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

2017-03-25 06:24郑志明嵇学锋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全程供给标准化

郑志明 嵇学锋/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化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

郑志明 嵇学锋/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办公室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聚焦农业供给质量与效益,围绕生产稳定、产品安全两个方面,探索重构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方式,强化农业“大数据”应用与管理,解决好谁来种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服务效能等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

落实“三权分置”改革要求,探索农村土地“三层管理”,为“谁来种地”提供生产要素保障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维护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土地“三层管理”应用模式,推动经营权规范流转和高效配置。第一层是对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管理,即“确权”,固化农村土地权益;第二层是对承包权的管理,以承包权入股,组建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按股份合作制的方式进行管理与收益分配;第三层是对经营权的管理,即“经营权市场化”,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土地经营权向本地或外部进行招租经营。

宜陵镇应用“三层管理”,农业生产实现三大变化:一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全镇9373户农户、25943亩家庭承包地,通过承包权入股、经营权市场配置、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承包地全部流转给80个种田能手,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二是生产经营信息“一网收尽”。通过确权登记、规范化流转,实行经营主体名录化,全面登记产、加、销全过程数据,便于政府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三是规模经营地块整合连片。通过公开流转,改变了私下流转方式,降低了流转风险。对不愿流转的,由合作社统筹安排,兼顾利益,保护权益,保障地块连片布局,减少生产管理障碍。

以整县制为单元,创建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农业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农业管理服务能力

以农业经营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采集、登记和管理农业“全要素”信息,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政府为农服务供给质量。具体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对象全覆盖。既加强规模经营大户的生产经营服务,也关注传统家庭承包户,将其纳入现代化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均等化分享农业公共服务便利。二是要素全覆盖。按照“全产业链”要求,登记管理农业生产全方面信息,构建农业“大数据”,实现“全要素”信息化管理。重点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农机经营服务、农资经营管理、加工流通等四大信息数据中心,保障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三是过程全覆盖。围绕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对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信息进行登记管理,构建产、加、销一体化数据库,推进全程标准化、质量全程可追溯,真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以“三个全覆盖”,推动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四项改革”:一是生产组织流程再造。建立起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生产、全过程监管,实现质量可追溯、产品可认证。二是政府部门协同服务。各部门通过一个平台协同服务,为经营户提供点到点、精确化的服务。三是便于农户自我管理。真正将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纳入标准化轨道,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层次。四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让群众少跑腿”,也打破部门壁垒、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围绕“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纳入标准化轨道”目标,建立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监管模式,落实质量全程监管机制

如何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纳入标准化轨道,需要全面推行标准化流程、“全产业链”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效益。

浦头镇对此进行了探索,农户按照粮食生产要求,组织好生产;政府部门根据技术要求,全面梳理各环节流程清单,明确标准规范,并根据生产过程需求,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定时、定向将标准规范推送到农业经营户手中;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生产需求提供精准化的生产服务。同时,加强全程记录管理,全程留痕,全程监管,确保质量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猜你喜欢
全程供给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