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1956年3月15日,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在美国纽约马克·黑林格剧院(Mark Hellinger Theatre)拉开首演的帷幕,并在百老汇连演两千七百余场,获得1957年托尼奖九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六项大奖。
这部剧由弗莱德里克·罗伊维(Frederick Loewe)作曲,埃兰·雷纳(Alan Lerner)担任编剧与歌词创作,刷新了当年百老汇音乐剧连演场次的最高纪录。1964年,这部音乐剧被翻拍成电影,由奥黛丽·赫本主演,又一举拿下了八座奥斯卡小金人。
音乐剧《窈窕淑女》与话剧《卖花女》
音乐剧的故事改编自萧伯纳的话剧《卖花女》,又名《皮格玛利翁》(Pygmalion)。萧伯纳的话剧构思来源于古老的希腊传说:皮格玛利翁是一位雕塑家,他夜以繼日地创作一尊少女的雕像。当这尊雕像完成时,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并祈求女神维纳斯能赋予它生命。最终皮格玛利翁如愿以偿,与这位少女结为伉俪。
萧伯纳根据这个希腊传说创作出一个全新的爱情故事,讲述了语言学家希金斯(Higgins)将一个满口乡下口音的卖花女伊莱莎(Elisa)训练成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窈窕淑女”的整个过程。全剧以希金斯和伊莱莎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线索,但话剧的结局却令人疑惑不解:伊莱莎最终是与希金斯结为连理,还是离开希金斯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萧伯纳后来解释说,伊莱莎最后嫁给了狂热追求她的弗莱迪(Freddy),共同经营一家花店。
埃兰·雷纳基于萧伯纳的话剧故事,将其改编成了一个音乐剧的版本。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男女主角仍然是语言学家希金斯与卖花女伊莱莎,希金斯在与伊莱莎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可伊莱莎无法忍受希金斯那种专横的态度,于是选择离开了他。没有了伊莱莎的存在,希金斯才意识到自己的那份孤傲,这时伊莱莎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有情人终成眷属。
萧伯纳的《卖花女》展现出人文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话剧的创作中,希金斯教授仅仅从语言的角度去改造伊莱莎,而没有从实质上去改变伊莱莎的自我修养、身份与地位。希金斯的态度是专横的,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道德观是残酷无情的,伊莱莎对他而言,仅是展现自己教学成效的“工具”而已。尽管希金斯将伊莱莎训练成了一位可以与上流社会交流沟通的女性,但伊莱莎坚守着自强自立的内心,她不愿屈服于希金斯为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最终勇敢地去追求内心想要的生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萧伯纳的话剧从希腊神话中取材,创造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不过故事的结局却为观众留下了不少疑惑之处,也带有些许的遗憾。而音乐剧从话剧的故事再次出发,带给观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或许是因为音乐剧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更倾向于让大家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果。萧伯纳话剧所隐藏的这些浪漫情愫在经历岁月的发酵后,通过雷纳这位剧作家的创造,又重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浪漫之花。
“黄金搭档”——罗伊维与雷纳
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中,许多经典音乐剧的作曲和作词都是“黄金搭档”,例如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姆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ain II)共同创作了《音乐之声》《南太平洋》《旋转木马》等多部剧目。《窈窕淑女》的创作者也是一组“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创作了《亚瑟王》(Camelot)、《南海天堂》(Brigadoon)、《金粉世界》(Gigi)等经典之作。
《窈窕淑女》的作曲家罗伊维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经常在欧洲和美洲巡回演出的轻歌剧演员。罗伊维从小自学钢琴,七岁就开始作曲,后来在柏林的音乐学院跟随布索尼学习钢琴,十三岁时成功地与柏林爱乐登台演出。1924年,罗伊维跟随父亲来到纽约,决定要为百老汇创作音乐。然而这条道路却崎岖难行,罗伊维在尝试过拳击手、矿工等工作后,最终在一家德国俱乐部担任钢琴师,为一些默片电影担任配乐。
作词家雷纳出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哈佛大学,曾三次获托尼奖和奥斯卡奖。他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与美国总统肯尼迪是同学。正如耶鲁大学的科尔·波特、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罗杰斯一样,雷纳的音乐剧剧本创作生涯也源于大学音乐剧俱乐部的年会演出。当时,雷纳为哈佛大学“布丁俱乐部”(The Pudding)的演出创作剧本。1937年和1938年的夏天,他去朱利亚音乐学校学习作曲。由于他的左眼在一次事故中失明了,也因此未能参加“二战”,于是他转向为广播剧撰写剧本。
当时纽约的兰布俱乐部(Lambs Club)聚集了许多演员、制作人和导演等剧场界人士。1942年,罗伊维在兰布俱乐部遇见了雷纳,随即开始了默契的合作。他们合作的第一部剧是改编自巴里·康纳(Barry Conner)的《派对的生活》(The Life of Party)。这部剧持续上演了九个星期,给了这对搭档莫大的鼓励和勇气继续创作。1947年,他们创作的音乐剧《南海天堂》大获成功,这部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苏格兰小镇的浪漫爱情故事。随后的1951年,他们又创作了《粉刷你的货车》(Paint Your Wagon),但这部剧没有获得太大的影响力。
1956年,雷纳与罗伊维开始创作《窈窕淑女》。当时拥有《皮格玛利翁》这个话剧版权的加布里埃尔·帕斯卡尔(Gabriel Pascal)曾让不少作曲家试着将其改编成音乐剧,但都以失败告终。亚瑟·施瓦茨(Arthur Schwartz)和霍华德·迪茨(Howard Dietz)尝试了,罗杰斯与汉姆斯坦二世也尝试了,但最终都放弃了。汉姆斯坦告诉雷纳说,“皮格玛利翁这部剧没有次要的故事情节”。因此,当这部剧向世人揭开首演的面纱时,无数观众以及剧场界的人士都震惊了。雷纳与罗伊维成功地将话剧改编成音乐剧,而希金斯教授的扮演者雷克斯·哈里森(Rex Harrison)以及伊莱莎的扮演者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更是让剧中这两位角色在舞台上充满了无限的魅力。《窈窕淑女》中的经典歌曲从此开始传唱于大街小巷。
1960年,这组黄金搭档在巨大的压力下制作完成了《亚瑟王》。雷纳由于出血性溃疡住院,罗伊维一直承受着心脏病的困扰,而这部剧的导演在排练时突发心脏病,极有可能在《亚瑟王》的首演后就去世。此时雷纳试图接手执导这部剧,却受到罗伊维的强力阻止。后来,尽管这部剧获得了成功,但他们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出现了危机。直至1973年,两人才再次合作完成了音乐剧电影《小王子》。
1985年12月,雷纳与罗伊维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Kennedy Center Honors),這也是这对黄金搭档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六个月后,雷纳因肺癌在纽约去世。1988年,罗伊维在加州棕榈泉逝世。
一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剧
许多人都把《窈窕淑女》这部剧称为“完美音乐剧”,那么它的完美之处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来聊聊男主角希金斯教授吧。他是一位语言学专家,首演时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哈里森不擅长歌唱,这便给作曲家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让一位不会唱歌的演员来演音乐剧呢?最终,罗伊维的音乐创作完美地解决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金斯教授在剧中的歌曲,都是采用“说话”的音调来完成歌曲演唱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作曲家根据他念诵台词的语音音高来写作歌曲的旋律,从而基本符合演员说话的音调。例如《为什么英语不能》(Why Cant the English)这首歌曲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它的第一句歌词“This is what the British population”就是典型的从说话的语调过渡到演唱音调的。演员用台词的方式说“This is what”,紧接着从“British population”便带入了旋律的音调。我们仔细聆听这一乐句的伴奏部分,就会发现由竖琴与弦乐声部奏出的和弦音带出了第一句歌词,然后由弦乐引奏出希金斯教授的旋律音高。有了这个“依靠”,不擅长演唱的哈里森也就不必担心曲不成调了。
希金斯教授在剧中的所有七首歌曲(独唱与重唱),作曲家都基本遵循了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们可以说,罗伊维为希金斯教授“量身定做”了所有唱段。由于哈里森的出色表现,舞台版和电影版《窈窕淑女》均由他一人独自担纲。
《窈窕淑女》是一部“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也就是说整部音乐剧是用故事线索串联起来的。伊莱莎与希金斯的情感发展便是这条线索,从伊莱莎亮相的第一首歌曲《这难道不惬意?》(Wouldnt It Be Lovely?)开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也随之形成并逐渐丰满。伊莉莎在与希金斯教授的相处过程中,时而欢笑,时而悲伤,时而愤怒,这个角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伊莱莎的这些歌曲架构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歌曲引领着观众去“感同身受”地体验人物角色在剧情中的喜怒哀乐。而与伊莉莎产生最大矛盾冲突的希金斯教授,又是怎样的人物发展历程呢?其实他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一方面他仅是把伊莉莎当成其教学的“试验品”,纯粹是为了在与印度语言学家的赌局中获得胜利;另一方面,他在与伊莱莎的相处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这两种情感都深藏于希金斯教授的内心,也勾勒出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部带有幽默色彩的音乐剧,同时又是一个关于语言语音的故事,因此剧中很多幽默的桥段都与英文的语音有关:伊莱莎对着希金斯教授的教学机器学习发音,在上流社会的赛马场上,她突然忘了掩饰身份,脱口而出许多所谓的“乡巴佬”英文,引发全场一阵唏嘘,等等。这些幽默的桥段给这部音乐剧增添了许多欢乐的色彩,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最精彩的片段,那就是整部剧的结尾处,伊莱莎平静地走进书房,站在录音机边看着希金斯教授,后者并未注意到她。希金斯说:“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她是如此的粗野,又特别的脏。”这时,伊莱莎突然关掉机器,很有礼貌地,但却特意用“乡巴佬”式的语音说道:“在我进来前,我已经洗过我的手和脸了。”这时希金斯教授挺起身子,叹了口气,把他的帽子“羞涩”地往前一推,遮住自己的脸,柔和地说:“伊莱莎,我的拖鞋究竟在哪儿呢?”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我们可以说,伊莱莎用“乡巴佬”式的语音来嘲讽希金斯教授之前对自己的不屑,而希金斯却卸下自己那层所谓“教授”的架子,用温柔的语气向伊莱莎袒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音乐剧的故事情节是引人入胜的。而雷纳与罗伊维根据不同的戏剧情境,为这部剧的所有角色都创作了许多精彩的唱段,它们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剧。
与“最佳女主角”失之交臂的奥斯卡奖
1962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花费五百万美金的天价购买了这部音乐剧的版权,并邀请乔治·库克(George Cukor)来执导这部电影。电影中希金斯教授的扮演者仍为哈里森,而女主角伊莱莎的扮演者却历经波折。当时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的音乐剧版伊莱莎已经大获成功并深入身心,因此很多人都觉得电影版伊莱莎的扮演者非她莫属。然而华纳公司的制作团队最后却选择了奥黛丽·赫本作为电影版的女主角。他们的理由是:“在我们这个行业,我必须知道谁能把观众和钞票带进我们的票房,奥黛丽·赫本从未让人失望。”
众所周知,赫本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可以说与伊莱莎这个角色是相当吻合的。但由她来演音乐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演唱这些歌曲。虽然赫本在导演的要求和鼓励下勤奋地练习演唱,但制作团队还是邀请了玛尼·尼克森(Marni Nixon)录制了所有伊莱莎的歌曲,并成为电影中赫本的“幕后代唱”。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64年的电影版《窈窕淑女》囊括了最佳导演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却唯独缺少了“最佳女主角”奖。对于赫本,对于观众而言,这都是令人惋惜的。
伊莱莎在雷纳与罗伊维的笔下,完成了从街边卖花女到窈窕淑女的蜕变。这不仅仅是言谈举止的脱胎换骨,更是伊莱莎的心智从单纯走向成熟的过程,她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独立的女性。而希金斯教授也在故事发展中获得了“成长”,从一位冷峻的、古板苛刻的语言教授,转变成一位懂得体察人情冷暖的绅士。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确是一部堪称完美、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