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科 葛百权 渠 明 马兆别 渠敬华/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
多元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董春科 葛百权 渠 明 马兆别 渠敬华/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
农民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群体。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三留守”等社会问题;有利于通过创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农民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有利于盘活资源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农民工就业创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民工就业创业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由低收入型向高收入型转变。经过技能提升培训和多年务工实践,农民工务工收入会逐年增加。二是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逐步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电工、焊工、装饰装修工和厨师等新型农民。三是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通过电脑培训,农民工学习装潢设计、电子商务,开网店成为新时髦。
江苏省连云港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74万人,有创业意愿的约占比农民工的1/3。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部分地区财政用于返乡就业创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薄弱,农民工对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知晓度不高。二是就业创业培训方式亟需改进。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还不强,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融资成为制约创业的重要因素。
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引导,是做好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在招商引资时,应把“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摆上更高位置,做到既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又抓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一是做好调查。鉴于一些县区对农民工返乡意愿、就业创业需求不甚明了,建议在全市开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普查工作,搞好建档立卡,以此了解农民工的个体情况、家庭状况、务工经历、就业需求、创业意愿、面临困难等基本数据,这既是个信息库,也是乡土人才库。
二是强化帮扶。实行政府领导帮扶责任制,协助农民工解决就业特别是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建立核查与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加大农村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打通物流“下乡与进城”的双向快捷通道。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整合发展一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创业园区。
三是创新培训机制。探索整合培训资源,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就业创业技能作为关节点来抓。在培训课程中,应重视传授开设网店的知识和技能,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下乡;要加强创业辅导培训,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从项目筛选、企业创建、融资指导,到市场开发和企业管理的综合服务。
四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议制订出台连云港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农民工反映就业创业贷款难、担保难和创业风险问题,建议政府设立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担保资金和风险基金。金融部门也要探索放宽农村抵押物范围,如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机具等作为抵押担保。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及时发现返乡就业创业的典型,大力表彰、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积极开展“连云港市农民工就业创业之星”“返乡就业创业优秀人员”“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引导全社会尊重、关爱和扶持农民工就业,在全市掀起“返乡就业光荣、服务创业光荣”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