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庭
摘 要:立定跳远是“达标”项目,是各地体育考试、会考的必测项目或选测项目之一。训练或考试中,立定跳远的做法或技巧不同,成绩也会不一样。就中考体育的立定跳远高分攻略与训练技巧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立定跳远的高分策略以及立定跳远训练的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中考体育;立定跳远;训练技巧
规范的立定跳远动作应当得到力量与美感的支持,不仅需要运动者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技巧,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协调发力。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立定跳远的高分攻略进行简要介绍。
一、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
(一)力量因素
在完成立定跳远动作时,力量因素主要针对的是运动者的下肢肌群以及对爆发力的掌握。因此,对其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超高的要求。立定跳远动作的最后发力点在前脚掌和脚尖,这就要求运动者的踝关节具备较强的力量。
(二)协调因素
协调因素指的是运动者对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的协调用力。在立定跳远运动中,正确的协调用力标志主要体现在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中,运动者的上肢部位要做好协调处理,确保上肢的摆动动作可以更加协调,从而发挥带领与提拉的作用。
(三)摆动因素
在立定跳远动作中,臂的摆动必须要采用直臂摆动的方式,摆臂的幅度越大,带领与提拉作用也就越强。教育者需要着重注意学生的摆臂情况,避免他们出现曲臂摆动的现象。
(四)能量因素
能量的转换主要体现在运动者从站立姿势转变为下蹲姿势,借势得到动能,能量因素就相当于是跑步运动中的助跑。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同时还能够大幅增加跳远的距离。
二、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一套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主要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部分组成。
(一)预摆
运动者的双脚要左右分开站立,宽度需与肩持平,双臂前后摆动。在做出前摆动作时,双腿要持续伸直,做出后摆动作时,双腿要屈膝并下降重心,上身微微前倾,双手尽可能地向后摆动。
技术要点:运动者要注意上肢与下肢动作的协调性,在摆臂的时候要做到“伸”“屈”“降”,上身保持前倾。
(二)起跳腾空
运动者的双脚要用力且快速蹬地,双臂稍稍弯曲后,朝前上方位置摆动,同时向前上方跳跃,做好展体动作。
技术要点:双脚的蹬地力度要大,双腿与双手要保持协调,跳跃在空中时,身体要充分展开。
(三)落地缓冲
运动者要收紧腹部,举腿的同时将小腿向前伸,双臂向后大力摆动,做好屈膝来完成落地动作。
技术要点:应当准确把握好小腿的前伸时机,在做好曲腿动作的同时伸臂后摆,在落地时要向前而不往后。
三、立定跳远的训练技巧
(一)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1.挺身跳
从原地屈膝的动作开始起跳,运动者要在跳跃的空中做出直腿挺身动作,将髋关节全部打开的同时进行弓背,在落地时要做好屈膝。
2.收腹跳
从原地直立的动作开始起跳,运动者要在跳跃的空中做出曲腿抱膝动作的同时,用双手在腿前方完成击掌,在落地时应注意屈膝缓冲。
3.单足跳前进
通常情况下,运动者可以采用左去右或右去左的方式进行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最佳的练习距离为25~30米,最佳的练习次数为3组左右。
4.蛙跳
运动者要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平,做出半蹲姿态后,上身微微前倾,双臂在身体后侧做出预备姿势。双腿要用力向后蹬出,同时尽可能地将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充分伸直,双臂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摆出,身体朝前上方用力跳跃。而后,采用全脚掌落地的方式屈膝缓冲,双臂要摆成之前的预备姿势。蛙跳的训练次数为每组5次,单次训练3组左右即可。
5.障碍跳
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在训练场地中放置6~10块海绵垫,间距控制在1米左右。运动者站在海绵垫后方,双脚左右平行,屈膝向下,双臂向后做出预备动作,利用脚掌的力量尽力向前上方跳跃。需要注意的是双臂配合的协调性,在落地屈膝缓冲后立即开始下一次的调匀练习。训练次数应控制在6组以内。
6.跳台阶
运动者要将双手放到身后,双脚左右平行站立,做出标准的屈膝半蹲动作。而后,充分利用前脚掌的力量进行连续跳跃,连续次数在30次左右,可重复3次。
(二)立定跳远的高分攻略
1.注意双臂摆动与呼吸调整
运动者在预摆时需要将双臂放松,从下至上慢慢地摆至头顶上方,同时要随着动作来舒缓地吸气,双臂在从上至两侧后方摆动时,要随之放松呼氣。在起跳时,运动者要将双臂快速地从下向上送至头顶,同样快速地深吸一口气后,将双臂下摆至身体的后侧方,动作也一定要快速、准确。此时不要呼气,应当憋气,从而为肌肉存储更多的能量,为跳跃动作打好基础。
2.注意身体的重心前移
在跳跃动作之前,运动者要在双臂摆至身体两侧的后方位置时,上身同时微微前倾,做出标准的半蹲姿势,双脚脚跟要随之提起,利用前脚掌的力量紧紧抓地,以此保证身体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8):87-90.
[2]沈培忠.关于中考体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5(3):83-85.
[3]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