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友仁 王丽萍 张 磊/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委员会
盐城创意休闲农业模式探究
滕友仁 王丽萍 张 磊/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把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挖掘资源优势,将文化、科技等创意要素融入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教育等融合发展,创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牌子,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盐城市依托特色产业,借助创意思维,积极开展创意活动、打造创意农事、塑造创意景观、开发创意产品等,创意休闲农业景点从2012年的4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482个,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综合收入超60亿元。主要形成五种发展模式与类型:
以自然风貌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注入科技、文化、艺术、流行时尚等元素,使农业生产过程与场所、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场所、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场所融为一体。现有大丰荷兰花海,盐都大纵湖,亭湖黄尖牡丹园,建湖九龙口,射阳鹤乡菊海、河风光带,阜宁羊寨桃花园、金沙湖、马家荡等21个景点,年综合收入达4.5亿元。此类模式,或借助自然农业景观,或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后期打造,场景壮观、投入不菲,项目本身回报周期长,但能有效带动周边村民致富。荷兰花海投入28亿元,围绕“观光旅游、婚纱摄影、健康养年”三大产业布局,打造国内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全、形态最美、业态最全的郁金香第一花海,2016年累计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带动周边8个村农民致富,户均增收6000元,所在新丰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万元。
结合市场需求与趋势,深度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风俗民情,寻求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的结合点,赋予农业生产过程或农产品文化内涵,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或农产品进行展示,达到传承当地文化、民俗目的。现有东台甘港村“一馆三园”,建湖农耕文化长廊、农具展示厅、扳罾、捕鱼民俗表演,响水云梯关等9个景点,年综合收入达1亿元。此类模式,侧重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和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盈利能力不高,主要收入来自周边配套餐饮、住宿、农业等产业。东台甘港村史馆收藏珍贵实物2350件、文献资料4450件,全面展示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开全国之先河。
依托特色产业,开发相应的采摘果品、品尝美食、农事体验、踏春秋游等项目,通过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体农家乐,让消费者融入乡村生活,舒缓工作压力,寻觅淳朴乡情。现有大丰桃花洲农家大院、三元农庄,盐都杨侍生态园、北京农庄、仰徐果蔬采摘园,亭湖张庄葡萄园,滨海随耕生态园,响水娟子采摘园等374个景点,年综合收入达32亿元。此类模式,是盐城市创意休闲农业的主体,占80%左右,投入相对较低,产业增值明显。大冈现代高效农业园累计投资2.2亿元,建成面积5000亩,形成时令鲜果、花卉苗木、设施蔬菜、优质稻米、规模养殖五大特色,年产值2.2亿元,纯收益8300万元,年接待游客和会议参观团达20万人次,增加休闲采摘旅游产值近2000万元,吸收当地劳动力200多人,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普教育为目的,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增长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技术的渠道。东台三仓现代农业园区、大丰丰收大地、射阳现代农业园区等,以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发挥园区的教育和示范功能,已逐步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农民学习“四新”技术的示范基地。此类模式,增加投入少、见效快、示范作用明显。东台三仓现代农业园区前期投入2亿多元,建设基础设施、设施大棚、展示大厅、物联网和公共服务设施等,2014年起增加200万元投入,用于标识标牌、旅游设施等建设,年接待各类学习团体500多批次,2016年除农业产值1.6亿元外,还增加休闲观光收入2000万元。
以农产品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加工业,融合创意元素、流行时尚和文化内涵,将一般农产品提升为具有象征纪念意义的工艺品和纪念品,让农产品摆脱泥土气,转型高大上,文化艺术价值显著提升。如大丰恒北永不分梨、种子画,射阳秸秆画、葫芦雕刻,亭湖荷叶画,建湖羽毛画,阜宁竹编,滨海草柳编等。此类模式,注重与艺术创意的结合,产业本身成本很小,投入产出比低。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以草、麻、苇、柳、藤、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开展传统手工编织文化的传承、创意、设计、研发工作,形成草编文化工艺墙纸、窗帘、装饰工艺品等八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市场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境外5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共投入3000万元,2016年销售收入4503万元,带动周边农户8000多户1万多人从事初加工编织业务,平均月工资3000~4000元。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盐城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较快,但还存在发展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盐城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是“东方湿地之都”,特色主导产业基础良好,但全市无山,最高海拔仅8米,与德清裸心谷、宜兴竹海等相比,山水自然风光差距很大,深层次的吸引力还不强;交通区位也不如苏南便捷,地处交通末梢,辐射半径小;百姓收入水平还不够高,市场需求量有限,效益回报周期较长。
在推进创意休闲农业发展上,缺乏战略规划和总体设计,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创意休闲农业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难度大,但目前财政扶持资金少、融资贷款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项目用地政策限制了管理用房、生产附属设施及道路建设。
当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较多困难,掌握宏观经济、产业格局、整合营销、品牌管理、文化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数量较少。同时,现阶段创意休闲农业尚未形成规范化产业,既懂得农业专业知识,又富有创新理念和商业运作的,能为产业规划、发展、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专业团队尤其紧缺。
目前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还是以单个休闲农业景点独自突破为主,点与点间联动不足,经营分散单一,产业层次不高,难以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域发展的格局。此外,经营主体品牌运作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效应难以形成。
创意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涉及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布局、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示范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明晰发展路径、明确增效途径、完善保障措施,推进盐城创意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产业催生景区。围绕产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劳动变运动的理念,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地貌和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创意设计和农田景观建设,通过农作物的品种组合、生产周期搭配和艺术造型等方式,让农业生产“活”起来,使其成为休闲旅游景区,主要有三个途径: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与其相匹配的景观设计,突出大自然的气息;依托特色产业,突出创意和与众不同,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农业特色小镇、主题公园、创意农园等;在种植方式上进行创意,利用光、温、声、水等资源整合科技,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打造别具匠心的作物景观,如利用“声波助长仪”激发农产品潜在价值,让种植景观立体化,以高科技吸引游客。
二是景点带动产业。注重以点带面,强化景点辐射引领功能。一方面,提升景点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标准化、规范化,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农产品销售店、餐厅等硬件设施,完善提升导引标识、宣传手册、导游接待、环境卫生、产品包装等软件服务,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另一方面,注重景点沿线产业发展,突破农业景点、农家乐等,包装策划农家过年、踏青赏花、乡村美食、田园采摘等一批精品路线,激活点与点间食、住、行、娱、购等产业要素,实现点亮、线美、客欢、民乐,带动全产业链联动发展。
三是民居变身民宿。以特色田园乡村、农业特色小镇、主题创意农园等创建为契机,将当地民俗文化、家训家教、价值取向等集中体现在住宅设计和内饰上,适度增加一些拓展项目,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设计一些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独具特色的田园生活。同时,制定《民宿管理服务规范》,对民宿的设施要求、安全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进行引导,为游客提供无微不至的家庭服务,打造民宿真正的灵魂与生命力。
四是产品升级礼品。经过产品功能创意,赋予其文化元素或特殊含义,使普通农产品成为身价倍增的礼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将农产品做成艺术品,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物理功能,融入艺术元素,比如麦秸画、种子画、羽毛画、壁纸、竹编、草编等;将农产品做成礼品,通过多种手法,做成细致精美的礼品,特定时间送给特定的消费者,让农产品具备纪念等功能;将农产品做成功能食品,围绕“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等理念,深度挖掘农产品的各种食疗功能,发挥养生保健作用。
一是坚持产业为基。创意休闲农业要以“农”为本,单靠“创意、休闲”,没有“农业”,创意休闲农业没有任何生命力。盐城是国家级东部沿海现代农业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本身是重要的增收途径,不能舍本逐末。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必须以厚实的农业资源为基础。
二是坚持创意增值。从当地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以及群众基础等实际出发,在创意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对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及特色民俗进行创意策划,组织创意农业大赛、民俗表演、花季节庆等创意活动;寻找资源与体验之间的巧妙结合点,积极打造创意农事;创意设计搭配,在较大空间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景观,打造创意景观;在产品加工、品牌包装、用途转化等方式上创新,开发创意产品。
三是坚持加工增值。创意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的新形态,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进行加工提炼,是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在产前,对种植区域、种植载体、种植品种等进行加工,形成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农田景观或盆景;在产中,对生产过程进行加工,适当增加一些采摘、体验、游戏等内容,提高生产附加值;在产后,对原始产品进行营销包装,加工成艺术品或礼品,也可将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四是坚持科技增值。科技是推动产业转型增值的重要手段,发展创意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科技研发推广的优势,为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主要有两种形式:在乡村或者近郊因地制宜、选址布局,结合农业生产,以科技园、科普基地、博物馆、展览中心等景点形式,集中展示现代农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发挥科普教育作用;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打造“垂直农场”或者“植物工厂”,将传统农业由大田平面生产转向空中发展、工厂化生产,这是土地日趋集约下的发展方向。
一是多渠道争取投入。积极争取在政府层面上出台鼓励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每年明确一批重点创意项目,从长远发展角度制定科学规划,在土地、人才、金融等方面强化扶持。金融保险机构要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创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投资创意休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与摄影、体育、文化等经营主体强化合作,共同投入,提升利润空间。
二是多途径培植主体。大力培育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农”,他们对农业抱有深厚的感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耕细作的传统,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加强对其创意理念、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参与到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努力吸引一批有乡愁、有资本、有理想的“新农”,成为农家乐、创意农业园等经营主体。着力引进一批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为创意休闲农业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多层次示范创建。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全域发展为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示范创建,增强创意休闲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创意休闲农业百点创建活动,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一批国家、省市休闲农业示范村(示范点),引领全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
四是多方位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博览会、展示会等宣传推介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长三角城市为重点组织专场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