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九医院主任医师 宗鼎法
运动治好他的“富贵病”
□南昌市第九医院主任医师 宗鼎法
48岁的董利万(化名)18岁时和一伙穷老乡离乡背井,进城打工,走南闯北,吃尽苦头,后来发了,成了人们眼中的“土豪”。古人云,“由俭入奢易”。富了后他常想:又苦又累打拼这么多年,如今车子、房子、票子、妻子都有了,该享享福了。于是过起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享乐生活。名烟名酒,美食佳肴,山珍海味,尽情享受。然而,好景不长,享福却享出一身病来了。35岁检查出高血压、血脂异常,但董利万因为不觉得哪里难受,不把它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40岁时,高尿酸血症及冠心病也接踵而至,头昏、胸闷、关节痛、失眠等症状让他成了医院的常客。他不愿节食,更不愿多动,只迷信药物,多种中西药不离身,由于不差钱,好药、贵药、补药也堆满床头,成了“药罐子”。吃药虽多,人总觉得这里难受,那里也不舒服,尤其后来出现的心跳突然停一下或乱跳一阵更让他忧心忡忡。因为对心脏病的恐惧,他四处寻医问药,结交了不少医生朋友。医生指出:三高症、冠心病都有,目前都不算严重,或者说是比较早期,“富贵病”治疗不能光靠药物,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
董老板由于感到了死亡的威胁,开始对医学感兴趣,医学科普书报经常读,反复读,对药物不再迷信,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禁酒、节食减肥、粗食增多、安步当车,又过起了“苦日子”。3年过去,走路越来越多,吃药越来越少。后来游泳也学会了,并且兴趣越来越浓,终年不断。他的血压、血脂、血尿酸都慢慢下降了。董老板深深体会到运动,尤其游泳带来的好处,5年后更大胆地什么药都不吃了,把药罐子全甩了。又匆匆过去4年,药没吃,自我感觉很好,“三高”销声匿迹,心脏再没有过乱跳。
不可否认,琳琅满目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挽救了千千万万心肌梗死、心律紊乱、高血压危象、急性脑血管病等危重病人的生命,这些必须用的对症治疗药物功不可没。然而,不少科学家的新观点是:治疗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病,重要的是改变行为举止,而不是用药,回归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使早期“四高症(指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恢复正常。若非如此,等到病情发展、不断加重,治疗就晚了、被动了、不容易了,长年累月离不开对症用药,效果也大大下降。
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也是当时知名的医生,早在一百多年前契诃夫到库页岛旅行时就十分注意观察医学问题。他注意到当地的吉利雅克人以动物肉和动物油为主食,而且总是吃饱、吃够甚至吃到撑,但个个瘦骨嶙峋、青筋鼓鼓、精神抖擞,见不到大腹便便者。显然,这些人不会生出“富贵病”来,为什么?因为那里气候严寒,劳作辛苦,体力消耗太大,吃得再多也没有多余的物质在体内堆积。
经长期的研究观察证实,运动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走路慢跑等运动能使尿量增加,血压下降,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是所有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转变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抗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改善动脉血管硬化。很早就有资料显示,农民,尤其穷乡僻壤的山民血压普遍比文明发达的城市居民要低,也是体力劳动有益于维持正常的、理想的血压的证明。
更有一位俄罗斯医生莫思科夫针对许多冠心病人惧怕运动,依赖药物病情却得不到改善而大声疾呼:“冠心病人也不要怕运动,不要怕!并非很严重的冠心病有很多人也可不用药物治疗。”这位医生的话启发和鼓舞了不少被药物塞满肚子,病却依旧的人。当然,运动应当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灵活调整。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也很必要。不管怎么说,积极的、适当的、合理的运动对大多数冠心病人肯定有益!
得知董老板“药罐子”甩了,病却好了,许多昔日同病相怜的朋友感到奇怪、羡慕。不少人半信半疑问他:你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不用药都降下了?难道你那时而乱跳、时而胸痛的冠心病也敢把药停了?董老板说:是啊。不过,病去如抽丝,不能一蹴而就,各人病情不一样,建议大家要有信心、决心、毅力,要讲科学,遵从医生的意见,不能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