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进辉
前不久,一则《外卖小哥进后厨炒菜》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当事人坦言知道骑手不能进厨房这个规定,但实属迫不得已。的确,“迫不得已”是外卖小哥这个群体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经历的种种辛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旁人未必能感同身受。
外卖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在各大中城市屡见不鲜,包括逆行、闯红灯、超速、违章停车等,已成为北京、上海、济南等地交警部门的重点整治对象。
有外卖小哥坦言,逆行时看到对面来车就很紧张,明知闯红灯、逆行很危险,但为了抢时间,不少人还是会铤而走险。“哪个送外卖的不闯红灯、不逆行啊?”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驱使外卖小哥在订餐高峰期不顾危险极速狂飙?某种程度来看,外卖小哥收入与危险成正比。
有人说是利益驱动,外卖小哥送的订单越多提成就越高。这不无道理,各大平台外卖小哥薪酬体系不同,但都遵循“多劳多得”这一原则,即订单越多,超出部分提成也就越高。因此,尽管所有平台会把外卖小哥分等級,等级完全来自用户的好评度,但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只管多送就好了。
为了使收入最大化,精打细算、充沛体力成为外卖小哥的必备技能,送餐路线规划合理、沿途顺路再送几单是常态,遇到楼层高的订单,他们往往一个劲往上跑,而不愿悠闲地等电梯。
不过,利益驱动并非外卖小哥铤而走险的唯一理由,订餐高峰期涌现的大量订单既是动力,更是不小的压力,背后是外卖平台事无巨细的管理,小到穿工作服大到送餐准时性,都在品控的监督范围之列,这让外卖小哥压力山大。
尽管外卖平台制定的处罚措施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量,促使外卖小哥提升配送效率和专业度,但处罚力度也忒狠了点,远超过其微薄的提成,使他们时刻处于紧绷状态,1次工作不到位可能全天颗粒无收,这才是他们违反交通规则的根本原因。
有外卖小哥抱怨道,自己全职送外卖1天也就赚200元,如果1天超时两次,基本就白干了。同时,从商家取餐后忘记点“已取餐”会被扣钱,被客户投诉也会被扣钱,非常怕顾客给差评,“一旦给差评,1天也白干了。”因此,相比违反交通规则承受的处罚,外卖小哥更怕违反平台规章制度,时间卡得实在太紧。
因此,每到订餐高峰期,外卖小哥就会开足马力全速前进,时间就是金钱,即便逆行会被品控拍下罚款,也必须赶在规定时间前将餐送到顾客手中。他们除了与时间赛跑,还要确保餐完好无损和电动车给力,因为被偷餐、被偷电瓶时有发生,结果可想而知,1分没赚还要赔偿客户损失。
当然,最尴尬的要属电动车半路没电,这让对速度敏感的外卖小哥哭笑不得。不难看出,送外卖看似是个技术含量较低的活,但想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收入最大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胆识,因为配送途中充满不确定性,包括路况、天气、顾客订单菜品多少、商户出餐时间快慢等。
事实上,所有外卖小哥都知道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生命和安全永远摆在第一位,但问题在于,时间成为衡量其工作价值(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唯一标尺,时间意味着提成、罚款、差评甚至用户尊重。因此,外卖小哥能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将正面价值最大化、负面价值最小化,高峰期全速前进,出事故的概率也就大大提升。
在我看来,外卖小哥是个矛盾综合体,一边是诱人的高收入,一边是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背后是外卖平台的激励政策和说一不二的考核、惩罚,在“蜜糖”与“砒霜”之间,他们不可抗拒地倒向了利益最大化那一边。
最后,我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外卖平台应实行更加人性化管理,避免过重处罚。百度外卖曾表示,将考虑向当地配送部门提出建议,修改平均配送时间。同时,顾客在收到外卖小哥辛苦送来的餐时,真诚地向他们道声感谢,一句“辛苦了”是莫大的鼓励和温暖,代表工作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