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3-25 09:55李曼莉倪锡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集中区龙头企业产业化

李曼莉 殷 明 倪锡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曼莉 殷 明 倪锡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江苏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依托一产,打破产业界限,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引入农业,通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行动,加快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成功经验,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和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崛起,有效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优势及现状

一是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龙头企业量质双增,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200家,其中国家级61家,省级637家。2016年,69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交易)7600亿元,带动农户1290万户,同比增长9.7%和5.9%。销售收入超百亿的13家,上市企业15家,328家获得省以上名牌(农)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合作社进入加工环节,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合作社总数超过7.2万家,其中产加销一体化或专门从事加工流通的占到50%以上,一部分是由龙头企业领办和创办的生产和加工型合作社,一部分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的,还有一部分是其他行业转型的。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合作社达到37家。家庭农场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兴力量。全省经农经农业系统认定的家庭农场超过3.4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30家。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开展农产品直销、乡村旅游,有力促进了产业联动和产业融合。涌现出常熟“田娘农场”、泰州上膳源有机农场等一批典型。

二是各类农业产业化载体建设稳步推进。突出加工集中区建设。全省各地科学规划,集聚各类要素,创建符合“六有”(加工有规模、布局有规划、园区有名称、组织有机构、管理有制度、运行有效益)标准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0家。50家省级园区投入762亿元,高标准建设道路管网、标准厂房、仓储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满足园区企业发展需求。加工集群集聚效应初显。50家省级园区聚集了全省近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总收入超过2132.9亿元,税后利润150.8亿元,共吸纳35万人就业,入园企业对接3180个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58万户,增加农民收入142亿元。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在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基础上,强化基地建设和利益联结,促进产业链前伸后延,创建了1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9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个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4个苏台农业合作园区。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日益完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合同订单、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 “公司+种养小区+农户” “公司+专业村+农户” “公司+订单+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以及“联合社(综合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一体多元的综合服务模式。投融资机制不断优化创新。省产业化专项资金设立了“新农贷、富农贷、金农贷”融资风险补偿基金5.9亿元,此外专门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立了4000万元的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一些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也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少企业探索发行中长期“集合票据”融资,一些企业通过筹备申报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进行直接融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69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完成科技研发投入71.23亿元,同比增长3.86%。有130家企业引进博士或“双创”人才,68家企业设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07家被部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省、市两级涉农科技型企业家分别达到65名、178名。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农业类省“创新团队”。

四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式多样。江苏各类产业经营主体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类融合模式:产业链延伸型。以产业链某个环节为基点,向产前产后延伸,实现农技农技服务、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机整合。如邳州大蒜、沭阳花木、射阳大米等。社会化服务型。依托专业化服务组织,构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如溧阳海滨合作社、江苏百汇农发等。产业集聚型。集聚农业各种要素,打造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集聚平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如泰兴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邳州木业加工园区等。功能拓展型。立足一产,挖掘农业在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科技教育等的价值,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如江宁黄龙岘、姜堰溱湖产销游、宜兴湖父篱笆园等。“农业+互联网”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络,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如苏宁易购-江苏馆、无锡壹家美食荟、江苏军曼农业等。

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先后下发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建立了省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省长亲自挂帅。在争取省物价局出台有关初加工执行农用电价政策的基础上,与省国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通知》,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九类税收减免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二是强化项目引导。围绕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上市融资、设备引进、品牌创建、基地建设等方面,认真研究扶持政策措施,明确扶持重点,加大扶持力度,省级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省财政共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10.16亿元,扶持项目1100多个,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按照50-200万元的额度予以扶持,对聚集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按照单体项目每年100-200万元的额度予以财力扶持。每年与市县项目管理部门签订责任状,年底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与省农行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对重点领域、服务方式及强化部门合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2015年省财政安排4亿元为龙头企业、合作社设立企业债权基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流通资金补充。依托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资源优势,牵头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各出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江苏汇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先后两年联合省财政厅与汇隆公司签署《“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持”项目合作协议》,累计投入4000万元农业产业化资金作为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担保贷款近8亿元。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配合省委组织部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组织开展了省“创新团队”和省级科技企业家的评审认定工作,共评选出3个涉农“创新团队”和65名涉农省级科技型企业家。对成功入选“创新团队”的项目,省农委连续3年每年给予20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支持。先后四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科技型企业家赴清华大学研修。承办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江苏科企对接活动,先后组织数十期省级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参训人员超过1200人次。

五是强化市场拓展。每年精心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由农业部在安徽合肥、河南驻马店和青海等地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产品推介会。连续三年组织省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赴港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江苏参展企业累计与境内外的近200多位客商进行交流洽谈,现场达成60多项贸易订货合作意向,涉及金额2.3亿元人民币,取得积极效果。

六是强化利益联结。深入开展“五个一”示范创建和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基地,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灌输给基地农户,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持续增收机制,形成稳定购销关系。企业通过加强对农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强化农户的科学生产技能,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安全化生产,使得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全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增收总额超过125亿元。

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工作重点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按照“转方式、强龙头、促集群、强品牌、带农民、走出去”的总体思路,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提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水平,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一店”,鼓励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兼并、重组,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力争“十三五”末,百亿级的龙头企业超20家。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家人才培育工程,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发展订单购销、期货交易、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互惠合作,打造全产业链,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产业协作和合作,突出“双带”作用,培育“产业融合10强示范企业”。

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约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广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用技术,引导企业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合作社,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帮助农民减损增收。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十佳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完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认定管理办法,对现场评价不合格、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园区实行淘汰。引导区内企业投身循环农业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高值利用、梯次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围绕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立足特色产业扩面、多元化复合经营、产业融合发展,以行政村为基本建设单元,开展“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创建活动。突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创业带头人、突出打造农产品品牌、突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每年建设1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店村,叫响一批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示范带动性强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新增一批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

四、做好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争取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认真抓好浦口等10个县(市、区)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创新工作机制,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样板,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五、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做好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江苏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意见。深入调研,做好返乡下乡人员调查摸底工作,了解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政策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细化现有政策措施,及时提出创设政策的建议。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创建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开展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宣传推介一批全省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六、提升指导服务能力。积极会同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完善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资金运行机制和企业债权基金运作模式,积极组织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等活动,认真组织境内外培训和展销活动。加强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培训、考察、观摩等多种渠道帮助各类主体拓宽视野、拓宽思路、拓宽人脉、加速成长。及时了解掌握加工集中区和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完善例行监测体系,加强行业发展预警管理和跟踪分析,实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猜你喜欢
集中区龙头企业产业化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甘肃省第一批、第二批化工产业集中区承载能力认定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名单
四川省发布规范电镀行业发展意见2025年前建设一批电镀集中区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