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垃圾的背后:孤独、缺爱
美国学者兰德·弗罗斯特和盖尔·斯台吉蒂曾经有本书叫《囤积是种病——别让杂物堵住你的幸福》。书中特别指出,在老年学调查文件中,对垃圾的囤积被称为“垃圾收藏症”。许多拾荒老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匮乏却不止停在物质层面,情感的匮乏一样让人受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他们用囤积废品充实自己的生活。部分老人把捡破烂、集废品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寄托。
“我们应关注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辽宁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心理咨询师杨子说,衣食无忧的老人拾荒,缘由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习惯。杨子认为很多老人从艰苦的岁月中走过,养成了勤俭的习惯。“人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杨子说,这就好比很多东北人出国,但还是愿意吃酸菜,这是习惯。“勤俭是个好习惯,只要不影响别人,为何要去改呢?”杨子说。
二是孤独。杨子认为,透过拾荒背后的现象,也能看出老人的一些心理诉求,那就是孤独。“很多空巢老人生活单一,有时他们把捡废品当成充实生活的工作。”杨子认为,老人拾荒,关注点不在于结果“能否卖钱”,而在于过程——“我还是能创造价值的”。
“你谴责老人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想想,你对老人平日的关爱是不是太少了。”杨子说。
—分析与建议—
当老龄化社会来到我们身边,当一些意想不到或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敷衍回避,不是凭经验做判断,而是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倾听、去交流、去反省,从而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对于老人的拾荒问题,不妨试试下面几个建议:
A.当他是老小孩
在魏阿姨家,尽管公公每天都要捡些没用的东西回来,但家中却整整洁洁。魏阿姨说,劝阻老人是有技巧的。有时老人捡了一根塑料链条回来,说是金属的,挺值钱,子女们就用吸铁石当场吸给老人看。昨天早上,老人又捡了一个塑料相框回来,称是铜制品,魏阿姨就用打火机烧,当即熔化了。这种情形下,就能说服老人扔掉这些破烂。
但遇上老人发狠劲,坚决不扔垃圾,甚至冒火骂人,该怎么办呢?碰到这种情况,魏阿姨会依着老人,“让他玩个一两天”。过几天,老人忘记了,他们再偷偷地扔掉。在魏阿姨看来,公公耳聋,和他们交流比较少,内心也很孤独,捡的都是他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应该适度允许。只要老人捡回的东西不影响卫生,允许短暂“收留”。
B.用亲情感化老人
每个老人的个性改变都是有原因的。周阿婆老伴去世后,曾与异地一位老人共同生活过,不过和对方的子女相处不愉快。这一段经历可能对老人的精神产生了某种刺激,导致其心性有所改变。这次清理完垃圾后,社区工作人员也建议老人的亲属能够更多地给老人一些照顾,让她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慢慢改变捡拾垃圾的习惯。
汤先生分析自己母亲,认为父亲突然去世,落单的母亲无事可做,捡拾垃圾是她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他还研究了一下国外的资料,发现这一现象并不鲜见。很多资料显示,捡垃圾是老人心中有一种不安全感,用东西填充满屋子心理就会感觉踏实。最近几天,他把独自居住的母亲接到了自己身边,增加了和老人的交流,他发现母亲捡拾垃圾的次数正在减少。
C.帮老人寻找情感寄托
一位姓杨的阿婆,今年70来岁,跟随着女儿租住在外地。但她很快以“捡垃圾”出了名,在她家里、女婿的面包车里也塞满了她捡来的废品。经过反复沟通,老太太终于在帮助女儿带孩子上找到了新寄托,不再固执地捡废品。
D.掏空心理垃圾要渐进
某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己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社区里有位陈老太,她快70岁了,家中除了一条仅供人侧身而过的通道和一张床外,全部堆着她拾回来的各种废纸、旧衣等废品。因为废品中有很多易燃品,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要帮她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而陈老太只是当场点头敷衍,回头继续“囤货”。“囤的多,卖掉的少。”工作人员开始以为老太太有一个儿子,一直处于待业状态,想借此补贴家用,后来却发现,老太太很少卖自己收回来的垃圾。“也许这是她的一份心理寄托,一时都清理了就相当于把她的心给掏空了。”他们采取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通过多次沟通工作和心理辅导,让老太太一点一点地把家里和心理“垃圾”慢慢处理掉。