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肠等器官不需要排毒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以及环境中得来的各种污染在体内的沉积,如乳酸、尿酸、自由基甚至包括体内多余脂肪、老旧坏死细胞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器官的功能:免疫系统包含淋巴,所以是具有排毒功能的;肝脏是人体分解有毒物质的“主力”,所以定位成排毒器官也是没有问题的;大肠作为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勉强可以算是具有排毒功能的。
除此之外,胆、肺、小肠、脊椎这些器官就和排毒毫无关系了。
胆是负责分泌胆汁的,帮助进行消化工作,自然是不存在排毒的能力。
肺是呼吸系统,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不能进行排毒工作的。
小肠负责吸收消化过的食物中的营养,并不存在排毒功能这种设定。
造血主要在脊髓进行,而无论你几点钟怎么睡觉怎么休息,脊椎都不能造血,所以更不用提造血排毒了。
免疫系统中的淋巴是具备排毒功能的器官。淋巴分泌淋巴液,在体内循环。当身体某一部分有病毒侵入时,淋巴腺(结)内的淋巴球便会运用免疫功能,对抗外来之病菌以保护身体。
但是淋巴腺的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进行的,淋巴液的分泌是一直进行着的,并不符合网上所传的“晚上9~11点排毒”。
倘若淋巴只有晚上固定时间运作,人体会变得脆弱不堪,许多病菌都能轻易破坏我们的身体健康。
肝脏是名副其实的“解毒器官”,外来的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均要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例如酒精,我们喝下的酒,其中的乙醇——也就是俗称酒精的物质,都会被胃吸收,其中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正是因为这样的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糖,长时间饮酒就会导致酒精肝、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不过肝脏有个特点——按需进行:在没有需要分解的物质存在时不会运作。正因此,无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你是不是在睡眠之中,肝脏都不会进行排毒,与其纠结几点睡,不如少喝点酒。
大肠确实也是排毒器官,不过它的排毒方式与众不同,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就是排便。
说到排便,专家认为,自然而然的排便最好;一些类似清洗肠道的疗法,对健康也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都是和时间扯不上关系了。
当有了便意的时候不解决一下,这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所以一味根据时间表排毒,显然是不靠谱的。
专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肝脏、肾脏、肠道、皮肤等器官都是人体的代谢器官,我们只要注意正确的饮食和锻炼就可以了,额外的排毒都是给身体增加负担。要减轻肝、肾这两个主要解毒器官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也包括别滥吃“排毒养颜”保健品。
要想排毒,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饮水+运动。科学喝水促进新陈代谢;长期坚持规律运动,主动出汗,带走身体的毒素,带来全身的健康,好处自然不必多说。
(摘自网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