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 罗 勤
常在野外玩,需防“蜱虫病”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 罗 勤
武汉郊区的陈某今年66岁。6月中旬的一天,陈某在外农耕回家后,突然之间莫名其妙地发热,浑身没有力气,一点饭都吃不下去。陈某以为自己是感冒了,于是在家里吃吃药休息了几天,但是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左侧大腿根部还出现拳头大小的肿块,色泽发黑,摸上去硬邦邦的,非常痛。陈某赶紧到当地医院检查,查了血常规,结果惊人,血液里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都快没了。医生马上给陈某输液、抗感染,但是病情依然在急剧恶化,就赶紧将陈某送往武汉市协和医院感染病科救治。
来到协和医院,陈某已经出现呼吸衰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全线升高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再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分析病情,医院专家一致认为陈某罹患“蜱虫病”可能性非常大,于是将陈某的血样送到湖北省疾控中心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证实了感染病科专家教授们的推测。虽然医生竭尽全力,但是陈某终因病情拖得太久而且病情较重去世了。
蜱(pí)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牛鳖子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中,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绿豆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人被蜱虫叮咬后,不仅可以造成皮肤局部的伤害,还能传播许多传染病。包括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Q热、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我们平时所说的蜱虫病,其实指的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早在2006年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就已出现,但是直到2010年,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分离鉴定出其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后,这一疾病才为医学界所认识,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蜱虫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潜伏期一般为1~2周,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乏力、恶心、呕吐,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等,并可触及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
少数病例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较好。
一般来说,野外的黑线姬鼠、蜱和牛虻以及家养的牛、羊、猪、狗、鸡等均可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再通过蜱虫叮咬或者接触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均可导致感染。由于缺乏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
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蜱虫病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山东、江苏、安徽、辽宁等省市的丘陵、山地、森林地区,易感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蜱虫病的风险亦会增高。因此,尽量不要去该类地区进行户外活动,参加户外活动也要做好防范措施。该病的流行时间一般为3~11月份,高峰期在5~7月份,这期间发病人数可占病例总数的90%以上。
1.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果一定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黏附;不要穿凉鞋。
2.对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来说,应当注意灭杀家居环境中和家畜身上附着的蜱虫。
3.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松软的部位。如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能生拉硬拽,因为蜱虫的头有倒钩,自行取出容易将它的头留在皮肤内;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因为蜱虫体内有病毒,直接拔出可导致毒液流出,让皮肤感染或糜烂。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让蜱虫的头部松动或死亡;或者用烟头轻轻烫蜱虫外露的部分,让蜱虫头部自己慢慢退出;蜱虫松动或退出后,用镊子轻轻取下,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4.被蜱虫叮咬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到医院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即使未发现被蜱虫叮咬,从山区、草地归来后也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相关链接
注意:3种人易携带蜱虫入室
遛狗人:在郊外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当身边出现蜱虫的踪迹,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是宠物身上携带蜱虫,先将肉眼可见的蜱虫抓下来烧死,再使用蜱螨洗剂+喷剂给宠物全身喷,扔掉宠物地垫、宠物毛绒玩具等物品,然后用洗剂稀释对屋内喷洒消毒,再带宠物就医。
★吸血蜱虫不耐高温,它们会躲藏在木质的床板、床脚、柜子、家具、被絮等缝隙里。发现蜱虫后,要将床上用品通通洗涤、大太阳暴晒一遍,再用密封袋装好,防止被蜱虫二次栖息。
★关紧门窗,用专业的蜱虫杀剂对房间内的所有角落进行喷洒,密闭一天,等人回来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将以上步骤接连做几次,同时密切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蜱虫的身影就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