期消毒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定期消毒要把握好时间间隔,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宜较短。(2)分栏管理。母猪在达到发情期后,一定要进行分栏管理,也就是说母猪配种栏和日常生活栏要分开,同时哺乳期也要单独为母猪设置分栏。这样将母猪的繁殖进行了分段处理,既有利于管理,也能提高母猪的繁殖。例如,母猪在日常生活的猪舍,温度要控制在15℃上下,不宜过低或过高,而对于哺乳期的母猪,猪舍温度要控制在20℃上下。犹如,哺乳期的分栏就要比生活的分栏面积要大,这是为保证小猪的健康成长。

4.缩短母猪的受孕周期。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的有效方法还可以是缩短母猪的猪孕周期。此类方法的原理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母猪的产崽次数。但是,此种方法要充分考虑母猪的具体情况,在保证母猪健康的情况下,运用以下方法将会有效提供产崽次数。(1)科学计算仔猪断奶时间。如果仔猪用奶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断奶,那么母猪会推延再孕时间。(2)缩短母猪发情配种间隔天数。对分娩哺乳期母猪管理重点是必须将母猪体质量差控制在纯之内,这样可减小母猪的体力消耗,有利于母猪断奶后尽快发情。断奶到配种期间的管理重点,是利用公猪效应等多种手段刺激母猪发情,即将公猪驱赶至配种舍,利用公猪叫声以及异性气味达到目的。

此外,配种舍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春、秋以及冬季保暖工作必须做好。良好的光照也可以促进母猪发情,增加其排卵数。配种和左右,进行次受胎检查,尽早发现母猪是否受胎。

5.母猪的科学喂养。母猪的喂养具有一定的科学规律。根据我国学者长期研究,不同阶段的母猪在营养需求上也不尽相同。母猪断奶后配种前应饲喂高能量饲料,这样有利于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母猪在发情期,需要较多的能量高的饲料,通过能量较高的饲料增加母猪的活动量,保证母猪的体力和健康。配种后内,对母猪则要喂食能量低的饲料,这样有助于控制孕酮水平和子宫特异蛋白质分泌。而在哺乳期,则要注意母猪的营养控制,适当增加营养对维持母猪产量十分重要,同时也有利于母猪下一次的发情和排卵。

做好母猪每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测量和摄入也是重中之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母猪的每日饮食中摄取量虽然很少,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们的作用不亚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据实际经验可知,维生素、微量元素是维持母猪健康以及正常发育、提高母猪受胎成活率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可以保证胎儿和新生仔猪的良好发育。

6.公猪的选择。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离不开公猪的选择。对公猪的选择要注重身体状况和公猪的品种。公猪的身体情况至关重要,要选择身体强健,无感染和发病史的优质公猪。品种的选择则要注重生存力强,仔猪活力强,而且具有良好口碑的公猪。这样将会生产出质量较高的仔猪。

综上所述,猪群繁殖能力的提高,需要对母猪进行精心管理,同时,还要在各个环节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以此为前提,才能不断的加强猪群数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汉春。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情流行特点与控制[J]。现代化养猪,2004(4):42-47.

[2]陈建雄。种猪的健康状况是引种成败的关键[J]。现代化养猪,2007(7):12-13.

[3]李建立。如何提高种公猪的凡与能力[J]。河南畜牧兽医,2007.8.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浅谈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班主任思想政治修养提升问题漫谈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管理问题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