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思考

2017-03-27 16:46盛湘飞李智
大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学生管理新时期

盛湘飞 李智

[摘 要]时代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与辅导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和责权划分不明确;学生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班主任工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待遇较差。要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应该加强对班主任选聘和培训制度的建设;基于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建立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合理分工,明确责权;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分类管理;提高班主任待遇,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63-03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大学校园,冲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最基层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及时转变工作观念,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特长,切实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教育规模上来看,我国高校年招生人数已从2001年的140余万发展到了当前的700余万[1],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现阶段,在校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90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具有以下特征:1.兄弟姐妹少,部分甚至是独生子女,容易缺乏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2.家庭地位高,袓辈溺爱,父辈视其为掌上明珠,有求必应,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3.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健康思潮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QQ、微信和微博等公众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能获取的包括正面的或非正面的信息量非常大,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总体上来说,“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非常有主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上述这些因素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中央下发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2]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基本上采用“辅导员+班主任”的双重管理模式,但事实上,“辅导员+班主任”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并未体现出“1+1>2”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表现出辅导员的职权过大,可支配的资金和调用的资源远大于班主任,而且还经常出现越位、错位等现象。而班主任更多的是扮演一种可有可无的角色,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缺位现象,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利用班主任的业务特长。中央16号文件同时也要求,专职学生辅导员应按1∶200的比例配备,但现实情况是,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多数高校超过了这一比例,每位辅导员直接负责十个甚至以上班级的管理工作,加之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在面对新时期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时,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当前,高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3]各高校也充分落实了相关文件的精神,为辅导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一般工作三到五年即可评为正科,年度评优评先对辅导员也有所倾斜;在职称评定方面,辅导员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既可以走政工系列,也可以走任课教师系列。相比较而言,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不论是选拔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保障制度还是奖惩制度均不完整,各高校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作用的发挥。

(二)缺乏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

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应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但具体执行起来,却难以协同进行,相互之间缺乏即时的沟通渠道,平时只有在召开学生工作总结大会时,才会将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期间,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经常出现重叠,使得学生难以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比如在各类奖助学金评定以及評优评先过程中,由于辅导员掌握的信息没有及时与班主任共享,使得评定工作出现反复更改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望,不利于班主任工件的顺利开展。另外,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之间也缺乏相应的交流与沟通平台,通知、文件传递途径过于单一,工作效率低,平时可能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的不善言辞,而导致教师对学生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及时。

(三)与辅导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和责权划分不明确

关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上级文件,多数高校把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规定和要求整合在一起,导致分工不明。班主任与辅导员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本来一次可以办好的事情需要多次办理(先向辅导员汇报一次,再向班主任汇报一次,最后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商一次),有些事情又不知道该找谁,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现象等。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使用的权力非常有限,特别在具体事情的决策上,不管大事小事似乎都要得到辅导员的同意,学生才能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工作变得非常被动,有时干脆等着辅导员安排工作,辅导员说什么就做什么。

(四)学生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根据2015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高校新入学学生数量已接近700万人,分别来自农村和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比例接近1∶1。[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更加呈现多元化,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体,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因此,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策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然而,由于班主任自身角色的特殊性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少能做到对学生的针对性和多样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不明显,这也使得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受挫。

(五)班主任工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待遇较差

目前,各高校班主任的待遇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班主任津贴甚至不足以用来支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通讯和交通费用。然而,辅导员则手握学生管理经费,并享有该经费的支配大权,平常工作中的花费可以实报实销,工资级别还享受副科或正科的待遇。因此,待遇上的明显差别,也给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不少消极影响。与专职辅导员不同,班主任通常身兼多职,其作为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学者,要追逐学科前沿;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负责班集体建设。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班主任只能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倚重某些工作,而对其他工作疲于应付。相比较而言,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回报率更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三、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加强对班主任选聘和培训制度的建设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青睐安排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部分高校甚至将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与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挂钩,事实上,这样的安排并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时还适得其反。在班主任选聘制度上应该充分尊重双方的意见,而不是赶鸭子上架,变成一种强制性工作,一方面要看教师本人是否有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学校要考虑教师是否有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时间、精力是否充足。肖进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期望总体上高于辅导员[4],而且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其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沟通与交流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班主任作为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人格品德方面的培训,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深入学生当中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二)基于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建立即时的交流与沟通平台

对于高校班主任而言,最常用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就是开例会,采用面对面的形式与其他学生管理人员交流、讨论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心得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传达通知,安排工作,了解学生近期的情况。但是,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组织难度大,总体效果差,难以做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问题的即时解决。随着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借助QQ、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技术手段,建立起即时的公众交流与沟通平台,用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问题讨论与沟通,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这种即时的互动平台对班主任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平台的留言、答疑、讨论和交流,可以真正做到每一位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交流、有互动、有倾诉,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尤其在学生分类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不同学生群体的讨论组,在充分保证学生发言权和隐私权的基础上,可实现学生的精准化管理。

(三)合理分工,明确责权

高校应出台《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细则》,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力,使每一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权所在。在平常工作中,辅导员应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面”上的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党建、学风建设、社团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心理辅导及学生安全与稳定的维护等。由于班主任大多数为专业教师,因而应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平时主要负责“点”上的工作,如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思想建设,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指导学生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帮助其选择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课程,以及为学生专业实习牵线搭桥,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顺利就业服务等。当学生出现新思想、新问题时,辅导员与班主任应该相互协作,共同商讨,齐心协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真正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问题,提供有用的服务,而不是做一些无用功。

(四)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分类管理

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与现实社会是最接近的,这里有交往,有竞争,也有诱惑。在这自由而又颇显复杂性的环境中,有些学生如鱼得水,得以全面发展;而有些学生却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从此变得自卑、坠落、一蹶不振,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者难以与他人相处。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型:1.复杂的社会环境,比如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潮的侵蚀,各种物质的诱惑;2.特殊的家庭环境,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或单亲穷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内心自卑,面对生活缺乏自信;3.个人,或者因为没有目标,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少激情,或者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太少。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人生规划等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面对优等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后进生、问题生,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如需加强对第一类原因问题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尊重第二类原因问题生的个人隐私,让他们重拾信心;加强对第三类原因问题生的专业教育以及课程辅导)。

(五)提高班主任待遇,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

作为高校班主任,为学生服务是其职责所在。但大多数班主任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工作强度较大,教学、科研和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单就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与辅导员相比,班主任的付出与收获远不成比例。《论语·季氏》中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此,为提升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积极性,有必要改善班主任待遇,并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比如,学校层面可以划拨一部分专项資金用于增加班主任津贴,学院层面可以从学生管理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班主任通讯和交通补贴,同时,对于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出差、调研及培训费用应给予报销。在奖惩制度建设方面,学校首先应完善对班主任的考核制度,在年度优秀班主任工作者评选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并加大对优秀班主任的奖励力度;另外,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与评优评先挂钩,如果工作成绩突出,在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起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总之,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关心班上每一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由点及面,全面提高班风和学风建设,为学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好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楠.浅谈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下高等教育的发展[J]. 中国培训, 2016(2):167-168.

[2] 肖进. 完善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育人格局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3(2):11-14.

[3] 盖东芳,崔月政.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协同方式研究[J].教育管理,2010(6):191-192.

[4] 肖进,徐明嫣.辅导员工作模式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18-20.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学生管理新时期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猴子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