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张 璐
(1.长春大学 美术学院,长春 130022;2.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长春 130022)
浅析高校现代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转变
张春丽1,张 璐2
(1.长春大学 美术学院,长春 130022;2.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长春 130022)
当设计素描成为现代高校设计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时,它是成就未来设计师的重要转折点,是对传统素描的一种再创造和阐释,它的思维模式和表现形式都成就了为了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理念,它是艺术与科学重要的嫁接点,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拓展性。
传统素描;设计素描;思维模式
1.1 传统素描
一说到素描,我们就会想到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素描表现形式,一种是现代的设计素描。传统素描作为基础、传统的学科存在了很长时间,有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传统意义来说,素描是解决三维空间的转换关系,是在二维平面中创造一种三维的假象,是以自然客观物象作为最直接的观察形式,是一种再现自然物体的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照相器材和设备的发展,再现的艺术已经逐渐不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因而素描也经历了由再现到表现,由具象到抽象的路程体系。在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以前,一直被西方视为造型的基础,具有严格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整个绘画界成为基础的学科,传入我国后成为我国的教学模式。新的艺术语言带给整个社会一种新的形式的探讨和关注,人们的审美和价值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艺术发展的轨迹,从当代艺术和社会环境出发一种新的形式必然要代替旧的形式,因此如何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理念,为素描的全新性、严谨性、创新性、结构性、空间性做出新的探寻就变成了当今素描教学的重中之重。
1.2 设计素描
首先设计素描打破了传统素描的藩篱,具有广泛的内涵和诉求范围,比如结构素描、表现素描、意向素描、材料表现素描、抽象表现素描等等,是对造型能力和想象力的再创造。设计素描关注画面的正负空间、层次、解构和再结合,可以是矛盾的、嫁接的、想象的、虚无的,只要画面合理就可以成为新的形象创造。
20世纪初由于现代主义和现代艺术的发展,直至当今设计的数字艺术、多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为设计素描奠定了基础,经过几百年的转化、吸收和整合,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当今各个高校教学中体现并发展壮大。
设计素描作为现代重要的绘画语言,是艺术设计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造型形式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在秉承传统和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观察思维和造型语言。它是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形式的重要转折点,现代艺术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体制,具有糅合、交织、开拓的精神,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观察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更加开拓的思维模式和更加超前的设计意识。设计素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地观察力和感知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心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未来地探知力。
设计素描作为现代的绘画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和设计语言,作为培养现代设计师的一种有效表现形式,它从认知形态、结构表现到最后的表现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能够为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平台,作为基础学科,它不在以表现形体的空间感、明暗色调、虚实关系作为主要形式,而是通过外部了解内部结构,从空间形体到物体神态的转变,从物理属性到精神世界的转变,因此能够独立于传统的绘画之外,成为现代设计必备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这种转变不是单一的观察方法的转变,凝聚着创作者心智的变化,能够为设计者提供交流和创作的平台,进行思维模式的升华。设计素描是一种超越自然和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感的表现形式,因而画面更富有冲击力,更加主动,也更加富有活力。
传统的素描以比例、结构、透视、三维空间作为准则,是一种对设计思维的禁锢。新的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广泛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情,通过对形体的解构、内容的想象、添加、嫁接和再创造,超越客观的改变,因而具有了明确地目的性和创新性。如何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进行再度提升成为现代设计素描的首要任务。
2.1 思维模式的转化
这是一种对于现状的重新创造,那么如何进行转变和再创造,就是对原有思维模式的重大改造,这种改造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在形式上和对传统的一次重大冲击。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物象加入大胆地想象,它不是凭空臆想,是针对客观事物的在探究,因而能够创造出真实可靠却又新颖的形象特征。比如对于现代好莱坞科幻片《阿凡达》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化和再创造,阿凡达的外形特征集合了人物、动物甚至是想象中不存在的物象形象,但是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无外乎是由于它对于客观现实是熟悉的,对于未来是创造性地突破。其实这种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图案的创作中并不陌生,龙凤的形象,麒麟、狮子、貔貅等等都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和嫁接。
2.2 设计素描的转变
设计素描的历史相对短暂,虽然在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之后才有了设计素描的雏形,现代教育体系中它在不断的演变,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课时引进此课程,90年代逐渐普及,并在不断升级,真正成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那么就行如何体现新的物象,如何拓展就成为当今设计素描的重要课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现形式的阐述:
2.2.1 观察方法的转变
由表层向深层的转变,这就犹如外科医生进行的解剖,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能够打破以往的中规中矩的观察形式,对什么事物都进行探寻,它是现代设计者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重要形式,没有好的观察方法就意味着不会发觉好的素材,因而在面临相同的设计元素时,就没有独特的眼光,所以观察角度是具备良好设计师的关键。
2.2.2 学习角度的转变
向传统学习:传统能够流传下来的必然有其的精华所在,可以通过传统元素的提炼嫁接转变成新的形象和对现有物象进行再创造。比如中国联通就是对中国盘长纹样的再创造。
向西方绘画学习:我们都知道是西方现代派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因此通过对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学习可以转换思维模式,表现形式,比如莱热、杜桑、毕加索等绘画大师的作品至今为止仍是我们学习的范例。
2.2.3 设计素描造型方法的转变
设计素描是为设计服务,因此必须同社会、审美以及周围的一切发生关系,设计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当今的电脑和网络信息时代,手头功夫的培养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形式感。设计从绘画中脱离出来,但是又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造型方向上,我们要做如下调整:
(1)具象写实素描的转变。设计素描也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地再创造,因此也经历了从具象向抽象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再是写实地再现形式,而是在具象的基础上,以研究物象形体特征为根本目的,积极主动地对形体进行大胆取舍,获取本质,从而才能更好地再创造。
(2)解构表现。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新的形式的嫁接,比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是对建筑内部结构的解构和再创造,那么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物体深层次地研究,从而到达了解内部结构和性质的第一手资料。
(3)空间表现。这不是三维的空间再现而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空间形式,著名版画家埃舍尔的作品中就突出表现了这种矛盾空间,日本著名设计师福田繁雄也是空间造型的佼佼者,他们的空间是一种游戏的空间,超乎了现实的可靠地空间形式,因而成为了经典。我们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空间形式,主动塑造无限可能地空间表现。
(4)材质的转化。材质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媒介和表现形式,以往的材质就是普通的笔纸和画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审美的不断要求,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开始了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尝试,比如金属材质在设计中的应用,透明材质在电脑中的应用,粗细不同的材料画面的嫁接,都是一种新的视觉元素,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因而也更能带来新的视觉形象。
(5)表现形式的转换。如今的设计素描的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是对原有素材的在组合创造,例如毕加索立体构成就是对形体的解构、创造,让学生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解构、拼贴、夸张、重组;通过综合材料特性地探索达到新的视觉元素,利用材料的粗细、轻重、大小、虚实、粗犷和细腻进行大胆对比,确立明确的创作主题;利用新的材料进行探索,打破以往单一的单色素描形式,融入色粉笔、油画、国画材料进行创作,只要画面合理、独特就不失为一副好的作品。
设计素描尤为注重物体的结构,通过不同的点、线、面使物象特征和空间结构更加突出,因此线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粗线细线、点线都说明了不同的物体和质感。为了设计素描的发展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的目标。如何激活学生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成为现代教育地重要出发点,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经历了集中培训阶段,进入大学后如果对于基础学科我们没有进行积极地创新,学生就会有消极地学习态度,所以在真正的课堂练习中,分成不同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针对每个课题时都有新鲜感和方向感,能够主动地进行表现,将手、脑能够积极配合成就新的模式。
(2)高标准地审美取向。美的标准是不断转变的,现代设计素描的标准是创新、独特,因此对于传统我们不是弃之不用,而是如何转化元素进行新的创意。学生只有提高审美意识,才能在设计素描中具有良好的、独立的思考和表现力,创作出新的、具有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的形象。
(3)活跃地创造性。只有创造才能发展,要求学生针对物体进行大胆、积极地提炼、概况、变形,这种积极地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性地平面化、夸张手法地运用,恰恰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平庸形象的麻木,通过形象和构图大胆地险、奇、特、异和质感、肌理的处理,提升画面的诉求力和审美趣味。
总之,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地辛勤辅导,才能使设计素描这一较为新颖的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实践中成为真正地桥梁和纽带,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己任,观念的提升、教学手段的改变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都可以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如今社会发展离不开前沿的设计,因而好的设计师必须有好的基础,设计素描的训练是一种有的放矢的形式和手段,是不断变化和创新的一种形式。
[1] 唐鼎华.设计素描[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2] 王安霞.设计素描与速写[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3] 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蒋尚文,严顺.设计素描[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 琳
An Analysis on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 for Modern Design Sketch in Colleges
ZHANG Chunli1, ZHANG Lu2
(1. College of Fine Arts,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2. College of Fine Arts,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Changchun 130022, China)
Design sketch,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related to modern design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ies, become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or future designers, which is a re-cre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ketch, and its thought patterns and forms achieve the basic design idea consistent with designers, being a linkage of art and science and having advanced, innovative and expanded features.
taditional sketch; design sketch; thinking mode
2016-02-12
吉林省高教学会教研项目2016年立项重点课题(JGJX2016C60)
张春丽(1964-),女,山东黄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研究。
G642
A
1009-3907(2017)04-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